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年8月4日,一位美國70歲富豪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在家中被人殘忍殺害,當時兇手用斧頭分別砍了他倆的頭部足足十多次,現場非常血腥殘忍。
並且,家中沒有任何外人闖入的痕迹,也沒有任何財物丟失,而當時家中,只有這位富豪的二女兒和女僕兩人。
隨後,警方經過調查,認定這位富豪的二女兒有重大作案嫌疑,並且也是本案唯一的嫌疑人,於是警方在案發三天後就把她抓了起來,並在差不多一年後,把她送上了法庭。
可誰也沒想到,儘管富豪的二女兒在接受問詢時,經常前言不搭後語,而且說的內容自相矛盾,但是法庭用了短短九十分鐘就審結了該案,並宣布富豪的二女兒無罪。
之所以出現這個結果,一方面,是證據不足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陪審團成員都是男性,大家都不相信富豪的二女兒能做出如此殘忍的事情。
雖然富豪的二女兒被無罪釋放了,但除了陪審團成員之外,幾乎當地的所有人都認為富豪的二女兒是兇手,甚至還以她為原型,演化出一首恐怖童謠傳唱至今。
這首恐怖童謠就是《鵝媽媽童謠》中的《麗茲·波頓拿着斧頭》,不知道大家聽沒聽過:
“麗茲·波頓拿起斧頭,砍了她爸爸四十下,當她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她砍了她媽媽四十一下。”
很難想象這樣一個恐怖案件竟然能演化成一首童謠,同時也因為誰是真兇這個問題,人們爭論了100多年,直到今天依舊是個謎團,所以這起案件又被稱為“歷史上最完美的謀殺案”。
那人們為什麼認為麗茲·波頓就是兇手呢?麗茲·波頓又是如何脫罪的?大家好,我是學史知今,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首恐怖童謠背後的真實案件—麗茲·波頓謀殺案。
1860年,麗茲·波頓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福爾里弗市,她的父親安德魯·波頓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銀行家,她還有一個比她大10歲的姐姐艾瑪·波頓,在外人看來這絕對是幸福的一家。
但對於麗茲·波頓來講卻未必如此,因為在她出生不足3年後,她的母親就去世了,她的父親也在她母親去世三年後,又娶了第二任妻子艾比·杜菲·格雷。
和很多重組家庭一樣,麗茲·波頓姐妹倆與繼母艾比的關係並不好,因為她倆認為,繼母之所以嫁給父親,就是貪圖父親的錢財。
所以,她倆一直沒給繼母好臉色看,她們雖然住在一棟房子里,可是卻經常吵架,甚至很少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
加上她倆的父親安德魯·波頓,不但脾氣古怪,還特別摳門,對這對姐妹倆限制非常多,所以從麗茲·波頓小時候開始,她們與父親和繼母的家庭關係就非常緊張。
並且,這種緊張的關係,隨着麗茲·波頓一天天的長大,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凶殺案發生的1892年,她倆與父親和繼母緊張的關係惡化到冰點。
這一年年初,父親安德魯不知道因為什麼,竟然把自己的一套房產轉給了她倆繼母艾比的妹妹,這可把麗茲·波頓姐妹氣壞了。
在她倆看來,她們是父親的女兒,父親的一切都應該是她們的,可她們卻什麼都沒有得到,覺得自己都不如一個外人,於是她倆在家裡跟父親和繼母大鬧起來。
