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2021年08月16日21:38:02 家居 1772

隨着國內疫情形式日漸緊張,對大家的生活多多少少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多的不說,暑假帶娃跨省旅遊必定是要取消了,畢竟一場《魅力湘西》,到現在還在持續追蹤漏網之魚。


杭州的不少學校也發出了暫停線下小隊活動的通知,至於培訓班,能不去的果斷就不去了。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不過這樣一來,新的問題也來了:暑假才堪堪過了一半,“神獸們”忽然沒處釋放過於旺盛的精力,該怎麼辦辦?


這時候,就不得不佩服那些超有預見性的娃爸娃媽們了,他們早就在家裡預備了這麼一處地方,讓孩子們在家也有自己的“小天地”。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在陽檯布置一個兒童遊戲區


19樓裝修APP認證公司:楚邦裝飾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小戶型因為空間有限,想要布置兒童互動區,常規來說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把客廳的陽台包進來,另一種就是把客廳整個做成多功能互動空間。


這家爸媽,就是在客廳的陽台上費了一番心思,打造齣兒童遊戲區,不管是顏值還是設計,都讓孩子有強烈的空間歸屬感。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客廳和陽台的交界處,用木飾面搭建出一個城堡造型,增加空間趣味性,滿足了小朋友對童話故事的憧憬。


陽台做了地台設計,可休閑可收納,一舉兩得。小樹屋的打造,讓小朋友在家也可以感受遊樂園的樂趣。這裡是孩子曬太陽、玩玩具肆意玩耍的地方。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旁邊的客廳還可以對這個小空間形成補充,用小朋友的遊戲桌替代沉重的茶几,背景牆上有電視和藏書,能滿足孩子閱讀和看動畫的需求。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把一半客廳做成「核心活動區」


19樓裝修APP用戶:@捲毛男生愛笑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房子的女主人是位老師,家裡有兩個孩子。


不管是母親的天性,還是“職業病”使然,都讓她非常重視與孩子的互動。


夫妻兩拼搏數年,在運河邊買下這套精裝大平層,拿到房子後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在家裡給孩子、給整個家庭留出一塊核心活動區。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於是她用一張沙發隔出了半個客廳,鋪上一張五彩繽紛的長絨地毯,這裡就成了一家人讀書、遊戲、玩耍的地方。


地毯旁邊的小木屋柜子,也是定製的,用的是吉林森工板材,可以存放孩子們的書本、書包、小玩具等等,培養他們自己動手收納的習慣。各種各樣的動物公仔也是定做的,小朋友非常喜歡。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自從有了這個地方,客廳的沙發幾乎已經形同虛設,兩個孩子無論看書還是遊戲,都喜歡光着腳丫到地毯上。


偶爾帶着小夥伴回家,總能得到一聲“哇”的稱讚,久而久之,樓里的小朋友都愛來這裡玩,孩子們在家也不孤單了。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給孩子留出一個多功能房


19樓裝修APP用戶:@dangsuxq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多功能房這個概念,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家庭接受,畢竟現在的孩子在家除了玩,還要被要求學習十八般武藝,有個多功能房就顯得很有必要。


新升級的奶爸@dangsuxq,早早就為女兒備好了多功能房間。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考慮到孩子現在還小,所以他把北邊的卧室做成了一個開放式的琴房,放上一個爬行墊,寶寶稍微大一點就能自己在這裡活動了。


旁邊是一個雙向柜子,可以存書、收納孩子的玩具。柜子旁做了一面黑板牆,是DIY日常驚喜的地方,或許是關於寶寶的成長,又或許是某個重要的日子,所有用心的記錄,都成了一家三口最珍貴的記憶。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等孩子再長大一點,可以來這裡練習鋼琴,也可以成為她接待朋友的專屬空間。如果配上書桌或者電腦,這裡還可以成了一處很好的學習、娛樂空間。


當然,多功能房如果配上榻榻米或者隱形床,還可以充當客卧,這就是話題外另外一說了。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任性爹媽打造專屬娛樂空間


19樓裝修APP認證公司:尚層裝飾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這樣的專屬娛樂空間,相信不僅是小朋友,家長們也定然是十分心動的,不得不酸一句,房子大就是任性。


