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上牌桌,女性故事才算真正開始

2025年05月23日04:30:09 歷史 9701

許多國產劇還“獨立女性”的標籤下靠金句和漂亮場景女性成長雞湯時,親愛的仇敵終於切到女性故事最重要的問題——權力

女性成長為了什麼?為了證明自己可以兼顧職場和家庭?為了證明自己“值得”一段好的愛情?為了活成優質人類範本?

誰要那些!是否在人生關鍵場域擁有同等的權力,才是女性故事真正應該關注的重心。

女性上牌桌,女性故事才算真正開始 - 天天要聞

戀愛、家庭、職場,女性是只能被挑選、被規定、被安排、被洗腦、被撫慰,還是終於有了去掉“被“字的權力?這是打開這部的正確方式。

劇中沒有手撕渣男的爽感,沒有職場逆襲的童話,取而代之的是三位女性在婚姻、職場與生活縫隙中近乎狼狽的掙扎。

凱西陳妍希飾)鉑金包上殘留着丈夫情人的香水味,羅曼高葉飾)的高跟鞋在霸總的公寓台階上踩碎自尊,鍾傾城萬鵬飾)演員夢在資本遊戲一再被碾成玻璃渣——這些不體面的細節,恰恰構成了該劇最鋒利的刀刃:它拒絕用“成長”粉飾“權力”的血腥味,而是將女性生存的困境攤開在手術台上,讓觀眾看清每一道傷口。

許多大女主劇慣用“黑化”作為權力覺醒的開關,彷彿女性只需塗上紅唇,就能在bgm中登上權力王座。但親愛的,哪有那麼容易?

女性上牌桌,女性故事才算真正開始 - 天天要聞

所有的改變,第一件事就是放棄。貴婦要做好放棄養尊處優的準備;一再為愛情動容的人,要放棄最有性張力的“天坑”;而做演員夢的姑娘需要對抗一路的糖衣炮彈,什麼榜一大哥,什麼導演,什麼投資人,統統都不沾身。

劇中女性爭奪的從來不是虛幻的“女王冠冕”,而是具體而微的生存空間——鍾傾城拒絕被投資人包養,陳凱西為孩子撫養權打離婚大戰,羅曼在相親對象面前偽裝自己這些充滿市井氣的算計,解構了精英主義的女性神話,讓權力博弈顯露出粗糲的真相

這部劇對婚姻與愛情的解構堪稱殘忍。陳凱西的豪門婚姻像一金絲籠,丈夫的每一次出軌都是對她“妻子”身份的公開處刑。她不是不知道情人的存在,卻要精心扮演“體面的正宮”,明明當初嫁給的是愛情,卻不得不進入一場場永不停歇的攻防戰——丈夫那身懷六甲的情人就住在隔壁小區,而自己還要作為他精美玩偶替他糊弄世人。

女性上牌桌,女性故事才算真正開始 - 天天要聞

更耐人尋味的是羅曼的“技術流愛情”。她曾費盡心機搶奪優質相親對象,只為證明自己值得,卻在這“優質”中感受到情感的荒漠——一個人可以想念你,同時驅逐你;可以享受你,卻不在意你。是品味、聰明等所謂優質的條件重要,還是一顆不計較的真誠的心重要?

主創將婚戀背後的權力本質展示得一清二楚——誰制定規則,誰掌控資源,誰就擁有定義幸福的話語權。可以解脫嗎?當然可以,那就是不玩他們這套權力的遊戲

女性上牌桌,女性故事才算真正開始 - 天天要聞

在職場敘事中,鍾傾城在劇組遭遇的不僅是資歷歧視,還有各種風刀霜劍你以為你可以憑自身實力獲得一些成就時,總有小人作祟。哪有一帆風順,只有步步為營。

而凸顯這些難,甚至難堪的現實,意義善莫大,因為對於更多沉睡的女性而言,撕開溫情的面紗尤為重要。

別誤會,我並不是在鼓吹權力至上,只是你要明白溫情是一種選擇,而不是天然的贈予。看透現實之後保持清醒善意。

但是,是的,我要說但是。儘管劇作在權力書寫上足夠鋒利,卻在女性關係的建構上顯露疲態雖然片名叫《親愛的仇敵》,但三位主角的糾葛始終浮於表面:陳凱西與羅曼從“塑料姐妹”到聯手抗敵的轉變始終顯得空泛,鍾傾城與其他兩人的交集更像是編劇強行捏合的故事線。當她們舉杯結盟時,觀眾記住的仍是那些零散的衝突,而非命運共同體的共鳴。

女性上牌桌,女性故事才算真正開始 - 天天要聞

相較而言,《我的天才女友》以貧民窟的血與淚黏合女性情誼,《親愛的仇敵》卻讓三位女主活在不同的價值維度:一個困於階層,一個執念婚姻,一個追逐事業。她們更像被編劇放置在權力棋盤上的棋子,而非血肉相連的共生體——沒有同根生,哪裡來的共悲鳴?

