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發現一隻死亡的小豹貓,計劃將其做成標本,這麼可愛能養嗎?

近日,在廣東省深圳市的楊梅坑野外觀測站發現了一隻豹貓的屍體,該豹貓長34.2厘米,高22.1厘米,重約1千克,應該是只亞成年的豹貓。根據監控錄像顯示,這隻小豹貓是被另外一隻大豹貓給殺死的,小豹貓身上有着多處傷口,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雙方打得這麼厲害。

鑒於小豹貓已經死亡,監測站計劃將豹貓屍體製成標本,永久保存。並在附近安裝紅外相機,對周邊豹貓的數量、種群、活動範圍等做進一步的調查。那麼什麼是豹貓呢?我們遇到了又該怎麼處理呢?這種豹貓能養嗎?核桃還是很想養一隻的。

什麼是豹貓

豹貓別名狸子、石虎,是產於亞洲的小型貓科動物,因為身上的斑點形狀很像中國的銅錢,所以也被人們稱為錢貓。豹貓的體型不大,和家貓相仿,不過由於生活在野外,所以它們的身型更加的纖細,腿更長。一般棲息在山地林區,郊野灌叢和林緣村寨附近,在樹上,土洞,石塊下或石縫中做窩。

豹貓的攀爬能力很強,可以在樹上自由的活動,還會游泳,經常在水塘邊、溪溝邊、稻田邊等近水之處活動和覓食,它們主要吃鼠類、松鼠、飛鼠、兔類、蛙類、蜥蜴、蛇類、小型鳥類、昆蟲等,當然了,有時候如果找不到足夠的食物,它們還會潛入村寨盜食雞、鴨等家禽,比如這次不就跑來偷雞了嘛。

北方的豹貓一般都是在春夏季節繁殖的,一般春節發情交配,妊娠期60-70天,5-6月產仔,每年1胎,每胎2-4仔,以2仔居多,如果失去一窩(例如被捕食),雌性可以在4-5個月內再次懷孕,所以繁殖能力不算差但也不是很好。

豹貓是怎麼變成保護動物的

豹貓曾經廣泛地分布在中國各地,數量巨大,還不是保護動物,估計全國的豹貓資源量不少於100萬隻。然而人們對於這種貓科動物可沒有半點憐憫,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豹貓皮是我國主要出口的動物皮毛,每年保守估計會有二十五萬隻豹貓喪生在人類的獵槍之下,而後被扒皮吃肉。

這樣的大屠殺一直持續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那時豹貓的數量就已經比較稀少了,如果不是因為繁殖能力和適應能力強,估計豹貓早就滅絕了。野生豹貓的數量變少了,但為了滿足出口貿易的需求,人們開始人工飼養豹貓,但還是有不少人去捕捉野生豹貓。

從三有變成二級

豹貓原本只是三有保護動物,但最近升級成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要小看這個升級,區別可大了,這事關打死打傷它之後,你到底是罰款還是坐牢。三有保護動物指的是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屬於國家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而一級、二級則是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不要小看這重點兩個字,捕殺“三有”動物,只有在“情節嚴重”的情況才構成非法狩獵罪,比如說狩獵20隻以上,在保護區、禁獵期狩獵等等行為,但升到二級可就不一樣了。

根據刑法第341條規定,非法獵捕、買賣、運輸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不管是一級還是二級,哪怕你只是殺了或者賣了一隻,都是要坐牢罰款的,是一種犯罪行為,所以這是一種地位上的飛躍啊。這就讓人更加投鼠忌器了,畢竟不能傷害,它們還老是跑到農戶家裡吃雞,也是挺無奈的。

豹貓進家事件

2019年的時候,巫溪縣魚鱗鄉里一隻豹貓在偷吃雞的時候被逮到了,隨後鄉里的工作人員就立刻前去了解情況,村民薛某在了解到這是國家保護動物之後,就主動將這隻豹貓交給民警進行了放生。

其他人只是損失幾隻雞,但江蘇常熟的農場主曹某損失的就是一千多隻雞了。據他說,在17年的時候他就抓到第一隻偷吃雞的豹貓,隨後進行了放生,但很快他又抓到了三隻豹貓,將其送到了當地的林業部門。

但不知道為什麼,這些豹貓好像是賴在這裡了。據曹某說,僅僅3個月,他的農場里就有1500隻雞被豹貓吃掉,而兩年來,他發現的豹貓不下50隻。因為豹貓屬於保護動物,不能隨意捕殺,所以他向林業部門尋求幫助和補償。

但工作人員表示,不可能有這麼多的豹貓。正常來說,在一定範圍內,應該只有幾隻豹貓,不可能有這麼多,而且沒有證據表明這是豹貓乾的,所以他們也無能為力。於是曹某隻能在農場周邊裝了近80個監控探頭,希望可以錄下豹貓捕殺的證據。

豹貓可以養嗎

豹貓身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所以是不能養的。不過有網友說在網上看到過有人賣豹貓,其實那確實豹貓,不過是孟加拉豹貓,兩者是不一樣的。孟加拉豹貓一般被認為是家貓和豹貓的異種後代,而且必須要四代之後,貓身上只剩下1/8的豹貓的血統了,才能算真正的孟加拉豹貓。

所以網上說的豹貓大部分是這種寵物貓,真正的豹貓是不能養的,養了是犯法的。不單單不能養,在沒有威脅到人身安全的情況下,我們還不能傷害它們,不然就等着國家給你包吃包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