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鶴壁,一名男子在接孩子放學的路上,被一條黃狗咬傷,去醫院打疫苗時才發現,門前大排長隊,交流一下才得知大家都是被同一隻流浪狗咬傷。
這隻流浪狗體型中等,毛髮呈黃色,身邊沒有主人,疑似流浪狗。被這隻流浪狗咬傷的人們都是在正常的走路,遛彎,接孩子放學,並沒有招惹它。誰知這隻流浪狗突然竄出來,一路咬過去,沒有放過任何一個人。
男子表示,自己只是粗略統計了一下,門口排隊打狂犬疫苗的就有40多個人,不排除有更多受傷者,或者還有人沒來的。
目前這隻流浪狗已經被抓獲,具體是否患有狂犬病,還需要進一步檢驗。
狂犬病
正常情況下,在外流浪的流浪狗很少會主動傷人,因為它們已經適應了人類的存在,甚至還可能受過傷害。
偶爾也會發生流浪狗傷人事故,可一下子咬傷40多人的案例實在是太罕見了,以至於人們懷疑這隻狗狗是不是患上了狂犬疾病。
狂犬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疾病,天然宿主是蝙蝠,蝙蝠是哺乳動物,可它們的身體結構比較特殊,病毒既能夠感染它們,又不能大批量的自我複製,所以蝙蝠並不會發病,但會攜帶病毒。
多數蝙蝠喜歡群居,成千上萬隻蝙蝠聚集在一起,也會導致多種病原體在蝙蝠家族相互傳播,有時一隻蝙蝠身上就可能攜帶上百種病原體。
蝙蝠在野外活動過程中,可以通過咬傷,食物,糞便等傳播病原體,其中狂犬疾病也可以通過蝙蝠的活動而擴散,野生動物接觸到蝙蝠的病原體後,可能會染病。
也有少部分人直接接觸蝙蝠而患病:比如:被蝙蝠抓傷,咬傷,或者是蝙蝠的唾液接觸到身上細小的傷口,造成疾病的傳播。
狗是狂犬病的中間宿主之一,它們接觸到攜帶病原體的蝙蝠之後,將會感染狂犬病,狂犬病毒在狗狗體內自我複製,導致狗發病。
患上狂犬病的狗,將會一改往日溫順,開始傷人傷狗,有時候甚至可以通過舔舐傷口導致對方患上狂犬病。
2018年年底,一名9歲男孩在和狗狗玩耍時,被狗狗舔舐傷口,但是男孩並未告訴家長,錯過最佳干預時期。
2個月後,男孩陸續出現怕光,怕風,怕水等徵兆,並被確診為狂犬病,最終醫治無效而死亡。
2016年,一名67歲的老人被自家狗狗咬傷後,並未在意,只是用肥皂水簡單清洗一下傷口,沒有及時就醫注射狂犬疫苗,結果3個月後狂犬病發作死亡。
其實不只是狗是狂犬病的中間宿主,貓,狐狸,狼,豺,熊,臭鼬等都是狂犬病的中間宿主,如果被它們咬傷,也要及時注射狂犬疫苗。
狂犬病的阻斷
狂犬病一旦發作,死亡率是100%,但是狂犬病並非無藥可救,而是重在預防。
事實上,很多人被狗咬傷之後,第一時間會去醫院注射狂犬疫苗。但其實還有更好的預防手段,那就是:給狗狗注射狂犬疫苗。
很多大城市都會免費給狗狗提供狂犬疫苗,我所在的上海,社區每年都會組織免費注射狂犬疫苗,只有注射過狂犬疫苗的狗狗才會發狗證。
給狗狗注射狂犬疫苗的效果可以說是事半功倍,一方面是因為狗狗是狂犬病的重要中間宿主,如果一個地區70%的狗狗都注射了狂犬疫苗,就能夠有效阻斷狂犬病的傳播,沒有狂犬病毒的傳播,即便狗狗傷人也不會致人死亡。
另一方面,給狗狗注射狂犬疫苗便宜,給人注射的疫苗昂貴,而且被咬之後注射疫苗,效果並不好。
除此之外,各大城市對流浪狗的治理還比較粗糙,很多城市都沒有統計流浪狗的數量,以及定期為流浪狗做絕育。對於主人遺棄寵物的行為也沒有任何約束,造成流浪狗嚴打之後又有新的流浪狗出現,效果並不好。
約束寵物,為寵物注射狂犬疫苗才是確保狂犬疾病不再出現的關鍵。除此之外,如果被狗咬傷,或者舔舐傷口,也要及時注射疫苗,雖然疫苗注射的時間越早越好,但只要還沒發病,就可以注射疫苗,不要以為時間久了就不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