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到底是被迫謀反還是早有異心?

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因不滿意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於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發動靖難之役,歷經四年的戰爭,最終攻下帝都應天府,殺死建文帝(史料稱建文帝下落不明),自己登上帝位,史稱明成祖,號稱永樂大帝

後人說朱棣是早有異心,一早就在暗中為這一天做準備,只不過藉著清君側的名義進行篡位而已,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明史記載,朱元璋當初封自己的兒子們,一共分封了25個藩王,可當朱棣起兵反抗時,當初朱元璋堅持分封的其他藩王居然多持觀望態度,說明什麼呢?說明其他諸侯王也是深深不滿,只是沒有實力和勇氣起兵反抗而已。

而朱棣常年處於北方邊疆,無數次和元朝部隊作戰,在朱元璋的皇子當中無疑是韜略最高的,朱元璋在世時,還可以壓製得主。作為皇太孫的朱允炆,又怎麼會是朱棣的對手?

如果朱允炆等朱棣去世後,再行使削藩政策,估計歷史就會改寫。

朱棣本來就不服朱允炆,如果朱允炆能善待朱棣,那麼做叔叔的肯定不會起兵纂權奪位,只是朱允炆分不清形勢,亂作為,最終逼朱棣起兵,結果把自己給搭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