房子總共三層,二樓幾乎都設計成了孩子的活動區。業主家9歲的兒子興趣愛好很廣泛,樂高積木、手機汽車模型、打遊戲、畫畫、架子鼓等等信手拈來。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中間區域是孩子日常自由玩耍的地方,還買了網紅款小帳篷,既能裝飾也是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最喜歡鑽的地方。


電視背景牆也是親子收納區,用來放孩子的畫作和他喜愛的各種模型。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有了這個空間,孩子自己在家也能玩很久,久而久之,這裡也成了一家三代人最喜歡呆的地方。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巧用公共區域創造“遊樂場”


19樓裝修APP用戶:@認真做事就是現在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還記得19樓裝修論壇里,有位小姐姐把樓頂的露台做成了“遊樂場”嗎?去年疫情期間不能外出,這個地方可是造福了整棟樓的小朋友們。


原房東在交房子的時候,就把露台的鑰匙一併給了她,老小區幾乎沒有遊樂設施,業主就琢磨着要給兩個孩子打造一個遊樂區。諮詢完物業後,得到的回復是:只要門不鎖,不涉及到消防安全問題和違建問題,就可以用起來。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於是她就在地上鋪了木板,周邊用不鏽鋼欄杆圍起來,再放上爬爬架、鞦韆、滑滑梯,就成了一個寬敞的戶外遊樂區。


雖然有露台的鑰匙,但是@認真做事就是現在 從沒想過要把這裡鎖起來,她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可以來這裡玩,兩個孩子能夠因此交到更多的朋友。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老師媽媽把圖書館搬回家


19樓裝修APP用戶:@燕尾蝶和三隻熊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對於家裡有大朋友的家庭來說,玩樂必定不是剛性需求了,而且私心裡說,家長們肯定希望孩子們能做點更有“長進”的事情。


這不,有位老師媽媽,裝修時就把“圖書館”搬回了家。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考慮到平時只有一家三口居住,所以136平的房子只做了兩個卧室,一個大房間做成了書房,這裡有夫妻兩多年的藏書,還有即將中考的兒子必看以及愛看的各類書籍。閑暇時間,一家三口泡在書房裡,也是一件非常溫馨的事。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這位媽媽稱自己和先生是“坑娃二人組”,為了讓兒子專註讀書,借口房子小給兒子房間全部打滿了柜子,愣是沒給裝電視機。


還把兒子房子和外面的生活陽台打通了,讓兒子隨時都能感受到“窗戶外面班主任的凝視”。



以前,房子大多數時候就是個棲身之所,而現在,房子成了家裡人相互靠近、互相溫暖的地方,“互動”空間已經成了當下家庭的剛性需求。



疫情宅在家,別人家是如何把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天天要聞


評論互動


所以,你家是怎麼做“互動空間”的?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加裝先生可領取裝修清單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修不了空調,買不到書包,關稅對美影響可能在幾個月後真正顯現 - 天天要聞

修不了空調,買不到書包,關稅對美影響可能在幾個月後真正顯現

上個月,美國宣布自5月2日起取消對中國小額包裹免稅政策。日前,美國一家物流行業數據分析平台負責人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就表示,高關稅下美國零售商從國外進口的貨物會越來越少,造成消費者可選擇的商品嚴重短缺,影響美國民眾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美國“貨運浪潮”公司首席執行官 克雷格·富勒:我認為一些大型零售商,...
24萬餘元買的原木傢具貨不對板,消費者起訴獲賠73萬元 - 天天要聞

24萬餘元買的原木傢具貨不對板,消費者起訴獲賠73萬元

00:15華聲在線4月30日訊(文/視頻 全媒體記者 虢燦 通訊員 蔣志強 胡海鵬)花了24萬餘元購買全套傢具,合同約定全部使用桃花心木原木,不能使用其他木材,收貨時卻發現傢具的輔材、面板使用了其他木材,買家認為家居館涉嫌欺詐,起訴到法院要求“退一賠三”。近日,衡陽市蒸湘區人民法院判決,賣家退貨退款並賠償73.14萬元...
中年斷舍離:一場精神的二次發育 - 天天要聞

中年斷舍離:一場精神的二次發育

在東京銀座的精品店裡,我遇見了42歲的山田女士。她正專註地擦拭着僅有的三支口紅,這個動作持續了整整十分鐘。當得知她曾是奢侈品櫃姐時,這個場景的隱喻意義突然顯現——原來真正的精緻,始於對物的敬畏而非佔有。神經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35-55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