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
通訊員 韓方 柳濤 周瑜
3月7日,由湖北交投集團投資建設、中鐵大橋局集團負責施工的武漢市第12座長江大橋——雙柳長江大橋,開始架設主纜內部送氣管道。
雙柳長江大橋(航拍圖)
主纜是懸索橋的關鍵性承力構件,被稱為“生命線”。當主纜長期受力時,因受主纜內濕空氣的影響,可能會造成主纜鋼絲的腐蝕,因此需要安裝除濕系統,來控制主纜內部的濕度環境,延長使用壽命。
中鐵大橋局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懸索橋主纜除濕的常用方法是採取外部通氣方式,但是面臨兩大問題:一是主纜內部狀態監測不足,除濕效果難以評價,二是除濕效能低下,運營費用偏高。為此,該大橋在常規外部送氣除濕系統上,增加了主纜內部送氣管道,其中初期階段、穩定運營期、局部除濕期等三個階段運行模式各有不同。
據解釋,該大橋在除濕初期階段,依靠內部送氣,儘快消除主纜內部水分;除濕穩定運營期,採用外部送氣進行保壓防護,阻止外界水汽進入;運營過程中,根據實時監測主纜溫、濕度數據,採用內部或外部送氣除濕模式進行針對性的除濕。
施工現場(航拍圖)
上述負責人表示,雙柳長江大橋是首次在懸索橋中,應用主纜智能索股與內外雙路送氣通道的項目。內外雙循環送氣系統,解決了纜內空氣流動性問題,實現了主纜干空氣斷面全覆蓋;內部送氣管道配合外部除濕系統,有效降低主纜內部濕度,提高主纜耐久性。同時,主纜還採用了智能索股,在單根主纜169根索股中的3根索股內,設置有應變、溫度、濕度傳感光纜,能實時監測主纜溫度、濕度和應力,更有助於延長主纜使用壽命。
施工現場(航拍圖)
武漢雙柳長江大橋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9906武漢都市圈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後將進一步優化武漢都市圈環線高速公路路網結構,屆時從新洲到鄂州的行車距離,將由一個半小時變為5分鐘。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