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帶娃”在奶奶圈蔓延,有的父母渾然不知,以為是隔代親

2025年02月25日20:20:48 家居 7133

有數據顯示:我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佔全國2.47億流動人口的7.2%,其中,幫子女帶娃的高達43%。你們家是老人幫忙帶孩子嗎?

年輕人成家立業了,要還房貸,車貸,還得賺奶粉錢。寶媽不工作就無法支撐家庭開支,如果出去上班就需要人幫忙帶娃。畢竟,雇保姆要支出比不小的費用,屬實拿不出來。

再加上,保姆是外人,沒有自家老人看孩子省心。那就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幫忙照顧孩子。我們小區廣場遛娃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年輕人寥寥無幾。

“假帶娃”在奶奶圈蔓延,有的父母渾然不知,以為是隔代親 - 天天要聞

看過一項“你家孩子誰帶?”的調查,顯示48%是老人幫忙帶娃,50%是自己,只有2%是保姆。

其實,老人想不想帶孩子,一直是個有爭議的話題

老一輩人辛苦工作了一生,終於熬到退休,實在是不容易啊!

兒女成家立業後,他們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享受自由自在的退休生活,只是為了兒女,不得不選擇帶娃。

老人存在“假帶娃”現象

這裡所說的假帶娃,是指老年人特別溺愛孩子,看起來是在帶娃,其實,卻有很多地方並不科學。

比如,讓孩子在家看電子產品。

奶奶們歲數大了,如果帶寶寶出去玩,孩子一路小跑,老人跟不上孩子的步伐。

於是就想,寶寶不哭不鬧,不受傷就可以了。怕帶出去發生磕磕碰碰的現象,選擇讓孩子待在家裡。

“假帶娃”在奶奶圈蔓延,有的父母渾然不知,以為是隔代親 - 天天要聞

為了圖省事,把手機塞給孩子,或者是讓他們看電視動畫片,這樣寶寶會養成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

孩子長期在室內,可能交流阻礙,免疫力低,還有視力下降,這些問題襲來,哪個家長不頭疼?

再比如,寸步不離地保護。

多數老人帶娃都是比較用心的,生怕照顧不好孫子,子女們不開心,老年人的壓力也很大。

“假帶娃”在奶奶圈蔓延,有的父母渾然不知,以為是隔代親 - 天天要聞

老人寸步不離地跟着孩子,保護他們的安全,這會讓娃失去了鍛煉的機會。孩子正是活潑好動的年齡段,總被限制,活動量不足,也失去了探索的慾望。

還有,不捨得娃動手。

老人喜歡包辦孩子的所有事情,什麼都捨不得讓娃動手。三四歲的孩子了,奶奶還追着喂飯。

娃看到什麼就要買,老人會罄其所有的滿足寶寶的要求,寶寶想要的玩具和零食,老人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存錢給孫子買。只要孩子一哭鬧,老人就會滿足他們,卻養成了自私任性的壞習慣。

“假帶娃”在奶奶圈蔓延,有的父母渾然不知,以為是隔代親 - 天天要聞

孩子不想走路,老人就背着抱着;寶寶不想穿衣服,老人會替他們穿衣。

這種事事代勞的行為,會讓孩子養成懶惰的壞習慣。

Tips:隔輩親的出發點是好的,他們不希望孩子受到傷害,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小寶寶的發展。所以被稱為“假帶娃”。

隔代親要有分寸感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用溺愛態度培養出來的人,是自私自利透頂了的人。

廣場上遇到一位帶孫子的阿姨,做法真讓人汗顏。

孫子想要別人的玩具,但對方不給,孫子就大哭大鬧,奶奶上去勸說,卻被孫子摁在地上拳打腳踢。

“假帶娃”在奶奶圈蔓延,有的父母渾然不知,以為是隔代親 - 天天要聞

奶奶一句話也沒說,只是笑了笑,一點責怪的意思都沒有。周圍人都指指點點,覺得這老人帶孩子,簡直太差勁了,一點規矩也不給孩子立!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訪談時提到,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給他們立規矩,該批評的時候,就指出他們的錯誤,讓娃及時改正。

“假帶娃”在奶奶圈蔓延,有的父母渾然不知,以為是隔代親 - 天天要聞

隔代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愛孩子要有一定的分寸感和原則。不能無節制地寵溺,這不是成全,而是傷害。小時候不懂規矩,長大了會是什麼樣子呢?

合作育兒正流行

曾經看過一則報道,記者採訪一位老人。你是怎麼看老人幫忙帶娃這件事情?

