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臨終前曹叡留下遺詔,命權臣司馬懿輔佐年少的曹芳即位。司馬懿乃一代梟雄,更是三國時期的野心家、陰謀家,他權傾朝野,繼而架空曹氏,為其後代篡奪曹魏政權奠定了政治基礎。
公元266年2月8日,身為撫軍大將軍的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曹奐軟弱無能只得讓出帝位,司馬炎旋即稱帝,定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其後,司馬炎定都洛陽,大封宗室為王,史稱其為晉武帝。
司馬炎晚年生活奢侈腐化,沉溺女色,後宮妃嬪女子過萬,他擇女侍寢的方式非常奇葩,在歷史上留下了“羊車望性”的軼事典故,不但令其晚節不保,還造成了國運衰退之源。
輕鬆登上開國皇帝之位的晉武帝司馬炎
晉武帝司馬炎,魏室權臣司馬懿之孫,河內溫縣人,是晉朝的開國皇帝。古往今來,許多開國皇帝都是或歷經半生拚死搏殺、或通過長達數載的運籌帷幄,最終才建章立制,成立了新的王朝政權。
而司馬炎卻生來命好,他身為魏室權臣的爺爺司馬懿早就為子孫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讓司馬家族擁有了絕對的朝堂話語權和軍事實力。
等到司馬炎成為魏室朝臣,野心難抑的他在下定了謀朝篡位的決心後,輕輕鬆鬆地就逼迫魏元帝曹奐交出了皇位。
當初司馬炎做晉國世子時,其父司馬昭聽人說已故蓩亭侯楊炳之女楊艷聰明漂亮、端莊賢淑、擅長書法,還很有貴及鳳儀的面相,所以司馬昭就替長子司馬炎求娶了楊艷為世子妃。
楊艷是典型的美女加才女,她嫁給司馬炎後,很快就憑藉其聰慧大氣、姿容艷麗的特質而博得了司馬炎的寵信,楊艷婚後不久就生下了長子司馬軌,為司馬家族誕育了傳家子嗣。
楊艷母憑子貴,又有寵愛加身,司馬炎開國建制之後就立即冊封了楊艷為皇后。與此同時,司馬炎還冊封了原本在世子府中侍奉自己的妾室沈氏為美人、妾室趙氏為夫人。
司馬炎初登皇位之時,為了定國安邦,他率先躬親節儉、任人唯賢、廣開言路,一心想要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興盛發達。
可是後來,大概是因為他的江山和皇權來得實在太容易了,所以他基本沒有承受過治國理政方面的壓力。
漸漸地,在略顯空虛的皇帝生涯中,晉武帝司馬炎開始變得荒誕起來——司馬炎在世55年,而他生命中最後的10年卻是醉生夢死、縱情聲色、荒淫無度的10年。
起初尚算明君的晉武帝司馬炎卻成了中國歷史上老婆最多的皇帝
司馬炎稱帝後,後宮女眷寥寥,不免需要擴充三宮六院,以令皇室開枝散葉、多育子嗣,而皇后楊艷的危機感也就隨之而來。
司馬炎還是比較尊重皇后楊艷的,楊艷一共生育了3子3女,皇后的根基自然比較穩固,但凡司馬炎要增納後宮妃嬪,都會先同皇后楊艷商量。
一次,司馬炎欲將朝臣卞藩那美麗婀娜的女兒納入後宮,門庭高貴的卞氏家族就是曹操的卞夫人一族,一直以來族內屢出宗室皇后的親眷,皇后楊艷害怕卞藩的女兒入宮後會牢牢佔據聖寵,就說:卞藩三世皆為後族,他的女兒怎可屈居於宮掖卑位呢!司馬炎聞言知道皇后不喜歡此女,就只好作罷。
公元280年初春,晉武帝蓄積力量,向吳國的軍隊發起了總攻,揮師直指建業,吳國末帝孫皓昏聵無能,將士與其離心離德,大多選擇了繳械投降,吳軍節節敗退,最終強勢的晉軍獲得全勝,晉武帝司馬炎成功滅吳,統一了華夏。
吞併吳國後,司馬炎聞聽吳地女子頗具江南風情、多數都柔美異常,於是就下令擄掠了吳國宮掖中的全部女子,將幾千名女子全都充入了晉廷後宮。
