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探長(共1717字,閱讀約4分鐘)
最近,我的身邊很多朋友都聊起了孩子身高的話題,也有不少媽媽開始焦慮了。
根據2017年《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研報告》顯示,有一半以上的兒童沒有達到遺傳身高的標準;
有8成的孩子,身高達不到父母的預期;

而家長呢,並沒有採取積極的措施,而是等待孩子自然的長高,包括等待“晚長”而錯過最佳長個兒的時期;
對於孩子挑食、不好好吃飯、吃零食等的行為不加以控制。
還有很多家長在孩子身高的發育方面存在不少誤區,像是我的一個朋友小梅,她們兩口子身高都不低,她1米68,她愛人1米76,本以為兒子怎麼也得1米76以上呀。
結果,現在都初二了,身高只有1米7,這在男生裡面可不算高的,於是, 她現在開始着急了。

她說:“我倆的基因挺好的啊,為什麼孩子沒有遺傳呢,這麼矮。”
孩子身高的發育,既受到遺傳基因的影響,也受到生活環境和生長期的影響。
小梅後來也諮詢了醫生才知道,雖然父母的身高基因並不低,但是這麼多年,她孩子的營養卻一直不全面,這個是拖後腿的重點。

青菜吃得少,基本頓頓大魚大肉。孩子也不愛運動,雖然身材並不胖,但是脾胃虛弱,這些都會影響後期身高的增長。
家長在孩子身高的問題上,要綜合來看,不必過於焦慮和擔心,更不要拔苗助長。

以下幾個方面,父母需要重視起來。
●遺傳基因的影響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遺傳基因是如何影響孩子身高的。
人的遺傳基因決定了細胞的遺傳信息,包含了一系列影響個體生長、生殖以及天賦特質的基因。
每個人從父母那裡遺傳到的基因,是由母體和父體綜合的基因組成的,因此孩子的身高,不僅受到父母之一的影響,還受到兩者的影響。
當父母身高相似時,孩子繼承的基因也會相似,因此身高相對會比較接近。
但是父母的身高並不一定決定孩子的身高,因為每個人的基因組合都不同,所以,即使父母身高相同,孩子也有可能比父母高或者矮。

●生長發育時期的影響
在我們的身邊,有不少父母很高,但是孩子的身高卻並不理想的情況,其中一個原因也和後天生長發育的環境和生長發育時期父母的重視度有關。
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很高,孩子的基因也會很高,所以並不重視孩子後天的發育。
但是,孩子後天生長的發育對於身高也是有很大影響的。
嬰幼兒時期是孩子身高發育的關鍵期,這個時期的健康和營養狀況,對身高產生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生長激素的分泌主要集中在嬰幼兒期和青春期,因此,這兩個階段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

寶寶出生後0-6個月的身高會增長的非常迅速,能增長25-30cm左右。
而在青春期,孩子每年能增長7-12cm。
所以,在這兩個時期,父母要保證孩子的身體能夠得到充分的營養,身體的發育需要大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維生素等全方位的營養素的供給。
如果孩子一直處於營養缺乏狀態,不僅可能導致身高矮小,還可能影響免疫系統和智力發育等方面的問題。

●生活環境的影響
孩子的生活環境,也會直接和間接的影響着孩子的身高發育,如家庭條件、空氣質量、身體鍛煉等。
在周圍環境及清潔衛生條件差的地方生活,可能就會帶來一定的健康隱患了。
而空氣中的污染物對孩子的身體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會造成較大的干擾。特別是對患病或者是先天發育不良的孩子來說,情況可能會更加嚴重。
由於孩子的生活方式通常由父母負責,如果家長不注重孩子的飲食和鍛煉習慣,也會對孩子的身高發育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所以,家長在保證孩子的飲食營養之外,還要保證一定量的運動,像是打球、跑步、跳遠、跳繩等等,都對身高的增長有一定的幫助。

●其他影響因素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影響因素,如孩子的性別、年齡、身體狀況等。
比如說,男孩在青春期前後,身高增長的階段可能高峰期達到的比較晚,但是增長幅度會比較的大。
相對而言,女孩的高峰來的時間早,但是後期低峰也較長,隨着年齡的增長,身體發育停滯,身高增長的速度較慢,幅度也較低。

辣媽語錄:
影響孩子身高發育的因素還是比較多的,儘管孩子目前身高並不理想,父母也不要焦慮和擔心,做好以上幾點,還是有上升的空間的。
但是,如果孩子的身高定型了,父母也不要失望,身高並不能決定孩子的發展,讓孩子多關注內在以及自身的氣質、修養,比身高對自己的影響更深遠。
家長們,你對孩子的身高滿意嗎?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