後來,一向摳門的父親為了安撫她倆,就把祖父留下的一處房產給了她倆,這才讓家庭暫時恢復了平靜。
不過雖然當時麗茲·波頓已經32歲了,她的姐姐艾瑪·波頓更是到了42歲的年紀,可她倆並不能搬到祖父的那處房產中居住。
因為這對姐妹倆一直沒有結婚,而當時的美國社會情況,根本不允許未婚女人獨自生活,所以不管有多麼不情願,她倆還得跟父親和繼母生活在一起。
也正是這個原因,這對姐妹倆隨後一商量,既然不能搬過去住,那就把房子賣了,於是她倆又把祖父的那套房子以5000美元的價格重新賣給了父親(相當於今天的15萬美元)。
雖然麗茲·波頓姐妹倆因此獲得了一筆巨款,但是並沒有緩和家庭的矛盾,這對姐妹倆反而更加對父親和繼母嚴防死守,很怕繼母再獲得更多的財產。
或許是被這對姐妹折騰煩了,也或許是自己年歲大了,她倆的父親竟然在當年6月購買了一把斧子,然後用這把斧子偷偷地把麗茲·波頓養的鴿子都給殺死了。
至於理由,則非常簡單粗暴,父親說不想讓周圍的孩子們,因為這些鴿子的存在,而進入家裡捕捉,影響他們家的正常生活。
鴿子的死去讓麗茲·波頓異常難受,在她看來,這個家中除了姐姐就只有這些鴿子是她最在意的,她沒想到父親竟然如此冷血。
就這樣,在麗茲·波頓心中,積滿了怨恨,而且當時她的父親安德魯已經70歲了,她和姐姐非常擔心父親死後,家產會被繼母霸佔,因此她倆與父親和繼母的衝突持續升級。
特別是到了7月份之後,她倆與父親和繼母更是大吵一架,隨後沒過幾天,她們一家就都離奇的食物中毒了,當時全家都上吐下瀉的。
這更讓麗茲·波頓姐妹懷疑起繼母,她倆認為是繼母給她倆下毒了,當然了繼母也同樣懷疑她倆,可醫生看了之後,卻認為這只是普通的食物中毒。
因為當時的天氣非常炎熱,食物腐敗的速度很快,加上當時人們普遍沒有冰箱,所以這種食物中毒現象時有發生。
可就算有醫生的說明,也難以解除眾人彼此懷疑的心理,整個家庭也因為幾天的上吐下瀉,導致每個人的心情都非常糟糕,麗茲·波頓的姐姐更是直接離開了家,前往親戚家居住。
就這樣,在這種每個人都非常急躁的情況下,時間來到案發前的一天,也就是8月3日,這一天麗茲·波頓姐妹的舅舅約翰·威尼康·莫斯突然來拜訪她們一家,並在當天晚上住在了家裡。
舅舅之所以來到這裡,是想跟她倆的父親安德魯討論一些生意上的問題,不過隨着第二天安德魯的死去,誰也不知道,舅舅與安德魯到底討論了什麼。
時間來到8月4日,也就是案發當天,舅舅約翰在早上7點吃過早餐後,大約在8點45分左右,離開了她們家,去看望其他的親戚。
而麗茲波頓說,由於自己身體不舒服,所以就一直躺在二樓自己的房間,沒有下樓來送舅舅,並且她在當天也沒有吃早餐。
大約在9點左右,繼母艾比下樓簡單地吃了個早餐,然後給女僕瑪姬布置了擦窗戶的任務後,就獨自上二樓整理舅舅住過的那個房間。
父親安德魯則在早上9點15分出門打理生意,直到10點50分才回來,而女僕在外面足足擦了一個半小時窗戶,直到10點30分才擦完窗戶,然後獨自進屋到三樓的閣樓中休息。
由於女僕在外面擦窗戶,父親出門了,姐姐又不在家中,所以理論上,從9點15分到10點30分這段時間,只有繼母和麗茲·波頓在房間里。
10點50分,父親安德魯從外面回到了家裡,不過當他準備進屋時卻發生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就是屋子的門竟然在裡面被反鎖了,這也導致他無法用鑰匙打開屋子的門。
這種情況是非常反常的,因為一般來講,白天的時候,家裡根本不會從裡面反鎖門,於是父親安德魯開始大力地敲門。
女僕很快就聽到了敲門聲,然後快速從三樓下來開門,父親安德魯進屋後,簡單地嘮叨幾句,就躺到了一樓的沙發上休息,女僕隨即也重新返回三樓休息。
可還沒等女僕休息多長時間,她在11點10分,就突然聽到麗茲·波頓急切的呼喊聲:“瑪姬快來,父親死了,有人闖進來殺了他!”