另外,即便在權力解構之路,它也沒走到盡頭。當三位女性最終聯手組成 “復仇者聯盟”,看似是女性主義的勝利,其實卻因為簡化而落入另一種套路—它將系統性問題歸結為個別男性的道德缺陷,用打倒“渣男”替代了更深邃的思考。消滅一條惡龍可以祛除幻想嗎?屠龍少年為何變成惡龍?此處落空便失去了故事的深意。

如果它可以往下更一層,如《使女的故事》般展現制度的絞殺,或如《致命女人》般揭露暴力的循環,那麼《親愛的仇敵》撕開的就不只是權力博弈那層窗戶紙

女性上牌桌,女性故事才算真正開始 - 天天要聞

但我依然覺得《親愛的仇敵》價值陳凱西在孤獨的深夜邊做瑜伽邊落淚,看見羅曼在完美的霸總懷裡覺得孤獨,這些瞬間正是當代女性不滿於被寵愛、被恩賜、被挑選的證明。

或許真正的女性主義劇作,不需要完美的主角或熱血的逆襲,它只需要誠實地展現。而《親愛的仇敵》至少做到了這一點:它用她們的傷痛照見了我們,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孤獨。

陳陌

責編 陳玲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末帶娃有多野?後爸讓孩子摸炸彈的生死考量 - 天天要聞

清末帶娃有多野?後爸讓孩子摸炸彈的生死考量

在動蕩不安的歷史長河裡,總有些瞬間讓人過目難忘。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中,朱亞文扮演的吳天白,就上演了一幕令人心驚的場景——他竟然讓年幼的繼子吳不顧觸摸炸彈。這看似荒唐的舉動,背後卻是清末革命者在生死邊緣的艱難抉擇。吳天白的革命生涯,從一開
重溫“人民軍隊進城第一課” - 天天要聞

重溫“人民軍隊進城第一課”

來源:解放軍報·中國軍號記者踏訪我軍解放上海前夕“丹陽整訓”故地——重溫“人民軍隊進城第一課”■本報記者 費士廷 賴瑜鴻江蘇省鎮江軍分區組織民兵在上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活動。楊建軍攝初夏時節,江南古城丹陽,草長鶯飛,魚翔淺底。人民廣場正北,林立高樓間,一座德式建築頗引人注目。這裡,是...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25):遼西兵團的事,我知道 - 天天要聞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25):遼西兵團的事,我知道

第1小組的自覺氣氛正濃,不料被前來求援的范漢傑給一下子“攪黃”了,原來,前來上課的一個歷史講師,在錦州戰役的時候,是解放軍的一個戰地記者,解放後到北京一所大學裡當上了現代史講師,在和范漢傑課間交流的時候,問了范漢傑這樣的一個問題。
突發訃告!程立逝世 - 天天要聞

突發訃告!程立逝世

​據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發布的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的享局級離休幹部、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病理生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程立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7日11時45分在中山醫院逝世,享年99歲。程立1927年2月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1946年4月至1949年5月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華東白求恩醫學院...
埃及最恥辱的一仗:六天被以色列打垮,納賽爾總統崩潰 - 天天要聞

埃及最恥辱的一仗:六天被以色列打垮,納賽爾總統崩潰

地跨亞非二洲的埃及,一直是北非、中東地區的大國,特別是納賽爾總統時期,埃及的國際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儼然已經成為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核心。然而就在納賽爾總統的威望如日中天的時候,以色列卻僅用六天就將埃及徹底打敗。
AI時代,導師如何做好學術引路人 - 天天要聞

AI時代,導師如何做好學術引路人

人機協同生成 每逢畢業季,無數學生和導師都會為畢業論文傾注心血。在這個AI浪潮席捲全球的時代,科研範式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面對新形勢,導師群體既面臨重大挑戰,也迎來全新機遇。唯有主動擁抱AI技術,持續更新知識儲備、調整指導方式,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需求的優秀人才。 首先要看到,本科生與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存在...
中美互降關稅後 歐盟對美國更硬氣了 - 天天要聞

中美互降關稅後 歐盟對美國更硬氣了

5月21日,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班夫,七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正式舉行,加拿大財長(右二)和央行行長(左二)同歐洲央行行長(左三)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合影。視覺中國供圖 繼英國和中國分別與美國就關稅問題進行貿易談判並達成協議後,歐盟也於日前正式與美國展開了關於關稅問題的貿易談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龔炯在接...
與風沙賽跑,搶救千年土遺址 - 天天要聞

與風沙賽跑,搶救千年土遺址

2025年3月,崔凱團隊成員在陝西定邊磚井堡調查風雪對修復效果的影響。受訪者供圖 風有形狀。 在西北荒原上,土遺址受狂風、沙塵暴無數次撞擊,風沙合謀把它們悄然蠶食出底部空腔,最後失去支撐,便轟然傾塌成歷史的殘章;在東部海隅,咸澀的海風在夯土表面覆蓋一層結晶,日日剜割着土體的筋骨,致其一寸寸坍縮。 我國土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