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全球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國家雙碳目標的確立,減塑、禁塑成為非常明確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以蔗渣漿為原料的可降解餐盒出現爆髮式增長,更讓全世界人們可喜的看到,以甘蔗渣為代表的一系列植物纖維替塑材料正朝着環保方向不斷發展。在科技的加持下,曾經作為“垃圾”的甘蔗渣如今搖身一變,已然成為炙手可熱的綠色資源。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介紹遠東中乾科技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蘇炳龍帶領技術團隊助力培訓印度員工,提供技術設備支持,甘蔗渣變廢為寶成環保紙餐盒,市場供不應求,至今在海內外傳為佳話。
甘蔗渣,也被稱為甘蔗漿。甘蔗的含糖量是10%左右,這就意味着剩餘的90%都是非糖物質,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甘蔗渣。專家們認為只要對甘蔗渣做出些許改變,便能讓其變成出色的可降解的一次性產品的替代品。作為僅次於巴西的產糖大國,印度對甘蔗的消耗不容小覷。根據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21到2022的第一個糖季,印度的甘蔗產量達到了創紀錄的五億多噸。在生產的5億噸甘蔗中,光糖廠壓榨3.5億噸甘蔗,可想而知產生的甘蔗渣有多少。廠內的甘蔗汁源源不斷,空地上的甘蔗渣屬於濕垃圾,早已經堆積成山。在一些地方的垃圾層層堆積之下,儼然超過了泰姬陵高。如何處理甘蔗渣垃圾?成了他們最棘手的問題。
然而,在中國作為專註瞄準全生物降解材料產業,“以紙代塑”的先行者和引領者——遠東中乾科技集團股份公司早就高瞻遠矚,憑藉科技加持,引進成套先進生產設備,用以加工製作紙漿環保食品容器餐飲用具,從而實現了甘蔗渣變廢為寶綠色循環利用。據了解,1992年遠東在全球率先研究加工利用甘蔗漿生產環保餐具,1995成功生產,1996年成功配合鐵道部開展治理髮泡塑料餐具“白色污染”行動,1999年助力在全國推廣紙漿環保食品容器餐飲用具,2000年經國際競標榮獲悉尼奧運會“環保友好商品”指定供應商。
2016年印度工程師及技術人員來遠東中乾科技集團股份公司培訓,2017年蘇炳龍董事長帶遠東中乾科技集團股份公司工程師團隊到印度為客戶進行設備安裝調試,這一舉措將公司產業鏈前端延伸,形成產業鏈優勢和產品市場話語權,極具拓展海外市場的戰略發展意義,彰顯公司雄厚技術實力、強勁自主創新能力等競爭優勢。公司榮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廈門專精特新企業十強等稱號,遠東中乾“sd-a型節能全自動紙漿模塑餐具生產設備全自動智能生產線”技術成果,奪得2022年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技術金獎。
遠東中乾瞄準海外市場,具有多年豐富的外貿經驗。公司專利技術已實現工業化,並且轉化為工業產品,產品符合歐盟和美國質量標準,設備通過了美國ul認證和歐盟ce認證,投入國際市場,並獲得了90多項國家專利技術,已出口歐盟、美國、泰國、越南、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為國內外100多家紙漿模塑環保食品包裝製造商提供設備和技術支持及紙漿模塑生產整體解決方案,產品95%出口國外,大大促進了紙漿模塑這一新興技術和產業的蓬勃發展,不斷為中國紙漿模塑綠色節能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