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鐵上又吵起來了,這個暑假這樣的新聞太多太多了.....
有孩子在過道上大叫吵鬧家長不管,乘客大聲制止的......
有孩子不停吵鬧、滿嘴髒話,列車員多次提醒無效,乘客挺身制止的......
如果大孩子一直大吵大鬧,家長又完全不管,確實讓人生氣,每次有乘客制止,網友是拍手教好。
但近日一則新聞,爭議卻很大,新聞內容是:一歲幼兒在高鐵上哭鬧被乘客投訴,家長與對方發生爭執。
視頻來源:@直播南京
視頻里,家長和乘客對罵。
乘客大聲喊着:孩子管不管得了?管管行不行!
家長起身附和:你自己有沒有小孩?1歲的孩子怎麼管?1歲的孩子管不了。

視頻里乘客還喊着:管不了你打我。
家長只能一直強調:我打你幹啥,1歲的孩子管不了。
期間孩子媽媽一直抱着孩子,旁邊大孩子很乖,哭鬧的小寶也已經安靜了下來。
她一邊攔着孩子爸爸,一邊解釋:孩子只有1歲,哭鬧時一直抱着孩子來回在哄。

視頻內容不長,最後是有看到列車員介入在調解矛盾。
視頻發出後,是引發全網熱議,新聞評論里有人說:
“自己家小孩都管不了 這是公共場所,不會管就把小孩扔了吧。”
“自家小孩打擾別人,說別人事多。”
“管不了生什麼了?難道生着玩么?”

但這次更多的人是站家長:一歲小孩確實不好管,既然家長一直在儘力哄,就多一些包容吧。
“能管了的話,誰捨得自己孩子哭,自己又心疼又煩好么。”
“現在的人戾氣這麼重也是醉了,連1歲的孩子都沒法包容。”
“1歲的孩子真的管不了,真的只能哄。”
“1歲的孩子和3歲的孩子是有區別的,他們餓了困了不舒服了都只能哭,如果家長儘力哄了,真的不用這麼苛刻對待,誰都是小孩子長大的。”
“對一個一歲小孩兒重拳出擊,真的大可不必。”

視頻內容並不完整,孕事媽不做過多的評價。
但對於1歲的小寶寶來說,基本上沒有語言能力,只會叫爸爸媽媽,餓了會哭,困了會哭,尿了拉了會哭,害怕了會哭,不舒服了會哭,環境不舒服會哭,突然換環境也會哭,TA們所有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都只能用哭來表達。
如果是嬰幼兒哭鬧,如果家長們已經在儘力安撫,真的請多一些包容和忍耐。
要完全禁止嬰幼兒在高鐵上哭,這不人道,也不可能!
①
嬰兒高鐵上哭鬧、女子和媽媽對罵
“你帶個孩子就了不起”
類似上面父母和乘客之間的爭吵,經常發生。
前陣子在重慶,高鐵上兩名女子就因為孩子哭鬧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一個是懷抱幾個月嬰兒的媽媽,一個是懷胎數月的孕婦。
前排孕婦想睡覺,卻因後排小寶寶一直在耳邊哭鬧,無法入睡。

於是她對着后座帶娃的女子怒吼:別吵了別吵了,不要帶個小孩就不得了。
帶寶寶的媽媽被吼後也跟着對罵:你是個孕婦也不得了。
整個車廂里回蕩着兩人的爭吵聲,還有孩子的哭鬧聲。

這樣的新聞外媒也報道過,嬰兒飛機上哭鬧45分鐘,一男子崩潰怒罵:
“我花錢買你們的機票,那個XXX的小屁孩哭了45分鐘。”
“那個嬰兒喊了一路了。”
“那個傻x是付了你們額外的錢,你們才允許ta哭喊的嗎?”
“我才不管那些狗屁,讓孩子聲音小點,我被吵得應激了,讓那個小孩去死吧。”

雖然空姐有制止他不應對嬰兒出言不遜,但男子依舊不停,整個飛機上都是男子的怒吼聲。
最後男子在飛機到達後還拒絕下機,最終被警方帶走。

這樣的事發生了太多太多,每每發生時,評論都是兩極分化,有人覺得對小嬰兒要多一些包容,也有人覺得家長在公共場合就應該要管好孩子。
兩極分化的評論,也代表着如果處理不好嬰幼兒哭鬧,如果乘客沒辦法給到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必然是會引發爭吵。
但對於嬰幼兒來說,真的不是所有安撫都有用。
所以在公共交通上遇到孩子吵鬧時,也請分情況對待,小月齡寶寶的哭鬧和大孩子管不住的吵鬧是完全不同的。
②
對於不可控的小嬰兒哭鬧
請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因為TA們不是熊孩子,而是小嬰兒。
對於小嬰兒,TA們的所有需求都是靠哭來表達的,有時候家長的安撫,也真的不是那麼有效。
有很多媽媽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帶1歲的寶寶坐高鐵,全程都抱着孩子在廁所門口哄。”
帶1歲多的孩子坐高鐵,孩子一分鐘也安靜不下來,
幾乎全程帶着孩子在廁所門口哄的,
5小時的行程坐不到20分鐘,真的要累死了,
希望大家多點理解,小孩的哭鬧一般不是故意的,大人也儘力了。

“一個孩子從頭哭到尾,肉眼可見孩子的難受,媽媽怎麼哄都沒用,急的滿頭大汗。”

“帶着我一歲多的兒子坐飛機,飛了四十分鐘他哭了四十分鐘,是無論怎麼哄都哄不好的那種,我也很無奈,又急又氣又尷尬。”

“兒子坐高鐵一路哭,從出發站哭到終點站,怎麼哄都沒用,後來發現,是暈車,而且是暈的很厲害的那種。”

