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定律:一個新崛起的國家必然會威脅從前的世界霸主,而曾經的世界霸主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和既得利益必然會發起戰爭,新舊霸主相爭,世界將會處於巨大的災難之中。
英國與荷蘭就是修昔底德口中的新舊霸主。
在英國與荷蘭的發展歷程中,他們已經走過了百年的鬥爭。
作為世界早期的霸主,英國與荷蘭的勢力變化見證着首次世界霸權的更迭。
暴風驟雨前的蓄勢待發
17世紀上半葉,荷蘭率先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完善的政治制度。
在國家安定的情況下,荷蘭的經濟迅速發展,與此同時,荷蘭國家內部的成品大量堆積,而勞動力與資源卻處於緊缺的狀態。
自此,荷蘭開始了海外擴張、海外貿易的道路。
彼時的荷蘭究竟有着怎樣的國力呢?根據歷史資料的記載,荷蘭擁有商業貿易的船隻1.6萬隻,僅僅一個國家就佔據了世界商船的3/4。
與其他國家的海上貿易的勢力相比,荷蘭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彼時的荷蘭是世界海上貿易的壟斷者,荷蘭人的足跡遍布世界的五個大洲。
17世紀的荷蘭被人們稱之為海上馬車夫,那是整個荷蘭發展歷史中最光輝的時刻。
1649年,克倫威爾成為了英國的領導者。
上台之後,克倫威爾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通過戰爭統一了英國境內,一個和平的發展環境由此誕生。
與此同時,克倫威爾政府重整海軍,英國海上軍隊的戰艦都安裝了60-80門炮彈,戰鬥力極強。
英國在各個新興的國家中迅速崛起,英國人開始瘋狂擴張殖民地,海上貿易也隨之發展。
如果說荷蘭的海上馬車夫稱號是他們的頂峰,那麼英國的日不落帝國稱號便是頂峰中的巔峰。
老牌海上強國荷蘭壟斷着世界的海上貿易,然而新海上強國英國的海外擴張與發展海上貿易的要求卻十分迫切。
英國與荷蘭之間的矛盾十分尖銳,雙方戰爭一觸即發。
水火不容的海上霸主
1651年,英國頒布了《航海條例》,條例規定荷蘭不能參與英國的海上貿易往來,荷蘭損失巨大。
1952年,荷蘭與英國的海上艦隊爆發了第一次激烈的衝突。
初次發生正面衝突,戰爭雙方都處於相互試探的階段,因此這次衝突並沒有引起極大的戰火。
1652年7月,英國突然下令封鎖了多佛爾海峽,荷蘭與外界的聯繫也被切斷。
英國的這個舉動徹底激怒了荷蘭,為了讓商船出海,荷蘭派遣了艦隊先行打開缺口。
8月26日,荷蘭的商船已經逼近英吉利海峽,此時40艘英國軍艦出動,在海面上雙方分列兩側,戰爭一觸即發。
荷蘭軍艦數量較多,戰鬥力極強,他們巧妙地運用海上戰爭策略,成功地衝出英吉利海峽。
此次阻擊失敗讓英國海上軍隊提高了警惕,英國人在英吉利海峽附近增強了兵力,他們日夜巡邏,監視着荷蘭的一舉一動。
1653年,荷蘭商船進行貿易途經波特蘭,70隻英國戰艦突然出現,隨後展開猛烈的攻勢。護送商船的80隻荷蘭戰艦不甘示弱,立即展開反攻。
雙方戰況激烈,一時之間難以分出勝負。
三天之後,荷蘭衝破英國的封鎖駛離波特蘭,但是波特蘭被英國控制,荷蘭的海上貿易又減少了一條線路。
英國的圍追堵截給荷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商船無法進行貿易,荷蘭國內經濟已經停滯。
長期的軍事對峙讓荷蘭人民疲憊不堪,如果無法突破目前的束縛,荷蘭只有死路一條。
1653年,荷蘭派遣104艘軍艦聯合衝破英國的封鎖,然而英國戰艦數量較多,裝備先進,因此荷蘭漸漸落於下風。
荷蘭眼看大事不妙急忙退回淺海海域,英國戰艦體型較大無法追擊,本次戰爭告一段落。
荷蘭軍隊休整之後再次發動反攻,英國艦隊也使出渾身解數,8月10日,荷蘭艦隊領導者在交戰中身亡,荷蘭瞬時方寸大亂,他們節節敗退,大勢已去。
1654年,荷蘭已經無力對抗英國,他們與英國簽署了合同,支付巨額戰爭賠款。英國海上霸主的地位初步確立。
1664年,英國成功取得了荷蘭在北美和非洲的殖民地。
1665年,荷蘭與英國再次激戰,他們奪回了被英國搶走的部分殖民地,卻在不久之後被迫拱手讓人。
1666年,為了阻止英國的發展,法國、丹麥、荷蘭等結成同盟向英國發起攻擊。
1667年,盟軍進入泰晤士河向英國首都倫敦發起總攻,英國被迫做出讓步,與荷蘭和談,轉讓了部分海上貿易的權利。
1672年,英國、法國結成同盟對荷蘭發起攻擊,荷蘭孤軍奮戰,勢力減弱。
然而在此後的兩年,英法聯盟為了各自的利益隔閡漸大,他們的戰鬥力也大大削弱。1674年,雙方簽訂停戰協議,海上恢復了平靜。
1688年,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的英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英國和荷蘭進行了第三次大型戰爭,英國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1780年,英國再次發起戰爭,荷蘭早已無力抵擋,徹底交出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自此,持續了百年的英荷戰爭落下帷幕。
百年的英荷戰爭,其中不僅涉及到國家的經濟利益,更涉及到兩個國家的尊嚴以及整個世界的形勢。
首先,英國與荷蘭的戰爭結果決定了世界霸權身歸何處。作為一個老牌的海上霸主,荷蘭原本對海上貿易有着絕對的掌控力。
然而隨着英國的發展,世界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有實力才能真正讓人信服。
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也為了守護自己的明天與未來,雙方只能拼盡全力。
其次,英荷戰爭也反映了人間百態。
英國與荷蘭是英荷戰爭的主力,可是其中依舊有其他國家的參與。
然而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中,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英荷戰爭不僅僅只是簡單的戰爭對抗,更涉及國家陣營與國際關係等方方面面,於世界而言,英荷戰爭是一個大型的修羅場。
世界形勢的變化我們無法預測,而強大的綜合國力卻是我們未曾改變的目標。
百年英荷戰爭意義深刻,從霸權更迭的歷史中,我們能夠獲得更多的經驗。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