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的美國經濟大蕭條是美國歷史上史無前例的經濟大危機,這場危機有多慘呢?拋開銀行和企業倒閉這些明面上的數據之外,全美非正常的死亡人數高達700多萬,他們大部分人都是死於自殺,要麼長期營養不良、酗酒以及沒錢治病等等,可以說持續十年的經濟大危機讓美國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甚至一度富有的中產積極們都紮根蹲在街頭賣蘋果,當然危機之中也有各種暴富的機會,可以說一邊窮困潦倒,一邊富得流油,可以說非常魔幻。
大蕭條時期街頭西裝筆挺等待工作的人
經濟危機前的生活
1929年10月29日的黑色星期二之前,美國人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他們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享受着無與倫比的資本主義全盛式的生活,當時美國經濟高速發展,各種減免的賦稅政策,無數的摩天大樓拔地而起,汽車行業、電影行業、餐飲行業蓬勃發展,美國人也習慣於分期付款,這在當時是一種時尚。
大蕭條前的美國街頭
得益於各種豐厚的物質,當時普通民眾家裡有各種汽車、摩托車、電冰箱、收音機、浴缸等等,甚至中產階級的標配都以穿皮草、住別墅、家裡有兩輛車以及夏季和冬季各來一次長途旅行,這聽起來是不是很不錯?當然要是沒有黑色星期二,這樣的日子肯定會令人滿意。
眾多的車輛導致街頭擁堵
經濟危機大爆發
1929年10月29日這一天,股指狂跌40%,很多股民受不了直接跳樓了,伴隨着股市的狂跌,美國經濟危機徹底爆發,並且開啟了長達十年的大蕭條的時代。
棚戶區的兒童
大蕭條來臨後,僅僅初期就有5000家銀行倒閉,8萬多家企業破產,直接導致1400萬工人失業,由於東西賣不出去,農民也流離失所,被迫湧入城市討生活,這期間,很多人因為沒錢,被迫搬出了原來的大房子,原先的汽車、家電、外出吃飯等生活一下子都沒了。
100美元賣出豪車
很多人都擠在一家小屋子裡居住,幾個孩子睡在一張床上,甚至輪流吃飯,畢竟食物不夠,只能一三五或者二四六大家錯開吃飯,這還是好的,更多人連房子都沒有,即便是一天30美分的廉價床位也負擔不起,直接住在自己搭的棚戶區或者收容所里。
搭的帳篷生活
而原先光鮮亮麗的中產階級們收入也大幅度縮水,這些銀行家、律師、醫生、工程師等精英階層收入直接縮水60%以上,甚至有的還挨家挨戶乞討生活。
所有的一切化為泡影
大蕭條的生活
超高的失業率
大蕭條最可怕的就是沒有工作,1932年的時候美國超過25%的失業率,許多人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去各個職業介紹所里去排隊等待工作,雖然介紹所不一定有工作,但是除了排隊也沒有其他辦法,因此很多人都集會遊行,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即便是每周一美元的工作他們都干。
街頭等待工作
為什麼這麼渴求工作?畢竟經濟繁榮的時候,他們貸款買了房子和車子,並且十倍的槓桿去股票市場,導致自己的卡里餘額都不足三位數,還要養活一大家子人,然而他們曾經工作的公司卻在大蕭條後紛紛倒閉,之前體面瀟洒的他們不得不靠救濟金度日,當然只是杯水車薪,曾經的銀行家半夜乞討要飯,精英作家們在排隊領麵包的人群里,工廠老闆只能靠撿一些不要的爛肉和蔬菜回去,這些事情數不勝數。
排隊領取麵包
當時150萬的美國中年男子被迫拋棄家庭,他們的老婆和孩子被迫淪為乞丐,曾經自詡為天之驕子的他們如今淪落到乞討的地步,極大的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因此很多人沉迷於酒精或者走上犯罪道路,徹底在大蕭條中迷失自我。
為父親找工作的孩子
不得已的自救
