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病總是時好時壞,腰間盤的老毛病仍舊只是緩解,沒有徹底治癒的時候,問他什麼原因造成的,正是當初在部隊當兵留下的,這不覺讓他回憶起那段時光。
父親20歲響應號召,去崑崙神仙灣哨所當兵,至今已經過去30多年了,他至今仍然記得那裡的一草一木,家裡的紀念冊和戰友照片放滿了他的書桌。
眾所周知,神仙灣哨所位於喀喇崑崙山脈中段、新疆皮山縣境內。
這裡最大海拔高度為5380米,是高原上的高原。
年平均氣溫低於零度,晝夜最大溫差30多度。
冬季長達6個多月,一年裡17米/秒以上大風天佔了一半,空氣中的含氧量不到平地的一半,而紫外線強度卻高出一半。被成為生命禁區。
半個多世紀前,為防止外來侵略,維護國家領土完整,人民解放軍在喀喇崑崙的神仙灣設立了哨卡。
那是一個離天空很近、離家人很遠的地方,那裡也是一個離使命很近、離繁華很遠的地方。
這裡的邊防戰士們大多都有高原反應,需要必備氧氣機。但是他們主動去吸氧的卻很少,因為他們要克服高原反應,儘早的不攜帶任何氧氣設備去執行巡邏任務。戰士們的手,耳朵,臉一年四季都有凍傷的疤痂。
長年駐守在哨卡執勤的人,你很難想象他們的艱苦,既要不怕高原反應和惡劣自然環境對身體的嚴重損害,又要以哨卡為家,完成站崗、巡邏、訓練、施工等各項任務。
父親總提及那“喀喇崑崙精神”,以“海拔高鬥志更高,缺氧不缺精神”的革命意志,在寸草不生、藏羚羊都呆不住的地方紮下了根、站穩了腳,圓滿完成邊防執勤和軍事訓練任務,向祖國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海拔最高的答卷。
雖然是極為枯燥的日常,但是,卻充滿了傳奇色彩。高聳入雲的皚皚雪山,蜿蜒崎嶇的雲中天路,執勤途中的千難萬險,這裡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書寫着奉獻二字。而點位上飄揚的五星紅旗,一直是父輩心中永恆的精神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