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的獨裁,法國大革命雅各賓派專政——法國簡史

法國大革命深刻地改變了法國歷史進程,法國由封建時代進入近現代的民主共和,從君主獨裁到君主立憲再到民主共和,從傳統農業國向工業強國轉變,更為重要的是使得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群眾心中,使得即使法國大革命一波三折(拿破崙政變、波旁王朝復辟、革命果實篡奪......),法國人民仍然能夠不斷地革命,最終將法國乃至歐洲近現代革命推向高潮

上期內容我們講了在法國大革命後,君主立憲派、吉倫特派相繼執政,他們的歷史功績使得肯定,但是所犯錯誤也不能遮掩(不犯錯也不會被推翻吶),當歷史將重任交給雅各賓派的時候,法國又是怎樣的情形呢?本期內容就來講講法國大革命時期雅各賓派執政下的法國

雅各賓派

雅各賓派是法國大革命時期參加雅各賓俱樂部的激進派政治團體。這個團體對於傳播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立下了汗馬功勞,甚至日後一度成為了掌控整個法國的派別。雅各賓俱樂部最早在爆發前就有早期組織(不成熟),大革命爆發後雅各賓俱樂部一時間成為了“革命者”的聚集地,因此人數眾多(並且日後法國政壇叱吒風雲的人物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出自雅各賓俱樂部)

雅各賓俱樂部

後來雅各賓俱樂部逐步集中化,形成了雅各賓派(當然在日後革命當中,由於政見不同也分裂出去一些派別,比如當時君主立憲派就從雅各賓俱樂部分裂出去另組斐揚俱樂部)雅各賓派主要領導人有羅伯斯庇爾、丹東、馬拉、聖茹斯特等。在法國大革命中出現的眾多革命團體中,雅各賓俱樂部是唯一的全國性組織,擁有數千地方組織,因此在歷次革命當中都能看見雅各賓派的活躍身影。

雅各賓派代表人物

雅各賓派的成員中以小業主最多(今天的話說就是小資和小老闆啊),也包括許多富有的資產者。它的激進主張,得到無套褲漢的擁護(這個感覺就像共和派當中的左翼,而吉倫特派就很想右翼。事實上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往往越是底層人民組成的政黨、派別越是激進,越是靠近上層的越是溫和。因為我們知道資產階級是有先天的軟弱性的,而廣大無產階級勞動群眾是最具革命性抗爭性的。這也好理解,比如那些企業家衣食不愁,對錢都沒有興趣了,剩下的可不就是求安求穩了唄;窮人連一日三餐都要發愁,巴不得打土豪分田地呢。再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當資產階級受到統治階級的壓迫時候他們就跟無產階級一樣想要去反抗謀求自己利益或者自保,而當資產階級篡奪革命果實成為了統治階級上面再也沒有其他人壓着他們的時候,他們就容易蛻變成原來壓迫的統治階級從而喪失革命性,而無產階級還是無產被壓迫,因此資產階級具有軟弱性,無產階級最具鬥爭性。換句話說資產階級落魄了就變成無產階級就有了革命性;資產階級發跡了變成統治階級就喪失了革命性;無產階級發跡了變成資產階級或者統治階級照樣喪失革命性。當然總是有例外的,咱看看馬克思、恩格斯,看看列寧同志等等,這些人無論處於什麼階級都為人民着想,因此這些人我們稱之為革命家,值得我們稱頌。像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領導人們,尤其是第一代領導核心,都是這樣的革命家們。)

雅各賓派專政

當吉倫特時期的吉倫特派政府對內無法順應民心、對外無法穩定歐洲局勢,雅各賓派就和許多群眾再次掀起革命,推翻了吉倫特派的統治,建立起雅各賓派專政

雅各賓派專政後,首先就是解決吉倫特派的叛亂。要知道即使同樣是持共和主張的兩個黨派,涉及到最高執政權的時候照樣能劍拔弩張,拼個你死我活,為什麼?權力誘惑太大了(當然還有一個層面就是兩邊都認為自己執政能讓國家更好發展,對方執政就是誤國誤民)因此吉倫特派在巴黎失勢之後就在各地煽動叛亂(啊這,難道是得不到就毀掉?)雅各賓派專政後首先就是平等叛亂(當然平定完以後就是對吉倫特派大清算,雅各賓派清算時候製造大量冤假錯案,基本上就是以公謀私,藉此除去競爭對手和仇人、政敵)

當然雅各賓派能成功上位的原因就是得到了廣大窮苦人民的支持,因此上台後也作出了許多“惠民”政策,比如1793年6月3日—7月17日頒布3個土地法令,使大批農民得到土地。6月24日公布《1793年憲法》(這是法國第一部共和制的民主憲法,但是由於戰爭未能實施。7月,改組並加強作為臨時政府機關的救國委員會,並把投機商人處決(這也就是吉倫特派失敗的直接誘因,廣大群眾最迫切需要就是解決物價飛漲的問題,而當時物價飛漲幾乎全是投機商人搞出來的,而吉倫特派非但沒有嚴加打擊,甚至還參與了,最終失去民心,而雅各賓派就完全相反,直接處決投機商人,簡單粗暴)。10月底,他們把吉倫特派及其支持者斬首,包括布里索、羅蘭夫人、科黛,美國革命家托馬斯·潘恩也被捕入獄(這就是雅各賓派恐怖政策的起源,對吉倫特派的打擊後來發展成了剷除異己,就像蘇聯曾經的“大清洗”、美國當初的“麥卡錫主義”)。

