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大部分人眼裡韓國應該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畢竟人家在半導體、造船業、通訊技術、造車等方面在全球也屬於領先地位,那麼他們吃的喝的應該都是最好的,然而在發達國家中韓國應該是最窮的。韓國大部分平民百姓在吃肉方面不如大部分地發展中國家,比如中國,在我國吃肉應該不存在任何問題了吧,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因為韓國的肉價太貴了。
這個在韓國超市看到的
看到了嗎?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100g的肉價格是9800韓元 ,而190韓元=1人民幣,也就是說100g的肉等於51塊錢人民,那麼1斤250塊錢。即使最便宜的肉,一斤也要120塊錢,我不認識韓文,但這個肉看上去像是豬的某個邊角料部位。這就是為什麼在韓國普通人吃不起大量豬肉雞肉的原因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韓國國土面積太小了,無法大量養殖豬雞鴨這些。
而能吃得起大量肉類的國家有兩個必要特徵。要麼地廣人稀,可以進行大規模畜牧養殖。要麼人力便宜,可以用廉價人力進行大規模人工飼養。如果不具備上述任意條件,這個國家的肉類就必須通過大規模進口來滿足國內市場需要,價格自然也就很高了。
韓國並不具備上述條件,自然肉價相對較高。
雖然家畜飼養業在韓國是僅次於水稻生產的第二大農業生產領域,主要有豬、牛羊、雞等。發展規模化的畜牧業,你要有廣闊土地面積修建牧場和農場,也要有土地生產飼料。然而韓國又是個土地狹小又多山的半島國家。實在不太適合大規模發展畜牧業。比如韓國養豬產業每年出欄也就1500萬頭,和韓國人口差不多的廣西自治區的出欄量差不多是2700萬頭。
受國土狹小等因素限制,除了雞肉和雞蛋基本上可以保證自給外,所以豬肉每年都需要大量進口來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當國際市場原材料,比如玉米,豆粕價格一旦上漲,韓國的豬肉價格就要受到很大影響。養殖戶的養豬成本快速上漲,那麼肉自然會特別貴。
還有就是韓國雞肉雞蛋因也受飼料價格上漲和禽流感的影響,養雞成本上漲。韓國曾多地發生多次禽流感,造成雞肉雞蛋貨源緊缺,價格上漲,便拉動了豬肉的消費,從而增加了豬肉的需求量。這樣一來,使豬肉市場供給出現了嚴重不足,價格也隨之快速上漲。韓國在今年5月的豬肉市場價格是每100克五花肉市場零售價都是284韓元,摺合人民幣大約是15元,每斤摺合人民幣是75元,比上個月價格上漲了20%,號稱金五花,反正這種豬肉我是吃不起的,這特么都趕上進口智利車厘子了。那真是有錢人才能吃得起的玩意兒。
韓國超貴的烤肉
在韓國普通老百姓吃肉確實不是啥容易的事
這是2017年的時候,在釜山,一塊牛肉加一桌泡菜合大約1500人民幣
濟州島有大量炸雞小店,吃飽二三十塊錢吧
剛查了一下,韓國平均工資1萬7,這樣的物價,能叫很輕鬆嗎?
最起碼我在南通下館子,普通的烤肉店還真不用看價格。
一個細節是,當時在烤肉店,旁邊還有一桌韓國人在喝酒,都穿着白襯衫。當中有個年輕的,不知道剛入職還是怎麼樣,站起來點頭哈腰,挨個給桌上的其他人敬酒。不是中國酒桌上的推杯換盞,而是就他一個人站着,其他人都坐着,非常卑微的那種敬酒。
說到底,這種生活有啥好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