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朋友聰明,空調口裝晾衣架,能晾乾衣物,又能給空調房裡加濕

2022年07月14日20:43:04 家居 1332

熱如蒸籠,用來形容這幾天的溫度真不是開玩笑,天天開着空調,真捨不得這個電費。來了朋友家,沒想到她買了個晾衣架,然後掛在空調口,一機2用,真的被她玩透了!參考圖如↓

還是朋友聰明,空調口裝晾衣架,能晾乾衣物,又能給空調房裡加濕 - 天天要聞

這裡指的是掛機哈,出風口前面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利用起來,直接懸掛個晾衣架在此,什麼T恤、內衣、毛巾等等,風呼呼吹,既不影響室內的涼爽,同時也能二次利用,衣物被吹乾,別提有舒服了,特別是那些小公寓無陽台的戶型。

還是朋友聰明,空調口裝晾衣架,能晾乾衣物,又能給空調房裡加濕 - 天天要聞

PS:衣物掛上去之前,最好甩干水分,避免弄濕地面,吹乾速度也會加倍。

還是朋友聰明,空調口裝晾衣架,能晾乾衣物,又能給空調房裡加濕 - 天天要聞

同樣的道理,冬天開空調取暖的時候,你把衣物掛放在這,暖乎乎的風對着吹,乾燥速度快,也沒啥異味,簡直可以取代“烘乾機”功能了!

還是朋友聰明,空調口裝晾衣架,能晾乾衣物,又能給空調房裡加濕 - 天天要聞

另外在空調掛機前懸掛晾衣架還有一大好處,那就是起到擋風簾的作用。特別是卧室直接對着床吹的,時間長了真的受不了。而在空調出風口前面有一排晾衣架,不僅得到降溫的目的,同時也擋住了迎面而來的冷風啊,迅速切換成“無風”模式,晚上睡覺更舒適安穩。

還是朋友聰明,空調口裝晾衣架,能晾乾衣物,又能給空調房裡加濕 - 天天要聞

能當烘乾機,也是擋風簾,沒想到小小一個晾衣架,作用這麼多!一年四季,空調不用的時候,如果你覺得這排晾衣架丑的話,可以選擇摺疊起來,下次使用的時候再安裝。

還是朋友聰明,空調口裝晾衣架,能晾乾衣物,又能給空調房裡加濕 - 天天要聞

不摺疊起來也沒關係,平時用來掛放睡衣、過夜衣也很好用啊,懸空於地面,不佔地,同時也好拿好取,真的是將每一寸空間都給利用到了極致。

還是朋友聰明,空調口裝晾衣架,能晾乾衣物,又能給空調房裡加濕 - 天天要聞

至於櫃機的話,可以放個可移動的落地衣架在前方,一些半干不幹的衣物吹吹,乾淨又清爽,靈活方便得很。(圖片來源於網絡)

還是朋友聰明,空調口裝晾衣架,能晾乾衣物,又能給空調房裡加濕 - 天天要聞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家裡真有礦,我也不敢報這個專業 - 天天要聞

家裡真有礦,我也不敢報這個專業

7月開始,各地高考志願填報陸續進入尾聲。每年夏天,如同氣溫一樣熾熱的,還有高考生們對未來生活的企盼。近幾年,我們談論冷門專業,談論天坑專業翻紅....
雲南一太太因“6米天堂鳥”火了,從一樓長到三樓,太壯觀了! - 天天要聞

雲南一太太因“6米天堂鳥”火了,從一樓長到三樓,太壯觀了!

一刷到這棵衝天而起的六米天堂鳥,心都要跳出來了!綠油油的葉片跟刷了層釉似的,硬挺挺從一樓戳到三樓,活像院子里立了座翡翠塔。咱養花人都懂,天堂鳥看着優雅,骨子裡是個“大胃王”,憋在小盆里可不行,非得有空間讓它撒歡兒長。養花這些年,我也和天堂鳥
鴨腳木是室內最好養的綠植之一! - 天天要聞

鴨腳木是室內最好養的綠植之一!

鴨腳木這貨真是綠植界的扛把子,客廳一擺,綠油油的大巴掌支棱着,比掛畫還帶勁兒。以前我也折騰過不少網紅植物,不是三天兩頭澆水累得慌,就是忘管幾天蔫頭耷腦。自從養了鴨腳木,才算明白啥叫“懶人福音”。出差十天半個月回來,它照樣精神抖擻,葉片油亮得
10款侘寂風氛圍感綠植清單|用克制美學打造高級留白空間 - 天天要聞

10款侘寂風氛圍感綠植清單|用克制美學打造高級留白空間

侘寂風這股潮流真是戳中了現代人的心窩子,忙了一天回家,誰不想推開門的瞬間就被那種安靜治癒的氛圍包裹?綠植選對了,空間立馬呼吸起來,比砸錢買高檔傢具還管用。就拿小葉簕竹來說,枝幹細得跟筆桿似的,葉子疏疏落落垂下來,往白牆邊一放,整個客廳像鋪開
同樣是60L電熱水器,1000元、3000元和6000元的產品有什麼區別? - 天天要聞

同樣是60L電熱水器,1000元、3000元和6000元的產品有什麼區別?

換過三台熱水器才明白,真不是價高就代表好用。千元機就是個大白盒子,塑料外殼粗糙得很,旋鈕調溫嘎吱響,看着就掉檔次。功率才2200W,燒60升水得等快一小時,洗澡前干著急。二級能效也費電,實際熱水輸出少得可憐,標着60L,放出來就42L左右,
莆田一小學回應“受資助學生家中裝修豪華”:拍攝於其舅舅家 - 天天要聞

莆田一小學回應“受資助學生家中裝修豪華”:拍攝於其舅舅家

近日,關於福建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暑期慰問受資助學生的圖片引發關注,網友質疑該學生家中裝修較好,裝有旋轉樓梯。7月2日,南都記者從福建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獲悉,該學生家庭確系農村低保戶,照片為現場人員用手機拍攝記錄在其舅舅家家訪慰問的場景。相關截圖。7月1日,一張北岸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