反法聯盟

1793年底—1794年初將外國干涉軍(主要就是在吉倫特當權期間,歐洲由於害怕法國大革命蔓延而組成的反法軍隊)全部趕出國土,國內的叛亂也基本平息。但是這一切的代價就是雅各賓派專政時期的恐怖政策,簡單來說就是雅各賓派立足未穩,內有叛亂、外有干涉軍,是不是還有投機商和保皇黨分子搗亂,於是雅各賓派實行“緊急政策”,也就是相當於戰時戒嚴一樣的,像什麼宵禁啊,強制徵兵征物資之類的,這樣的做法可以使得短時間集中整個國家的力量解決問題,但是這僅僅只是臨時性政策,長此以往必出動亂

恐怖統治

到了1794年3—4月雅各賓內部開始了激烈的鬥爭(包括內部領導人在緊急政策當中進行獨裁而產生爭議、包括政治理念的不同,還有其他各種原因)。最終雅各賓派趨於孤立(事實上此時羅伯斯庇爾已經成為了法國實際上的“國王”,進行獨裁統治),人民也開始反對恐怖政策(獨裁統治導致革命熱情高漲的群眾極力反對,於是獨裁的雅各賓派就實行恐怖政策,依靠高壓和恐怖來維持)。

雅各賓派的失敗

雅各賓專政時期的實際最高領導人是羅伯斯庇爾。1794年6月4日,國民公會全體代表一致推舉羅伯斯庇爾為主席。而實際上羅伯斯庇爾是一個毀譽參半的人物,在他的早期他是革命家,在歷次革命過程中發光發熱,立下汗馬功勞,逐步成為了革命者心中的領袖,到了20世紀20年代他的聲望名聲達到了頂點。但是後期的羅伯斯庇爾卻在歷史上成為了另一種樣子

羅伯斯庇爾

1793年7月13日,馬拉被吉倫特派支持者、沒落貴族夏洛蒂·科黛暗殺。26日公民公會授權公安委員會逮捕可疑分子。27日羅伯斯庇爾參加公安委員會,改組革命法庭,簡化審判程序,實行雅各賓專政(換句話說就是此時雅各賓派不但行政,還涉足審批、軍事等方面)後來以革命的恐怖政策懲罰罪犯和革命的叛徒,史稱“恐怖統治”,據估計雅各賓專政時期共有3-5萬人被處死(其中多數都是冤假錯案和量刑過重審判不公)。加上此時羅伯斯庇爾已經成為了實際雅各賓派領導人,也就是法國領導人,於是個人野心和權力慾望無限膨脹,逐步走向個人獨裁

羅伯斯庇爾

事實上羅伯斯庇爾的經歷在近現代歷史能找出諸多相似者,比如隔壁英國的克倫威爾,就是前期對革命有功,後期憑藉聲望控制國家演變成民主政體下的獨裁專政;還有中華民國的袁世凱(當然袁世凱是竊取革命果實,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區別的),以及後來的蔣介石(蔣介石在孫中山先生在世時期對革命還是有功的,至少在北伐戰爭過程中他在軍事上立有戰功,這也是他日後政治崛起的資本,當然了蔣介石只能說偽裝得好,他一開始就仇視共產黨,仇視工農,他打軍閥只是為了自己利益,為了自己取代軍閥成為新軍閥,當然跟舊軍閥的割據比起來,蔣介石力求統一中國這點是好一些的,但是他至始至終也沒有實際統一過中國,只是名義統一,看看他統治時期的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西北三馬、晉系閻錫山等等等等,哪個是聽他的?)

羅伯斯庇爾被推上斷頭台

因此羅伯斯庇爾在後期越獨裁,反對聲音就越大,到了後來雅各賓派內部都反對他了,當然了他也不手軟(當初處死曾經國王路易十六就是他的手筆),即使對雅各賓派內部他也是心狠手辣直接一鍋端,因此雅各賓派專政末期的群眾和雅各賓派內部都反對,最終推翻了雅各賓派的專政統治

熱月政變

7月,國民公會中反羅伯斯庇爾獨裁的力量組成熱月黨,於1794年7月27日(法國新曆共和二年熱月9日)發動熱月政變推翻羅伯斯庇爾並將他斬首(羅伯斯庇爾的功過至今仍是法國歷史爭議的一個焦點)。此後雅各賓派專政結束,法國進入了熱月黨人統治時期

小結

法國大革命歷經君主立憲派、吉倫特派、雅各賓派,終於進入了熱月黨人的時期,那麼熱月黨人統治下的法國又是怎樣的光景呢?拿破崙又是怎樣崛起的呢?此後的法國何去何從呢?敬請期待下期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