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不少醫生的家,它們要麼有着超級冷靜的剋制,要麼有着處女座級別的整理方式。
今天要分享的家,屋主也是一名醫生,不僅對細節有着專業級的要求,還擁有浪漫的復古情懷。
作為一名實用主義者,過去我總認為復古多少有點「中看不中用」。但看完這個家,我願意為它撤銷對「復古風」的所有偏見。
北京朝陽 · 80㎡ · 2室 | 裝修花費 55 萬
不爆改,微調整,
滿足8大居住需求。
原戶型是個東南向的大一居,一廚一衛,主卧配套一個小書房。
除了狹長陽台(下圖左上區域)和迷你衛生間有些頭疼,戶型沒啥大缺陷。
家有一貓一狗,常住人口兩人,屋主早早就構思了自己需求清單:
需求清單:
① 充足的玄關收納 ② 臨時客房
③ 中西分廚 ④ 大島台
⑤ 衛浴三分離 ⑥ 衣帽間
⑦ 寵物娛樂空間 ⑧ 家庭影院
設計師決定對原有結構不做大改動,而是通過研究屋主的生活動線,重新規劃居住空間。分析下來,這個家需要滿足的日常動線有 4 條:
foot traffic
日常動線安排
· 玄關動線:換鞋、掛衣、行李箱收納。
· 家務動線:常用/不常用清潔設備存放。
· 寵物動線:飲食如廁位置,寵物用品收納。
· 洗衣動線:2-3次/周,保證清洗前後動線最短。
針對需求,設計師對布局做了三大調整:
① 拆除廚房部分牆體,打造餐廳+西廚區;
② 將部分書房面積分割出來,做成洗衣區;
③ 調整主卧開門位置,給獨立盥洗區創造了條件,實現三分離。
歸家的放鬆心情,
從影院級視聽盛宴開始。
客廳面積不算大,索性打造成個安全感十足的圍合式布局。
柚木圓茶几,降低視覺重心,偶爾還能當餐桌使用。沙發旁的小冰箱存放零食水果,追劇打遊戲隨手一拿,超級方便,順帶還充當了投影儀放置台。
沙發後面砌了 120mm 厚的矮牆,既能當展示台,也是臨時充電站。
窗邊兩株發財樹是裝修結束廠家送的入住禮,雖然不夠「洋氣」,奈何生長姿態太好,屋主實在難以捨棄,樹榦上包上一圈劍麻地墊,收穫倆貓抓板。
光影透過百葉,植物的影子斜射在沙發上,是溫暖又舒適的午間時光。
電視柜上的天花吊裝了一對立體音響,櫃體下方放置低音炮,外加電視柜上的迴音壁,構成整套家庭影院系統,幸福感倍增。
靠窗一側書架深度 280mm,大開本也能安放。靠餐廳一側按照常規收納盒尺寸,設計了 350mm 的深度。
100 寸的灰玻纖幕布暗藏在石膏吊頂里,幕布收起時,看不到頂部電源和裸露電線,降下來也不會擋住迴音壁。
電視櫃兩側,一邊是寵物飲水機+碗,一邊是掃拖機器人。
沿窗一側劃給了家裡兩位毛茸茸的屋主。貓碗在柜上,狗碗在地上,避免搶食;整排矮櫃收納寵物用品,柜子下方開了個貓洞直通家務間,貓咪上廁所超方便。
推開家門第一眼,
是滿滿復古情調。
入戶開門見山,正對着餐廳。島台懸挑 20cm,平時可以把餐桌推到島台下面,讓出更大活動空間。聚會時拉出餐桌,坐 6~7人不是問題。
入戶門左側是鞋櫃,層板高度可以自由調節,鞋櫃背後是冰箱。
靠牆的餐邊櫃除了餐具收納,也是水吧區。利用轉角牆面空間做了玄關收納櫃:雙開門內放外套、包包、行李箱;單開門內用來收納換季鞋類和日用品。
櫃體和牆面都用得象牙白色,色調柔和,還有點復古韻味。
島台水槽換成了台控下水,通過復古龍頭旁的按鈕來控制,無需將手伸進盆底,還安裝了垃圾處理器,將美貌的外在與嚴謹的內在充分結合。
拆掉原來廚房多餘牆體,改為西廚區,和餐廳連在一起。灰紅棕色手工磚+環氧彩砂勾縫做了半牆,木擱板用來放咖啡用具、小烤箱等等。
書房門口看向西廚區和餐廳,灰紅棕色手工磚,搭配柚木色檯面和豆綠色櫥櫃,復古耐看。
洗碗機嵌在櫥櫃里,頂部的小空間也不浪費。用宜家收納盒加上把手,DIY 了個「洗碗鹽收納盒」。
長虹玻璃門內是原來的雞肋陽台,現改造為中廚區+家務間+貓廁所。
中廚區吊櫃下做了線性燈,區別於室內 3000K 暖光,改為 4000K 冷光,還原菜品真實色澤。
水槽安排在入口處,與洗碗機僅一門之隔,櫥櫃下也為分類垃圾桶留出了空間,最大程度縮短動線。
和西廚區不同,中廚區牆面換成白色長條瓷磚,讓狹長空間視覺上更顯明亮。
學習和休息空間,
全都藏滿了復古小細節。
卧室改變開門位置後,做了個 L 形衣帽間,足夠夫婦倆使用,櫃門顏色和牆面一致,完美隱身。
床頭加了個梳妝區,柚木色梳妝桌自帶鏡子,內部儲物空間挺深,可容納大大小小的護膚品。
為了減少壓迫感,沒有選擇吊頂,用的石膏線條和燈盤,復古味兒十足。
窗邊放了個不鏽鋼衣帽架,掛睡衣很方便,底下還能放臟衣簍。沒買床頭櫃,用椅子充當也毫無違和感。
穿衣鏡中的卧室
對於屋主來說,有一個獨立的工作空間必不可少。書房牆面做了個多功能壁掛書架,層板位置可以隨意調節,非常實用。
把電腦懸掛起來,節省檯面空間,顯示器上方還增加了護眼燈。旁邊定製了一組高櫃,可作為衣櫃使用。
考慮偶爾客人來訪,在窗邊做了 15cm 的半高地台。液壓上翻櫃內收納臨時被褥,鋪上就是個臨時客房。
小家要想方便又舒適,
還真得按厘米摳。
原來的衛生間實在太小,設計師借用部分主卧空間增加了個盥洗區。浴室櫃尺寸嚴絲合縫,側面做成壁龕放常用洗漱用品,收納空間充足。
長虹玻璃門內是改造後的如廁區和淋浴區。用摺疊門,將空間利用最大化。
螺螄殼裡做道場,mini 如廁區還容納了一台貼身衣物洗衣機,盡量解放雙手。
洗衣機下方的下翻式櫃門內,暗藏了電線和水管,不外露,也方便檢修。
屋主喜歡泡澡,為了營造放鬆的氛圍,設計師在浴缸上安裝了防眩光筒燈,並增加了一條光線柔和的燈帶。
從如廁區偷出來的尺寸,不多不少,剛好塞下 1.5 米浴缸。
洗衣區設在卧室正對面(書房門口),距離主卧和衛生間都很近。考慮到偶爾夜間洗衣,特意增加櫃門,緩解噪音問題。
洗衣區上層囤貨,常用洗衣物品放在旁邊的夾縫櫃里。
這個醫生的家,和以往的案例很不一樣。倒也恰好是它的別具一格,讓我看到一個嚴肅職業背後的鮮活力量。
冷峻與可愛,這樣的「反差萌」正是一種證明——安放內心的最佳之地,不就是我們的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