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央提出幹部年輕化號召,老幹部紛紛退居二線或者離休。
1982年,不少高級幹部、將領到中顧委履職,王平也被選為中顧委員。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人家到中顧委已經不在一線任職,而他擔任總後勤部政委。
1983年,76歲的王平深感工作力不從心,按照他的年齡也應該早些退下來安享晚年了。可他正式向軍委副主席兼秘書長的楊尚昆提出:希望退出總後勤班子!得到回復:不要着急!
王平又向鄧小平、薄一波、總政部主任余秋里提出要退下來。鄧主席回復:管好大事,小事可以不管。
如今退下來難,與1973年要求工作,卻一直賦閑的他,形成鮮明對比。
新中國成立後,王平先在總參任職,後調任到志願軍擔任政委。1958年,志願軍撤離朝鮮後,搭檔楊勇調任北京軍區司令員,而王平調任南京軍事學院政委,接替鍾期光的職務。
在南京軍事學院工作8年之久,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運動,讓他很不敏感,理解不了,處於被動狀態。當運動轟轟烈烈展開後,他正好率領代表團到羅馬尼亞訪問,認為這都是地方的事情,軍事學院的工作按照軍委的具體部署安排。
當回到學院後,大字報貼滿牆,掛滿院子。10月,學院接到命令停止軍隊院校黨委領導的命令,即日起中斷學院各級黨委對大運動的領導。從此,各級黨委陷入癱瘓。院長張震、政委王平開始受到衝擊。
兩派奪權後,要爭取張震、王平支持他們,如果不支持就是圍攻、批鬥。張震在被監禁起來,半夜上廁所被人勒住脖子,從院牆的裡面拖到外面,當初暈死過去,多虧命大,否則後果不堪想象。
王平的日子也沒有好到哪,十二指腸入院,因造反派的搗亂無法手術,最終在強制干預下才做手術。手術後身體需要恢復,可並沒有給他休息的時間,從醫院拉出來批鬥,扣上三反分子的帽子。後來,又給他羅列七八十條罪名,受到監禁。
直到1972年,因為家屬寫申訴信,他的情況被周總理得知,才得以解放出來。雖然不受監禁,可也並不是完全自由,去哪裡都要彙報,等待最後的結論,然後分配工作。
可前後等1年也沒有消息,最終還是坐不住到北京見葉帥幫助。因為葉帥主持軍隊工作,把事情交給總政部處理,經過一番談話後,並沒得到實質性的回復。在北京小住幾個月,見到不少昔日的老戰友、老部下。
離開北京前,還特意去看我鄧小平。當時的鄧小平負責國務院工作,身兼總參謀長。他談了自己的情況,說到:難道要求工作過分嗎?鄧回復說:要求工作是你的權力,沒有罪。直到1975年,王平才恢復工作。
在炮兵幹了4個月,調任武漢軍區,1977年調任總後勤部政委。
1982年,中顧委成立後,他被選為委員。此時的他已經75歲,比起很多老幹部來說,年紀都大不少。既然已經成為顧問,也就沒有畢業在總後勤部佔位置了,索性退下來吧,自己身體也確實扛不到太多的工作量。
沒想到,退下來也很難,楊尚昆希望他不要着急,組織上會妥當安排他。鄧小平對他的能力也非常認可,先後在炮兵、武漢軍區、總後勤部抓撥亂反正工作,取得不錯成績。總後勤部還需要他這位老將安定,為此讓他抓大放小。1985年時,中央才同意他的退休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