是啊,飛機和高鐵這樣高速運行的交通工具,大人乘坐時都尚且有不舒服,小孩子更甚。
有時候因為暈車或不舒服,小孩子確實是會哭鬧,而且不舒服的感覺不消失,家長也很難哄好孩子。
這時候,旁人能做的,確實只有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正如一位爸爸說的:我家小孩如果在公共場合吵鬧的話,我會覺得很愧疚,會想盡辦法阻止孩子繼續吵鬧。

但小孩子哭鬧這種事情是很玄學的,有時候不是你想管就管得了的,所以我認為重點在於家長的態度,是否有用心去管,如果真用心管了卻還是管不住,周邊人還是諒解一下吧。

沒錯,還是那句話,TA們只是小寶寶,不是熊孩子。
③
對於大一點的兒童
家長要儘可能的管好孩子!
有網友說:我討厭的不是嬰兒哭本身,而是家長一副“我有娃,你們就要忍着”的態度。

沒錯,有時候確實是家長不管不顧的態度,讓爭吵變得不可控制。
前陣子在高鐵上就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一名3歲的孩子在高鐵上大聲吵鬧,一乘客勸阻。
起初家長也是連聲道歉:“實在不好意思。”

(圖片來源:貓頭鷹視頻)
但孩子吵鬧並沒有停下來,反而一直在持續,后座乘客忍無可忍了,嚴肅地再次提醒道:“你們管管你們孩子啊,吵死了!”
結果孩子全家一家輪番上陣,孩子媽媽、奶奶、爸爸輪流着懟乘客:

“我們控制不了孩子,3歲的孩子聽不懂道理,我們已經在捂着他的嘴巴了,還叫我們怎麼辦?”
“這是大眾的高鐵,想清靜,去坐高級的去!”
“我都說了不好意思了,你這人是不是有毛病啊!你這輩子別生孩子了,生孩子得被你帶死了!”
你有沒有坐過高鐵,是第一次坐高鐵嗎?我原諒你了。”

一時間,爭吵變得無法控制,乘務員攔都攔不住。
這事當時也是引發全網熱議。
有的說“短短几分鐘,一家三代的素質都體現出來了”,也有人說女乘客過於咄咄逼人。
同為父母,小孩子會吵會鬧都能理解,但對3歲的孩子,是可以正常溝通了的。
這種情況下還管不好孩子,只能說方法沒用對。
還記得黑龍江那個用濕巾擦車廂的3歲小女孩朵朵嗎?
朵朵1歲多的時候,爸爸媽媽帶她做高鐵去旅遊,因為朵朵坐車也是愛吵鬧,父母擔心孩子吵鬧影響到他人。

(圖片來源:@白鹿視頻)
媽媽看到朵朵拿着桌子上的濕巾擦地、擦牆面,也不吵也不鬧,就鼓勵朵朵一直做下去。


媽媽說:我站在她身邊,她擦完了一塊地方,我就說‘朵朵你好棒!’越誇她越起勁兒,原以為孩子擦一會兒就會累到睡覺,沒想到她一直擦到到站。”
這個方法不僅讓朵朵安靜下來了,也讓朵朵收穫了成就感:“我誇她的時候,她的眼睛都在放光。”

據媽媽介紹:我和老公出門在外都不想讓孩子打擾別人,我們會把孩子的零食和動畫片,提前準備好。
如今朵朵3歲,只要出門乘車,媽媽都會告訴朵朵公共場所不屬於個人,假如你在睡覺時,爸爸媽媽在旁邊大喊大叫,你肯定不開心。
這樣的教育,真的很贊。
孕事媽覺得,在這件事情上,會不會爭吵都取決於家長的態度。
正如一位媽媽說的:
作為媽媽,我會在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盡我所能的讓孩子安靜下來,也會向周邊乘客誠摯道歉,請求理解。
現在孩子2歲已經明事理,很聽話。
但是嬰兒期小孩不可控,孩子哭鬧時,父母才是最着急的那一個,對此,我都會表示理解。
但如果有父母聽之任之,助紂為虐,不講理的大吵大鬧,那我不認同不理解。

沒錯,很多時候,乘客惱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的態度。
在公共交通上,要避免爭吵,真的不是天大的難事:
如果是小寶寶,家長可以提前準備一些小禮物(耳塞、糖果、便簽說明等),給前后座乘客打個預防針,這是尊重。
再根據寶寶的年齡,準備一些玩具、零食、安撫奶嘴,儘力的安撫孩子。
如果是大一點的寶寶,準備一些寶寶喜歡的玩具和零食,如果是很鬧的寶寶,也可以把寶寶抱到車廂兩頭的連接處玩,盡量不帶孩子一次次橫穿列車,影響他人休息。
等到寶寶3、4歲能溝通了,可以多給寶寶傳輸些公共場合不大聲說話、吵鬧的規矩,寶寶比我們想象的要懂事很多。

不要覺得孩子小就管不了,管不了的孩子都是方法沒用對。
最後孕事媽也希望,面對已經儘力在哄孩子的家長,大家能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理解一直道歉說對不起、努力哄孩子的家長,因為孩子哭鬧最痛苦的還是父母。
理解孩子乘車的不舒服,因為他們不是熊孩子,而是小孩子。
在當下,相互理解和配合,或許是這類事情的唯一出路!
《外網吵翻!嬰兒飛機上哭鬧45分鐘,乘客崩潰怒罵被警察帶走!有人罵他巨嬰有人封他英雄…——英國報姐》
@央視新聞 @白鹿視頻 @貓頭鷹視頻 @頭條新聞 @星視頻
#1歲寶寶高鐵哭鬧遭投訴乘客與家長對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