瑪姬聽後連忙從三樓下來,結果就看到了安德魯已經慘死在沙發上,隨後麗茲·波頓就讓瑪姬上樓看繼母艾比在不在,可瑪姬剛上樓,就發出了驚聲尖叫。
因為她打開二樓客房後,就看到艾比臉朝下趴在地板上,鮮血流了一地,同樣是慘死,得知這一消息後,麗茲·波頓連忙跑出房屋,到鄰居丘吉爾夫人那裡,請求她協助報警。
當地發生了如此慘案,警方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經過勘查發現,死在一樓沙發上的安德魯,頭部正面一共被斧頭砍了11下,而且沒有任何掙扎的痕迹,說明是在睡夢中被砍死的。
而死在二樓客房的艾比,頭部背面一共被斧頭砍了17下,根據其臉朝下趴在地上的姿勢,可以判斷出她在死前發現了兇手,並且嘗試過躲避。
而且,從現場的血液凝固程度情況,警方還判斷出,艾比的死亡時間應該在9點30分左右,安德魯的死亡時間則在11點左右。
並且,根據兩個死者頭部被砍了十多斧子,以及房間內並沒有財物丟失等情況,警方還判斷出這起慘案,根本不是普通的謀財害命。
特別是砍了那麼多斧子,更是說明兇手是在報復,那誰會如此嫉恨安德魯夫婦呢?警方認為雖然安德魯在商場上得罪了不少人,但並不會有人幹這種事。
事後,警方經過實地調查走訪,也逐一確定了所有與安德魯夫婦有仇的人,在案發時所處的位置,結果那些人全部都被排除掉了。
那排除了這一點,就只剩下能從安德魯夫婦死亡中獲利的人了,毫無疑問就是安德魯夫婦的親人,可當時除了麗茲·波頓,其他所有親人都有不在場證明。
並且案發時,屋子附近只有女僕瑪姬和麗茲·波頓,而女僕瑪姬沒有殺人動機,所以警方就把麗茲·波頓列為頭號嫌疑人展開了調查,因為只有她同時具備作案時間和作案動機。
而且經過對麗茲·波頓的問詢,警方發現麗茲·波頓在描述案發當天的情況時,邏輯非常混亂,不但前言不搭後語,證詞還相互矛盾。
比如,在繼母艾比遇害那段時間裡,麗茲波頓一開始說,聽到了家中有奇怪的聲音,這種聲音非常低沉,即像摩擦聲,又像痛苦的呻吟聲。
不過,麗茲波頓隨後又否認了自己的說法,她說自己什麼都沒聽見,這就很奇怪了,因為繼母的頭部被砍了17斧子,還重重的倒在了二樓的地板上。
女僕瑪姬由於在外面擦窗戶,說自己什麼都沒聽見或許情有可原,但麗茲波頓當時就在屋子裡面,並且這所房屋是木質結構的,隔音效果並不好,怎麼可能什麼都沒聽見呢?
而當男主人安德魯在10點50分回來時,房屋的門是從裡面反鎖的,女僕說不是自己反鎖的,麗茲·波頓也說不是自己反鎖的,那這件事情就有意思了,誰能反鎖門呢?只能是藏在屋裡的兇手!
