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過三台熱水器才明白,真不是價高就代表好用。
千元機就是個大白盒子,塑料外殼粗糙得很,旋鈕調溫嘎吱響,看着就掉檔次。
功率才2200W,燒60升水得等快一小時,洗澡前干著急。
二級能效也費電,實際熱水輸出少得可憐,標着60L,放出來就42L左右,一家人洗個澡得排隊等加熱。
外殼佔地方,小衛生間塞進去更憋屈,純粹圖便宜的話,勉強湊合用。
三千元的中端機才是真香機,性價比吊打兩頭。
功率提到3000W,燒水速度翻倍,半小時內搞定,不用傻等。
一級能效省電又實在,熱水輸出率80%以上,60L能放出近50L熱水,夠三口之家舒舒服服洗完。
外殼升級成奶白色拉絲面板,小屏幕顯示溫度,操作順手多了。
長度830mm不算短,但比千元機精緻不少。
電子鎂棒這類實用功能也配上了,軟化水質防結垢,省了後期清理麻煩。
錢花刀刃上,這價位該有的都有了。
六千元高端款玩的是空間和面子,但多花三千塊值不值?
先說優點:機身縮到710mm,薄了10多厘米,小衛生間裝上顯寬敞,像拆了堵牆。
外殼有灰藍粉可選,彩屏觸控高級感拉滿。
功率3300W加熱更快,一級能效熱水輸出率98%,理論熱水量高。
靜音設計不錯,卧室隔壁裝也不吵。
可缺點太明顯:花哨功能一堆坑。
手機遠程控制?
信號卡頓老掉線,馬桶後頭調個溫度還得彎腰夠屏幕,新鮮兩天就吃灰。
水質凈化和殺菌聽着高大上,但對水質好的地區就是擺設,皮膚不敏感的人用着體感沒差。
多出的功率和熱效率,洗澡混冷水時根本感覺不出,省下的錢換個智能馬桶更實在。
說到底,電熱水器核心是加熱快、省電、耐用。
千元機基礎功能都打折,純屬將就。
高端機溢價多在設計和冗餘功能上,對普通家庭沒必要。
中端三千元檔穩紮穩打,參數和體驗平衡得剛好。
裝修錢緊巴巴的,別被廣告忽悠,實用比面子重要。
下次換機,我肯定還選中間檔——省心省錢,洗澡不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