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蓬萊吳佩孚,是民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愛國者、中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非常善於用兵,富於韜略,軍事才能在當世中國武人中首屈一指,有“常勝將軍”之名。
參與直皖戰爭、直奉戰爭、北伐戰爭,官至直魯豫兩湖巡閱使、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是直系軍閥首領曹錕的第一戰將和智囊,帶領直系在多次軍閥混戰中獲勝,被稱為“20世紀最有可能統一中國的人”。
在吳佩孚出生的那一天,吳可成做夢夢到民族英雄戚繼光到他家裡拜訪,這令一向崇拜抗倭名將的吳可成興奮不已。由於戚繼光字佩玉,因此,當二兒子降生之後,吳可成為他取名佩孚,取字子玉。
吳佩孚兄長吳道孚早夭,因而吳佩孚成了家中的老大,下有一弟吳文孚。吳可成教子極嚴,1880年,剛滿六歲的吳佩孚便被父親送進了私塾。
吳佩孚天生聰明,學東西很快。家中沒有供他學習的書房,吳母張氏便找來一塊大木板,放在小店旁邊的大石磨上,做成了一個簡易書桌,讓吳佩孚騎在磨脖子上念書。雖置身喧鬧中,但吳佩孚總能靜心背誦功課,專心致志,格外受先生器重,往來的街坊鄰居也都誇讚不已。
在這種學習條件下,入學三年後,吳佩孚就已經可以開篇做文章了,到1886年,他已經念完了四書五經。
1890年,吳可成因病去世,14歲的吳佩孚與母親和幼弟相依為命,家境漸寒。為減輕家中負擔,吳佩孚到蓬萊水師營當學兵,一個月有二兩四錢銀子的月餉。
吳佩孚年紀輕輕就可自食其力,賺錢養家,而且還拜入了蓬萊有名的老師李丕森門下,令許多人刮目相看。
吳佩孚十五歲時就有人不斷上門提親,唯母命是從的他與當地一王姓小姐訂了親。但王家姑娘過門三年就因病去世了,吳佩孚盡心儘力地辦了妻子的喪事,將她葬入了吳家祖墳。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吳佩孚高中登州府丙申科第三名秀才。可惜的是,就在這一年,鴉片荼毒,全國遍地都是煙館,而吳佩孚也染上了鴉片。
當時,開煙館的都是當地有錢有勢的人,其中有一個叫翁欽生的富商,更是與官府勾結,橫行霸道。
有一次,吳佩孚煙癮發作,但煙館裡人滿為患,吳佩孚耐不住煙癮,不管不顧地跑進了翁欽生的雅間,要求借翁欽生的地方過煙癮,不料被翁轟出。
懷恨在心的吳佩孚加入當地一個窮而無賴的不第秀才團“九虎”,在翁家老太太過大壽的時候,吳佩孚與其他九個混混借唱戲之名,混進劇場,對來賀壽的女眷做盡醜態,嚇得女眷們滿場竄逃。
翁家氣憤不已,聯合官府,革去了吳佩孚的秀才功名,並發布了追捕令。吳佩孚避禍外逃至北京,以寫春聯、卜卦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