也就是說,那個兇手在9點30分左右,殺死麗茲·波頓的繼母艾比之後,一直躲在屋內,直到安德魯回來後,又將熟睡在一樓沙發上的安德魯突然殺死。
那這個兇手為什麼能如此冷靜地判斷出男主人安德魯回來的時間呢?而且女僕瑪姬還提供了一個細節,就是她在10點50分,下樓給男主人安德魯開門時,聽到了從二樓傳出的奇怪聲音。
那個聲音類似於人捂着嘴發出的低語聲與笑聲,女僕說那個聲音非常像麗茲·波頓發出的,不過事後麗茲·波頓並沒有承認自己發出過那種聲音。
而當警方問麗茲·波頓,父親安德魯回來後,她在做什麼時,麗茲·波頓的說法又十分怪異,她最初說父親回來時,自己在書房看書,後來又改口說自己在餐廳熨衣服。
她說當她得知父親回來後,就主動到一樓跟父親打招呼,而父親在第一時間就問她繼母艾比在哪,麗茲·波頓回答父親說,因為有人來家裡對繼母艾比說,她的朋友生病了,所以繼母艾比就出去看望自己的朋友了。
其實,說到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很明顯的漏洞,因為根據警方的調查,當天並沒有人來麗茲·波頓家,所以繼母艾比根本沒有見任何人,更沒有出去,麗茲·波頓的這個說法很明顯是謊言。
並且,麗茲·波頓還說,自己到一樓後,幫父親安德魯把皮鞋換成了拖鞋,隨後父親就一直躺在沙發上休息,可警方根據安德魯被害後的情況發現,安德魯在遇害後依舊穿着皮鞋。
隨後,警方又問麗茲·波頓,她的父親遇害時她在哪裡,麗茲·波頓說自己並沒有在屋裡,而是去房屋後面的倉庫閣樓上找釣魚用的鉛錘。
而就當她在閣樓中找鉛錘這段時間,她突然聽到房間里有特別的響動,似乎還聽到了有人求救的聲音,所以她第一時間跑回了房間,這才發現已經遇害的父親。
可是警方在對倉庫閣樓進行調查時發現,那處閣樓中滿是灰塵,一個腳印都沒有,應該是很長時間都沒人上去過了,所以麗茲·波頓的說法同樣站不住腳。
而且在安德魯夫婦遇害的第二天晚上,前來陪伴麗茲·波頓的朋友,就發現麗茲·波頓竟然躲在廚房中燒毀一件衣服,發現這一詭異情況後,她的朋友就把這一情況提供給了警方。
麗茲·波頓對此的解釋是,那件衣服因為沾上染料,根本沒法穿了,所以才把那件衣服毀掉,由於衣服已經被徹底燒毀了,所以警方也沒有任何辦法。
不過,警方經過綜合調查,認為麗茲·波頓種種怪異的舉動,以及前言不搭後語、相互矛盾的證詞,恰恰說明麗茲·波頓就是兇手,於是警方在案發三天後就把麗茲·波頓逮捕了。
可麗茲·波頓始終堅稱自己是冤枉的,而在調查整個案件的過程中,也是疑點重重。比如,根據女僕和鄰居的說法,在安德魯夫婦遇害當天,麗茲·波頓穿的是一件藍色衣服。
可是她們在案發後,並沒有在麗茲·波頓衣服上發現任何血跡,而安德魯夫婦是被斧頭砍殺的,按理說肯定會有大量血跡濺到兇手衣服上,可麗茲·波頓的衣服卻很乾凈。
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那時候美國女人穿的連衣裙是非常複雜的,穿脫過程非常耗時,還需要其他人的幫助,所以麗茲·波頓如果是兇手,在她殺了父親安德魯後,根本沒有時間換衣服。
而且,警方在地下室發現了一把新斷柄的斧子,雖然上面沒有血跡,但警方懷疑這把斧子就是兇器,可警方到最後都拿不出有力的證據,證明這把斧子就是兇器。
隨着這一案件的持續發酵,很快就有一個藥劑師前來指證麗茲·波頓,他說在案發前幾天,麗茲·波頓曾找他購買過氰化氫,麗茲·波頓當時告訴他,想要用來清洗皮革。
但藥劑師並不相信麗茲·波頓的話,他認為麗茲·波頓購買這種劇毒藥品,應該是另有所圖,所以他沒有賣給麗茲·波頓。
不過藥劑師的證詞,並不能證明麗茲·波頓想用氰化氫毒殺父親和繼母,而且屍檢報告中,也沒有發現任何毒藥的殘留物,因此這一線索同樣斷了。
儘管證據不是那麼的充足,但是當時的人們都認為麗茲·波頓就是兇手,因此還傳唱出了文章開頭提到的那首恐怖童謠。
於是,麗茲·波頓在當年的12月2日被檢察官正式提起公訴,檢察官同樣認為麗茲·波頓殺害了父親和繼母,但他們的手中並沒有像樣的證據。
比如,警方提供的那把斷柄斧子,上面並沒有血跡,也始終無法證明,它就是兇器;而麗茲·波頓在第二天燒毀的衣服,也無法證明是她行兇時穿的。