畢竟工作真的找不到,一些機智的人開始搭順風車去各地流浪,畢竟蕭條歸蕭條,美國的鐵路還是非常發達的,當時很多貨運火車上有很多失業的人偷偷的爬上去,坐在火車頂上全美國跑,每到了一個新地方,這些人就下車,到處晃悠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如果找不到就繼續流浪、乞討甚至偷東西。
堪比今天印度人
一旦這個地方混不下去了,他們繼續爬上火車繼續流浪,直到下一個地點繼續這樣混下去,有時候火車開着開着,他們又繞回到了老家,發現老家人繼續靠着一點點救濟金活命,然後繼續爬火車走。
當然一些極端的人會給自己買保險,然後直接自殺,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靠保險賠償金活下去,這樣乾的人還是很多,出門之後再也沒有回去,當然這種方式讓保險公司很難生存,因此他們直接使出各種惡劣的手段拒絕給賠償金。
到處找工作的人
至於中產階級,他們直接去賣蘋果了,雖然美國的蘋果豐收,但因為沒錢賣不出去,他們直接把這些蘋果以極低的價格賣給失業的人,這些失業的人稍微提價再賣出去賺點差價,因此一些體面的中產階級不肯領救濟金和乞討,都去賣蘋果了,一時間,美國大街小巷都是穿着西裝的賣蘋果的人。
到處流浪的人
總體來說,大蕭條時期對原本的窮人影響不大,本來就窮,反正領救濟金,只是變少了而已,而富有的人也不在意,受到影響不大,因此遭受最大傷害的就是這些中產階級們。
大蕭條時期的機遇
酒販子們的起飛
當然大蕭條時期並不是每個行業都蕭條,至少酒販子們不會,早在1920年的時候,美國頒布禁酒令,禁止美國製造、銷售和運輸酒類,但是對於喝酒喝習慣的人來說,沒有酒比沒命更難受,因此不喝酒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大蕭條時期,大家只能靠一點酒來麻醉自己。
禁酒令前的美國
因此這個時候,私自釀酒的和酒販子們賺得盆滿缽滿,除了酒販子,還有香煙,酒類可以麻醉自己,香煙可以給人愉悅感,今朝有酒今朝醉,能喝點和抽點是難得的拋開煩惱的時候,因此大蕭條時代,酒販子們賺了大錢,甚至因為禁酒令還不要交稅,一下子誕生了很多酒販子富豪。
禁酒令期間倒酒
快速發展的電影行業
除了麻醉自己的酒精和香煙之外,感官刺激的電影行業也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時期,一場電影可以讓大家幻想自己是主角,實現自己所有的夢想,暫時忘卻現在的痛苦,因此再大蕭條時期,電影行業的發展的同時還湧現了一批優秀的電影和電影人,以卓別林代表的喜劇是大家喜歡的類型,當然還有《亂世佳人》和《金剛》等劃時代的電影。
卓別林
當然除了電影和酒精香煙行業之外,女性廉價物品比如口紅、尼龍襪等等也特別賺錢,即便是大蕭條時期,愛美還是女人不變的追求,但是因為沒錢,只能購買低廉的口紅和尼龍襪,因此這一時期口紅和尼龍襪行業得到了爆發,除此之外,和電影一樣的文學創作行業也得到了發展,並且帶動了圖書館的發展,公共圖書館成為當時窮人的俱樂部,畢竟可以隨便看書、打瞌睡等等,還是不錯的地方。
亂世佳人
值得一提的是,可口可樂公司雖然也經歷大蕭條,但是低廉的價格和偏甜的口味受到很多人的歡迎,至此迎來可口可樂百年的輝煌發展。
走出大蕭條時期
1933年,羅斯福上台後推行新政,靠新政和企業的努力,暫時讓大蕭條遏制住,但是真正讓美國走出大蕭條的確是因為二戰的爆發,二戰爆發後,戰爭機器的啟動讓美國經濟煥發出全新的生機,很多男人都被徵召入伍,女人們直接進入工廠,所有人都開始為戰爭服務,最終讓美國徹底走出大蕭條時代。
羅斯福
所以戰爭是很多國家走出經濟危機和轉移國內矛盾的不二手段,所有的戰爭的發起都是為了掠奪資源,而戰爭是一場非常消耗資源的事情,因此一旦戰爭開啟,需求大增,供給就來了,流動起來了,企業也會增添生機,當然戰爭總歸有輸贏,輸了的只能倒地被其他國家瓜分,當然挺過這一次後,必然還有下一次,因此戰爭永遠不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