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帶來的是高耗電,無論空調還是冰箱,天氣越熱總是耗電量越高的。
前幾天剛剛收到一條短信▽
類似的短信,我在30天內已經收到四次了。每次收到短信,我就去充值500元電費,可最多不過10天,就又會接到同樣的通知。
沒辦法,天氣太熱,冰箱、空調的使用頻率都大大增加。不過摸了摸兜,還是決定尋找一下更節能、更健康、更舒適的“輕消暑”方法。
消暑公式1
空調+風扇
空調房裡開風扇,是最近幾年非常流行的做法。這樣做的好處有三個:
①可以加速室內空氣循環速度,讓房間里的溫度更均衡,冷氣迅速擴散;
②風扇吹出來的涼風可以降低體感溫度,這樣我們就可以把空調設定溫度適當提高一點了;
③用風扇消暑,不會像空調一樣把房間變得很陰,更不會有空調風直吹的危害。
其中“空氣循環速度快”、“調高空調溫度”,都可以達到省電的目的。
我是個比較怕冷的人,空調平時最低開到25℃。打開風扇以後,空調溫度可以調高到30℃。按照“調高一度,節能20%”的說法,這種做法能省電將近一半。
※選風扇的時候,更推薦空氣循環扇。它比普通風扇的風量更大、送風距離更遠、擺頭角度更大(除了左右擺頭以外,還能上下擺頭)。
所以空氣循環扇的時候,並不是直接對着風扇吹。而是讓風扇吹房間里的其它地方,躺在床上就能感覺到涼風陣陣。空調房裡畢竟比較陰,這種風扇會更舒適、更健康。
消暑公式2
氣泡+冰水
蘇打水大家都不陌生,喝蘇打水的好處也可以自行去搜索。不過市面上的蘇打水多是含有很多添加劑的飲料,而且一般是無氣蘇打水——口感差、不健康、價格高(350ml/2元)。
很多高端的飲品調配,都需要用到氣泡水(有氣蘇打水)。市面上也有賣的,比較少,也比較貴——350ml至少需要五六塊錢。
怎樣更方便、更便宜的獲得氣泡水呢?當然是自製啦!只需要一台氣泡水機就行了。
涼水倒進去,自動加入氣泡,瞬間就能變成氣泡水。變成氣泡水的過程中,水會迅速降溫。所以即使你倒進去的是常溫水,也能得到一杯冰水。要是直接把冰水倒進去,那喝起來就更帶勁了!
※買氣泡水機的時候,推薦選便攜式的。氣泡水機的結構不複雜,又不用插電,沒必要選台式的。便攜式只有一個瓶子和一個大號“瓶蓋”,可以裝在包里隨時享用氣泡水。選一次性氣彈的水機,用起來更方便。
消暑公式3
增壓花灑+恆溫水閥
沒有什麼比出了一身臭汗以後洗個澡更令人開心的了!但有些人洗澡都要畏首畏尾:怕費電、怕費水、怕洗到一半熱水不夠用了、怕調整水溫太麻煩。
這時候你需要兩個好東西:
首先是恆溫混水閥,也就是把花灑下面調溫的那個閥門換成恆溫的。恆溫混水閥可以直接設定出水溫度,不用調來調去。水溫過高或過低時還會自動切斷水源,避免燙傷、凍傷。
其次是增壓花灑,這東西可就厲害了——
它是通過在水裡加入氣泡(誒?又是氣泡水),讓每一根水柱都變得更粗、更沖,但實際上的水流量反而更小了。
用起來,這種細小的水流也會更加柔和,水和皮膚的接觸面積會更大。直接沖在皮膚上會讓人感覺痒痒的,就像一邊洗澡一邊有人在給你做日式SPA。
※增壓花灑的購買需要技巧,推薦買稍微貴一點的。廉價增壓花灑的增壓效果比較差不說,還非常容易堵塞。有的增壓花灑僅僅是把花灑噴頭變成了“高壓噴槍”,洗澡的時候不僅不舒服,還會把皮膚沖得生疼。
消暑公式4
老粗布涼席+重力被
洗完澡,自然是要吹着空調和風扇,喝着氣泡水再睡上一覺了。很多人夏天都會在床上使用涼席,但我個人是不太喜歡的:
竹涼席太硬不說,還會硌肉。每次睡醒,身上、臉上都是涼席的印。這樣出門,豈不是會當眾社死?
所以現在的涼席也進行了升級,比較流行的是冰絲涼席,但我還是不太喜歡——冰絲涼席很柔軟,但也很光滑。總覺得在床上躺不住,一翻身就會往一邊滑。而且萬一睡覺的時候出了點汗,那汗水和涼席混在一起,又黏又滑,十分難受。
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老粗布涼席。躺上去稍微有一點扎扎的感覺,但身下一直是乾爽透氣的。相比於直接帶來涼意的涼席,我更喜歡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
被子上,我是比較推薦重力被的。這種被子“又薄又重”你能理解嗎?它是有一定壓力壓在身上,但卻不是很熱,保暖性和夏涼被差不多。適當的壓迫感,能讓人感覺到安全感。
※買重力被的時候,不建議買雜牌。重力被裡面填充的是玻璃珠,每一片玻璃珠都需要被固定在一定範圍內。雜牌重力被用不了多久,這些玻璃珠就會散開,導致重力不均勻。購買時要根據自身體重購買,不能買太重的,免得“鬼壓床”。
小淵丨文
自攝+網絡丨圖
不視為與圖中人物建立任何商業合作關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