一開始,這些嬌柔的女子還算符合聖意,但她們多數都不算是青春妙齡,新鮮感不足,短短兩三年後,司馬炎就對她們失去了興趣。
後來,身為皇帝的司馬炎實在難以忍受後宮的寡淡寂寥,便下令要在全國範圍內廣納後宮妃嬪女眷。
儘管歷朝歷代的帝王都會發起幾番選秀活動,可司馬炎的做法卻比較過分——他選秀的範圍遍及全國,而且無論官吏士族還是村野莽夫,只要家中有適齡未婚的閨中女子,一律停止婚嫁,全都要向地方官員呈交家中女子的詳細情況,然後等待篩選結果。
皇宮選秀,身為後宮之首的楊皇后自然負責全程把關,為了儘力排除日後有機會能和自己爭寵的女人,皇后楊艷在選秀的過程中也使用了自己的“小手段”:她深知皇帝尤為喜歡面容嬌艷、身材嬌小玲瓏的女子,就故意淘汰掉這樣的備選女子,只挑那些看起來乖順、體態欣長、姿色尚可的女子充實宮掖。
經過幾番擇選挑試之後,司馬炎最終擇納了5000餘名女子進入後宮,再加上此前他從吳國末帝孫皓的宮掖中搶掠來的幾千名妃嬪宮婦,他就擁有了中國歷史上最龐大的後宮規模。
宮中的可待皇帝恩寵的女子人數過萬,其中,朝臣司徒李胤、武將胡奮、太僕臧權、廷尉諸葛沖的妹妹、女兒等一些來自名門大族的女子位居三夫人九嬪的行列,而其餘女子則大多沒有封號。
留下“羊車望幸”的典故,令晉武帝司馬炎晚節不保
無數美人近在咫尺,步入中年後的晉武帝司馬炎就開始了耽迷女色、荒淫無度的生活。後宮美女超過了萬人,就算司馬炎每天挑選1名美女侍寢陪伴,總共也要花上30多年的時間才可以。
除了熟悉的20多位妃嬪,司馬炎根本就不知道其餘的老婆究竟誰好看誰多姿,因此,每天要選哪位美女飲酒作樂、陪同侍寢就成了晉武帝最鬧心的事。
不久,司馬炎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命匠人製造了一輛輦車,由3隻羊兒拉車,司馬炎則獨坐於車上,任由羊兒拉着他在滿是美人的宮苑裡走動,羊車在那個地方停下,司馬炎就在哪裡寵幸後宮佳麗。
用這個方法確實免除了晉武帝挑選美人的痛苦,但有些聰明的美人就更加心急,因為如果那羊車終日不停在自己門口,就意味着自己可能終生都無法獲寵承恩。於是,一些機靈的美人就想出了辦法。
她們事先將嫩草和竹葉插在自己的門口,並撒一些鹽水在門前的地上,羊兒喜歡舔舐鹽味,也喜歡吃些嫩竹青草,如此一來,只要羊車能夠停下,門內的美人就能等到皇帝的到來。後來,這個史實就成了留載於汗青中的軼事典故“羊車望幸”,頗具諷刺意味。
司馬炎即位之初創下的“太康繁榮”的確締造了西晉繁盛發達的經濟基礎和綜合國力,但隨着晉武帝司馬炎開始沉溺於女色,他在朝政和治國方面就漸漸鬆弛了下來,西晉的朝臣和貴族看到皇帝帶頭過着豪奢腐化的生活,也都開始競相效仿,他們縱情聲色犬馬、恣意奢侈浪費,使得西晉的社會風氣日漸頹敗。
公元290年,55歲的晉武帝最終還是被美色掏空了身子,藥石無靈,病死在宮中。晉武帝蠢鈍無能的次子司馬衷繼承帝位,後來還攤上位頑蠻兇惡、操縱皇權的丑後賈南風,西晉無能的新帝和新後昏庸至極、臭名昭著,最終導致了晉朝發生了“八王之亂”。
晉武帝司馬炎在位20多年,他為政初期銳意改革、納諫任賢,但後來卻奢腐墮落、賣官鬻爵、荒淫無度,因此前明後暗,是史學家對其最客觀的評價。
總而言之,帝王淫縱、昏聵、奢靡和暴虐是歷朝歷代國祚長久之大忌,只可惜司馬炎沒能意識到這一點,才讓他輕鬆得到的平順盛世很快就走向了下坡路,實在叫人扼腕嘆息。
只可惜司馬炎沒能意識到這一點,才讓他輕鬆得到的平順盛世很快就走向了下坡路,實在叫人扼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