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個小戶型家庭都有一個豪宅夢,住在七八十平的房子,但是希望空間能更顯大,能滿足更多收納,也要有實現各種功能性的區劃。這就非常考驗我們對於空間布局的考量。
作為小戶型業主,我家是89平米的兩室一廳居室,南北朝向,到現在居住已有12年,房間布局和剛買的時候一樣,只是在原有基礎上刷了白牆,貼了地磚,做了地腳線,廚房和衛生間做了吊頂,傢具也全部是買的成品,算是簡裝中的簡裝。隨着居住的時間漸長,生活中各種不便也就開始出現,沒有留出足夠收納的空間,導致物品隨意擺放,看起來十分雜亂。小卧室朝陰面,光線昏暗,再加上面積較小,擺上床和書桌,空間就顯得有些逼仄。再有就是面對數十年如一日的大白牆,也有些相看兩生厭。
近期對小家的改造也提上了日程,為了不再重蹈覆轍,能一次性改造到位,我也是看了不少的相關書籍,接受了很多新知識的洗禮。在我看過的這些書中,《小家大變局》最得我心。首先本書關注的重點是小戶型,作者對於小戶型業主的那些痛點和難點有清晰的認知,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造方法,可操作性強,效果看得到。其次是作者對於家的理解我非常認同,家等於房子和人的住商,房子是家的硬件,而住商是人的軟件,軟硬件結合才是一個完整的家,作者想要傳達的不僅是如何改造房子,更是一種好的生活態度。很多人盲目追求網絡上熱捧的裝修風格,但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卻充滿了各種不便。還有很多人追求樣板間的效果,將房子裝修的富麗堂皇,卻一點沒有生活的氣氛。須知生活是自己的,我們應該選擇悅己而不是悅人,讓家成為最溫暖的港灣 ,而不是炫耀的資本。
本書基於一個真理,三個趨勢,六個階段和十八個密碼而作。這一個真理就是房子是給人住的,隨着城鎮化率增速趨緩,生育率亟待提升和老齡化率高峰將至,我們對於房子的裝修也出現了三個趨勢:顯大、實用和適老。
之所以把顯大放在第一位是因為廣大小戶型業主最大的心聲就是能讓小家在面積受限的前提下,讓小家比原來更顯大。實用永遠是業主關心的問題,畢竟房子是要用來生活的,而不是用來看的,再美觀也好,如果不能滿足生活的場景,就會被打上中看不中用的標籤。而適老是配合當下人口老齡化趨勢所作出的人性化改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個人都有父母親人,自己也終有老去的那一天,如何將房子的布局改造得更舒適,讓老人在舒適的環境中安度晚年,是每一個兒女需要考量的問題。
六個階段對應了人一生的居住需求,單身期、新婚期、育兒期、中年期、空巢期、老年期。所處不同階段對於房間布局的需求也有所不同,特別是新婚、育兒和中年這三個階段,是住宅設計的難點和重點。添丁帶來的人口增加和活動面積的需求增多,對於小戶型來說更是考驗,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讓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能夠享受最舒適的生活狀態,就需要科學的房屋布局來解決現實問題。
都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針對三個大趨勢,書中也有18個密碼針對性地解決房屋設計的難題。比如想要讓房間顯大,就不能不提到“紅尺藍尺”的概念。只需要一支紅筆,一支藍筆,一把尺子,你就可以在自家戶型圖上畫出紅尺、藍尺。紅尺指的是一套住宅面寬方向的最大視距尺寸,藍尺則代表住宅進深方向的最大視距尺寸。這兩個概念就是我們房屋顯大的關鍵。傳統戶型布局中,一套房的面寬方向最大視距,大概率位於客廳,因此紅尺等於客廳凈面寬,藍尺大多數情況下,等於客廳加上餐廳的總進深。紅尺數值大,意味樓型舒展度高,通風采光條件充裕,對於中小戶型而言,通風采光恰恰是真正的奢侈品。書中還給出了不同建築面積可以參考的紅藍尺參數對照。不論是從專業性還是操作性上來說,書中講述的東西是十分實用且有效的。
通過我們自己參與其中,改造我們的房屋,成為溫暖的新家,是一件極有意義的事情。小小的房屋盛放着家人的溫暖和美好的回憶,讓在外面奔波勞累的自己可以有一個歇息的住所,萬家燈火中有一盞是為自己而亮,幸福的生活大概就是如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