甚至在麗茲·波頓父親遇害的那段時間裡,還有人證實,確實看到了麗茲·波頓往倉庫走,這也成了麗茲·波頓的一個不在場證明,當然了並不充分。
不過,當辯方提出如果是麗茲·波頓殺害了父親和繼母,那她身上應該會濺上大量鮮血時,檢方竟然提出了一個非常荒唐的猜想。
檢方說,麗茲·波頓很可能是在沒穿衣服的情況下,偷偷砍殺父親和繼母的,所以她的身上才找不到任何血跡。
很明顯這個說法太過荒謬,我們不說穿衣服需要多長時間,當時那棟房子連自來水都沒有,就算她沒穿衣服,可血液也會濺到她的臉上手上,她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清洗乾淨。
檢方的這個說法,不但沒有起到效果,還增加了所有陪審團對麗茲·波頓的同情,隨後更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檢方把麗茲·波頓父親和繼母的頭顱當作證物,呈到了法庭上。
而當麗茲·波頓看到父親和繼母的頭顱後,竟然直接當場昏厥了,這更加劇了陪審團成員的同情心,當時所有陪審團成員都是男性。
他們在看到所有不充分的證據和麗茲·波頓的表現後,認為麗茲·波頓一個弱女子,根本不可能幹出這麼殘忍的事情,至於麗茲·波頓在提供證詞時前後矛盾反覆無常的原因。
眾多陪審員成員則認為,這是由於當時醫生給麗茲·波頓身體注入了過多的含有鎮定成分的藥物造成的,那些藥物會使麗茲·波頓胡言亂語、精神錯亂。
正是因為上面的原因,該案在1893年6月20日正式開庭審理後,僅僅用了90分鐘,陪審團就集體通過了麗茲·波頓無罪的宣判。
雖然麗茲·波頓被宣判了無罪,但是人們依舊認為麗茲·波頓是兇手,更有人把這起案件吹捧為“史上最完美的謀殺案”。
但實際上,後來人們經過研究,認為這起案件並不一定有多完美,之所以沒有找到有力證據,是因為當時的美國警方不作為,他們並沒有認真勘查現場,據說後來當地警方還處理了幾個在這起案件中失職的警員。
而這起案件,雖然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依舊被警方調查着,卻始終沒有找到新的證據,也沒有發現犯罪嫌疑人的任何蛛絲馬跡。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起案件終於成了懸案,各種好事者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猜測,有人認為女僕瑪姬有可能是兇手,她的殺人動機就是主僕關係不睦。
也有人認為兇手是麗茲·波頓的舅舅,他在案發前一天突然造訪並居住在家中,到底與安德魯聊了什麼誰也不知道,畢竟一切說法都是事後舅舅自己說的。
因此人們懷疑,舅舅很可能在離開後悄悄折返回來作案,順着這個思路,還有人說是大女兒艾瑪·波頓乾的,因為她也可以悄悄回來作案。
但很明顯這些說法都站不住腳,特別是在有人提出,是被害者安德魯在外面的私生子回來殺人時,更是把這種荒謬的猜測推向了頂峰。
但不管真兇到底是誰,人們依舊把麗茲·波頓作為主要懷疑對象,在接下來的一百多年時間裡,這一故事情節被多次搬上舞台與大屏幕,在所有的故事中,真正的殺人兇手都是麗茲·波頓。
現實中的麗茲·波頓,在被無罪釋放後,就和姐姐共同繼承了父親的所有遺產—30多萬美金(相當於今天的1000萬美金),然後搬離了當地,並改了名字。
後來兩姐妹在1905年產生了巨大分歧,姐姐艾瑪·波頓搬離了麗茲·波頓的住處,自此兩姐妹老死不相往來。
而造成兩姐妹分道揚鑣的原因,眾人卻說法不一,有人說,或許是麗茲·波頓主動向姐姐承認了,自己殺死父親和繼母的事實,姐姐無法接受才離開的。
也有人說,麗茲·波頓在1905年,與當時的一個女演員南西·歐尼爾關係非常密切,姐姐接受不了,才獨自離開。當然了,任何說法都沒有確切的證據,直到1927年麗茲·波頓去世,這也成了永久的謎團。
那安德魯夫婦到底是被誰殺的呢?麗茲·波頓真的無罪嗎?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如果喜歡,別忘了點贊、關注、評論,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