這位老人說,年輕人要努力工作,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作為父母,我應該幫助他們照顧娃。

但平時我也喜歡跳廣場舞,打牌。周一到周五的時間段,我要把照顧孫子的事情放在第一位。等到周六,周日我再出去跳舞,打牌。

周末,要讓孩子的父母來照顧娃,要讓他們自己帶孩子輔導作業,我只能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關注衣食住行。教育這件事情要讓父母來做,這是他們的責任。

“假帶娃”在奶奶圈蔓延,有的父母渾然不知,以為是隔代親 - 天天要聞

就是說,老人只負責孩子的吃喝問題,父母要承擔教育的責任,這樣家庭的壓力也會減少很多。如果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老人,遇到了問題互相指責,老人出力不討好,孩子也遭罪。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要耐心教育。老人作為孩子的第二監護人,主打一個悉心陪伴,這樣才能夠培養出獨立自主的孩子。合作教育,老人幫忙帶娃,年輕人也抽時間多陪孩子。

枕邊育兒寄語:

年輕人要留意奶奶們的假帶娃現象,及時發現問題。當然,老人幫忙帶娃,如同免費的保姆,兒女要學會感恩,尊重老人,多與他們交流溝通,分工明確,育兒的道路上,一起努力呀!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23㎡小複式秒變神仙豪宅!90後姑娘的逆襲裝修太絕了! - 天天要聞

23㎡小複式秒變神仙豪宅!90後姑娘的逆襲裝修太絕了!

天吶!23㎡複式公寓居然能裝下「雙層豪宅夢」?這位90後姑娘用積蓄買下小戶型,設計師妙手改造後,復古綠+旋轉樓梯+玻璃磚直接美哭!看完立馬想搬進去住!【進門就被驚艷到】 玄關頂天立地鞋櫃藏玄機!櫃體中部和底部留空,隨手放鑰匙包包,常穿鞋不用
萬名球迷打滿分!海信璀璨505U6真空冰箱閃耀“國家德比” - 天天要聞

萬名球迷打滿分!海信璀璨505U6真空冰箱閃耀“國家德比”

足球世界中的“國家德比”,不僅是競技的巔峰對決,更是集體記憶的承載者。它融匯了球迷的青春記憶、球員的傳奇故事、城市與文化的激烈碰撞,乃至一個時代的鮮明印記。5月11日,萬眾矚目的皇馬對陣巴薩的國家德比再度激戰。在這個足球狂歡之日,海信於上海舉辦了線下球迷觀賽活動。活動現場,以海信璀璨505U6真空冰箱為核心...
四口之家的80㎡,個性十足! - 天天要聞

四口之家的80㎡,個性十足!

小宅空間 Estimental 新作,為一個四口之家打造了室內空間,面積80㎡。設計師從孟菲斯美學中汲取靈感,採用幾何形狀和濃烈的色彩。不過,色彩在這個室內空間中並不佔據主導地位,更多的是起到點綴作用,突出了功能分區。這個富有氛圍感的家的核
媽媽的70㎡小宅,溫馨優雅! - 天天要聞

媽媽的70㎡小宅,溫馨優雅!

小宅空間 AKZ Architectura Studio新作,一套70㎡優雅小公寓,業主希望廚房、客廳、卧室和書房都能有自然光照入。因此,設計師將廚房與客廳相連,而卧室和書房則由一個帶玻璃的木牆分隔開來,光線也通過鏡子上方的小天窗照進浴室。
你見過12㎡的小宅嗎? - 天天要聞

你見過12㎡的小宅嗎?

小宅空間 Atelier PA新作,這個超小空間因其高雅的模塊化設計而令人稱奇。在底層一個12㎡矩形空間里,設計師憑藉令人驚嘆的模塊化設計以及高檔材料的運用,打造出了一個充滿魅力的空間。
高校花75萬買299元路由器!究竟是怎麼中標的?記者調查 - 天天要聞

高校花75萬買299元路由器!究竟是怎麼中標的?記者調查

“重慶三峽學院75萬元採購防火牆實為299元路由器”事件持續引發關注,央廣網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此前報道>>花75萬採購299元產品?高校最新回應)整起事件起始於今年4月27日,重慶三峽學院在“重慶市政府採購網”發布防火牆及DNS設備採購(CQS25A00331)競爭性談判公告:預算金額90萬元,最高限價90萬元,採購方式為競爭...
今天起,洗碗請務必調整一下! - 天天要聞

今天起,洗碗請務必調整一下!

【來源:河北青年報】刷碗這看似簡單的事情 其實很有“技術含量” 很多人可能都“洗錯”了! 一些壞的洗碗習慣不僅不能把碗筷真正洗乾淨反而會滋生細菌影響健康,甚至致癌!今天起 洗碗請務必調整一下 ↓↓↓擦碗布不更換:洗碗布和海綿用久不換,容易變
老式菜市場,如何升級“plus版本”? - 天天要聞

老式菜市場,如何升級“plus版本”?

前段時間,被稱為“京城四大菜市場”之一的北京崇文門菜市場在闊別15年後,於原址重新開張,這一消息刷爆了老北京人的朋友圈。市場原本計劃9點開門迎客,結果不到8點門前就排起了長隊。菜市場在保留“開櫃式”經營模式的同時,大膽創新,巧妙融入了輕食、文創、生活服務等多元業態,覆蓋了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幾乎所有需求。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