關於官僚主義,我突然想起一件往事。
在疫情爆發之初,中央督察組去黃岡視察。
督查組問:(醫院)總量能接待多少人?
唐志紅略顯尷尬地沉默片刻答:因為我們有一個主管醫療的……
旁邊的陳明星趕緊救場:118。
唐志紅補了一句:我記得是200個人左右……
督查組:到底是多少?
唐志紅慌亂地打了一通電話。
這都不提,最為致命的是下面這一題。
督查組:唐主任,您是主任還是副主任?您是主任,一把手?
唐志紅:對對對。
然後她火速被免職了。
- 01 -
唐志紅事件始末,我最熟悉的大概只有“督查組”三個字了。
前幾年北京的空氣不太好,特別是進入冬季之後,各區的環保攻堅戰搞得一個熱火朝天。每年的九月份(也不一定)中央都會派出督查組,下到各區縣督促工作驗收階段成果。
督查組一般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在一個類似會議中心的地方集中辦公,另一部分負責實地考察。有一年我被一個負責人帶到他們辦公的地方,大家都忙着分析材料整理數據沒人抬頭理我,後來找到一個總負責人,他把一沓數據表格塞到我手裡:你看吧,目前為止所有的數據都在這裡了。
表格上詳細記錄著各個鎮街的情況,各項綜合指標加起來是這些鎮街的總成績。排名有先後,排在前面的,當然是環保工作做得不錯的,排在後面的,是那種拖後腿的。
一個月的督察結束,該表揚的表揚,該問責的問責。只聽過“某某工業大院某某人與暗訪執法人員起衝突”的新聞,但沒聽過“督查組一問三不知某環保局局長被免職”的報道。
可見,就算是督查組,督查的內容也有輕重緩急。環保工作拖後腿,還不到出人命的地步。但新冠肺炎的疫情控制呢,我就不多說了,就算已經三年過去,到處還是管控得很嚴格。
就當時那形勢那個氛圍,我不知道唐志紅是真不負責,還是真蠢。
- 02 -
我們也不能說唐志紅不負責,就在督察組來的幾天之前,她還是這樣的。如圖:
“市衛健委主任唐志紅嗓音沙啞,每說幾句話就要喝口水潤潤嗓子。”
看到這句我幾乎笑出聲來,略顯矯情造作的描述句式,是多麼常規的時政新聞寫法啊。官大一級的領導,最愛搞節前檢查節中慰問給孤寡老人送溫暖。常見的新聞句式如下:
“他親切地拉起老人的手,詳細地詢問了老人最近的生活狀況,並囑咐福利院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在細節上多為老人考慮。”
“‘春節有無值班人員?消防工具能否正常使用?……’某某領導嚴肅認真地向身邊的工作人員發問。”
“聽到貧困戶講到難處,她的眼眶紅了……”
然而真問起全市共多少孤寡老人有多少能得到妥善照顧、安全違規企業處罰條理及數量、扶貧政策落實具體程度及現狀,他們多半是答不全的(也有可能答不上來),因為在他們的表達體系里,基本只有“各鎮街各區縣提早抓碼攻堅克難,以某某為契機以某某為抓手深入推進各項工作切實開展”的材料性套話儲備。你要再追問具體問題,他會告訴你“我們有專門管這個的負責人有什麼你可以問他”。
具體情況請參見唐志紅,她簡直就是這個系統下活生生的教材。對於“醫院現在能收治多少人”的具體問題,明顯已經超綱。考前複習她肯定是做足了的,可沒想督查組還出了AB兩套卷,本來準備了A卷的答案,拿到考題才發現是B卷,一下懵了。
你們怪她不努力學習,不配當學習委員,她自己也挺冤枉:我本來就一班長,學習委員的事和我有毛關係?事後再說起,還能自我感慨一句:誰讓我倒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