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猛將武力的六個第一:呂布很強,典韋也不弱,甘寧和趙雲上榜

2020年07月06日13:36:10 歷史 1538

衡量一員猛將的武力如何人們往往用大戰多少回合來作簡單和直接的比較,其實這種單純的對比並不全面,今天就從馬戰、步戰、水戰、箭術、力量、突圍能力等多個方面說一說三國猛將武力的六個第一:呂布很強,典韋也不弱,甘寧和趙雲上榜。

三國猛將武力的六個第一:呂布很強,典韋也不弱,甘寧和趙雲上榜 - 天天要聞

馬戰第一:呂布

說呂布的武力三國第一其實說的是呂布的馬戰第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有赤兔馬的呂布如虎添翼打遍三國無敵手: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和濮陽之戰典韋、許褚等六大猛將圍攻呂布一人,試問三國除了呂布還有誰能有此驕人戰績?呂布馬戰第一實至名歸。

三國猛將武力的六個第一:呂布很強,典韋也不弱,甘寧和趙雲上榜 - 天天要聞

步戰第一:典韋

“馬上呂布,馬下典韋”,這句順口溜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典韋在演義中除了大戰許褚數百回合以及圍攻呂布之外,最值得一說的就是他的兩場步戰:一次是濮陽之戰從呂布大軍的重圍之中硬是步戰殺出一條血路,呂布八健將中的郝萌、曹性、成廉、宋憲四人以馬戰對典韋步戰都奈何不了他。

另外一次就是宛城之戰在兵器被盜的情形下典韋死守寨門,以步戰擋住了張綉馬軍、步軍和弓箭手連續不斷的攻擊,最終為曹操出逃爭取了時間,自己卻戰死沙場。

三國猛將武力的六個第一:呂布很強,典韋也不弱,甘寧和趙雲上榜 - 天天要聞

水戰第一:甘寧

三國時期水戰最強的是江東水軍和荊州水軍,江東諸將大部分水戰都很出色,有些甚至就是水賊出身比如甘寧、周泰和蔣欽,而其中水戰單兵能力最強的當屬東吳悍將甘寧:甘寧年少之時就以錦帆賊的名號名動江湖,水戰自然無人可及。

三國猛將武力的六個第一:呂布很強,典韋也不弱,甘寧和趙雲上榜 - 天天要聞

箭術第一:呂布

三國演義中神箭手不少,不過最厲害的當屬呂布和黃忠,那麼兩人誰才是三國第一神箭手呢?可以以呂布轅門射戟和黃忠長沙之戰箭射關羽盔纓根做個對比:呂布一百五十步也就是至少200米以上射中戟小枝,這麼遠的距離呂布就這麼隨手一射,箭術堪稱爐火純青。

黃忠射中關羽盔纓根也很厲害,但是距離最多也就幾十米,相對而言還是呂布的箭術更厲害一點。

三國猛將武力的六個第一:呂布很強,典韋也不弱,甘寧和趙雲上榜 - 天天要聞

力量第一:典韋

三國眾多猛將中大力士其實也不少比如70歲還能拉三石弓的黃忠,能拽着兩頭牛的尾巴倒退百步的許褚,但是力量最強悍的可能還是典韋。

演義中對典韋的力氣有過具體的描述:

“忽見帳下大旗為風所吹,岌岌欲倒,眾軍士挾持不定;韋下馬,喝退眾軍,一手執定旗杆,立於風中,嵬然不動。”

眾軍士至少也得十個人吧,大風中十個人都扶不住的大旗,典韋一人輕鬆搞定,這個力量比許褚和黃忠還是要強那麼一點。

三國猛將武力的六個第一:呂布很強,典韋也不弱,甘寧和趙雲上榜 - 天天要聞

突圍第一:趙雲

呂布馬戰雖然厲害,但是突圍能力卻比不上趙雲,演義中趙雲至少有兩次出色的突圍:一次是長坂坡之戰七進七出曹操大營,殺了幾個來回救回阿斗並突圍而出;另外一次是漢水之戰突入重圍救出黃忠,連張郃、徐晃都不敢上前迎戰。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演義中典韋雖然缺乏和猛將之間的單挑戰績,不過卻能在步戰和力量方面稱雄,位居第三也有一定道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千古第一賢后:馬秀英——她用大愛溫暖了一個暴戾的王朝 - 天天要聞

千古第一賢后:馬秀英——她用大愛溫暖了一個暴戾的王朝

(一)亂世孤女,遇一生摯愛時間: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 地點:濠州(今安徽鳳陽) 人物:馬秀英、朱元璋、郭子興 宿州富商之女馬秀英,自幼喪母,父親因仇殺逃亡,臨行前將她託付給紅巾軍領袖郭子興。郭子興視她如己出,教她讀書明理,但她拒絕纏足
湛江為什麼叫湛江?這事兒得從頭說起!》 - 天天要聞

湛江為什麼叫湛江?這事兒得從頭說起!》

今天咱來嘮嘮湛江這名字的來歷。別看現在湛江是個濱海大都市,無敵海景刷爆朋友圈,但它的名字居然跟“江”沒啥直接關係!是不是覺得離譜?別急,聽我慢慢給你捋清楚。一、名字的由來先說個冷知識,湛江這個地方,在古代並不叫“湛江”,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 天天要聞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1971年,陝西乾縣兩位普通村民在田間勞作時無意間挖出一個奇異石像頭像。而這不起眼的一鋤,竟成為破解千年未解之謎的關鍵線索——武則天陵墓前六十一尊無頭石像的秘密。乾陵,一座合葬唐高宗與武則天的皇陵,歷經千年風雨與盜墓者輪番“進攻”,卻始終無
逃台國民黨高級將領:大多晚景凄涼,窮苦潦倒 - 天天要聞

逃台國民黨高級將領:大多晚景凄涼,窮苦潦倒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讓國民黨政權徹底失去了大陸的控制權,隨之而來的,是大批國民黨高級將領跟隨蔣介石撤往台灣。那時候,誰也沒想到,這個島嶼會成為他們後半生的舞台,更沒想到,許多曾經風光無限的將領,到了晚年卻過得那麼艱難。
書香傳家——徐門景孺人的家族傳承故事 - 天天要聞

書香傳家——徐門景孺人的家族傳承故事

根據《大橋徐氏族譜》記載,景孺人生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是大橋徐氏徐達三的原配妻子。她的父親是雍正元年恩科舉人景麟祥,叔父是康熙五十二年恩科進士景考祥,表兄則是乾隆年間進士、候選知縣景鴻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