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親美的蒙古國總統恩赫巴亞爾,為啥突然跑路韓國?

2025年06月11日20:32:07 歷史 1773

從文化才子到政壇大佬:恩赫巴亞爾的崛起之路

1980年,恩赫巴亞爾從蘇聯莫斯科高爾基文學院畢業,俄語、英語都玩得溜,還翻譯了不少蒙古史詩。後來,他回國後投身政治,1992年就當上了文化部長。那時候,蒙古國剛從蘇聯的陰影里走出來,恩赫巴亞爾忙着保護傳統文化,搞了不少項目。

2014年,親美的蒙古國總統恩赫巴亞爾,為啥突然跑路韓國? - 天天要聞

不過,文化部長只是個起點。1996年,他爬上了蒙古人民革命黨(簡稱人革黨)的高位上,帶着這個老牌政黨在1997年的地方選舉中翻了身,把人革黨的氣勢重新拉了起來。到了2000年,他更進一步,當上了蒙古國總理,開始掌舵國家大事。2005年,他直接當選總統,成了蒙古國歷史上第一個集總理、議長、總統三職於一身的人。

當總統那幾年,恩赫巴亞爾的風格特別明顯——親美。他特別熱衷於跟西方國家搞合作,尤其是美國。2005年,他高調接待了美國總統小布什來訪,還簽了個2.85億美元的《千年挑戰契約》,說是用來改善蒙古國的基礎設施和教育。

有人覺得他太向西方靠攏了,把中俄這兩個鄰居晾在一邊,導致蒙古國在國際上有點“站不穩”。再加上他當總統時,國內經濟也沒啥大起色,老百姓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支持率慢慢就下來了。

2014年,親美的蒙古國總統恩赫巴亞爾,為啥突然跑路韓國? - 天天要聞

2009年,他競選沒成功,總統生涯算是告一段落。可這人顯然不甘心就這麼退出江湖,2012年還想捲土重來,結果卻栽了個大跟頭,直接被抓了。

腐敗指控下的“跑路”選擇:為啥是韓國?

他下台後沒多久,就被指控涉嫌腐敗,罪名包括把國有資產偷偷轉給家人、挪用捐給寺院的電視設備、還用政府飛機把自己的自傳運到韓國賣錢。2012年4月,他被蒙古國警方逮捕,掀起了軒然大波。

恩赫巴亞爾當然不服氣,說這是政治迫害,擺明了是新上台的民主黨想搞他。他還搞了16天的絕食抗議,弄得國際社會都關注起來。2013年,因為健康問題,他被赦免放了出來,但政治生涯基本算是毀了。

出來之後,他也沒消停,依然覺得自己是被冤枉的,還想東山再起。可那時候的蒙古國政壇已經變了天,民主黨掌權,他這種老派人物處境越來越艱難。

2014年,親美的蒙古國總統恩赫巴亞爾,為啥突然跑路韓國? - 天天要聞

到了2014年10月,韓國媒體突然爆料,恩赫巴亞爾帶着全家去了韓國,還拿到了韓國國籍。人革黨的人趕緊出來澄清,說他只是去韓國治病,沒啥政治目的。可韓國那邊報道得有鼻子有眼,說他全家都入了籍,明顯不只是治病那麼簡單。

那他為啥選韓國呢?得從幾個方面看。首先,健康確實是個大問題。16天的絕食抗議,他的身體估計早就垮了。蒙古國的醫療條件有限,治大病得靠國外,韓國正好有頂尖的醫療技術,離得還不遠,是個不錯的選擇。

其次,政治壓力肯定跑不了。民主黨上台後,反腐搞得風風火火,恩赫巴亞爾覺得自己隨時可能再被抓,待在國內太危險。韓國跟蒙古國關係一直不錯,經濟上也有不少合作,他當總統時沒少跟韓國打交道,關係網早就鋪好了。

再說了,韓國雖然是美國的小弟,但在東亞的地緣政治里也算有點獨立性,不像去美國那麼高調,容易讓人抓住把柄。加上韓國的法律體系相對穩定,生活條件也好,對他這種需要“避風頭”的人來說,確實是個安全的落腳點。

2014年,親美的蒙古國總統恩赫巴亞爾,為啥突然跑路韓國? - 天天要聞

中蒙關係的新篇章,恩赫巴亞爾跑路後的餘波

恩赫巴亞爾跑路韓國,還給蒙古國政壇和中蒙關係帶來了不小的震動。

2016年大選,人革黨重新上台,新領導人明顯更傾向於跟中俄搞好關係。這時候,我國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中蒙兩國貿易額蹭蹭上漲,基礎設施合作也越來越密切,像“一帶一路”這樣的項目,讓兩國關係進入了新階段。

2014年,親美的蒙古國總統恩赫巴亞爾,為啥突然跑路韓國? - 天天要聞

恩赫巴亞爾跑路也讓蒙古國的形象有點尷尬。作為一個夾在中俄之間的小國,蒙古國一直想在國際上刷存在感,靠着民主化吸引西方注意。可這回,一個前總統跑了,還拿了外國國籍,外界難免會懷疑蒙古國的政治穩定性和司法水平。

我國跟蒙古國是山水相連的鄰居,經濟上互補性很強。過去幾年,兩國在能源、礦產、基建上的合作越來越多,民間交流也熱乎起來了。

我國得保持定力,繼續推動跟蒙古國的務實合作,別讓外部勢力鑽了空子。畢竟,穩定繁榮的鄰居,才是最大的利好

2014年,親美的蒙古國總統恩赫巴亞爾,為啥突然跑路韓國? - 天天要聞

恩赫巴亞爾年輕時靠才華上位,後來靠手腕掌權,最後卻因為腐敗和政治鬥爭落魄異鄉。蒙古國這些年在民主化路上跌跌撞撞,既想靠西方,又離不開中俄,日子過得挺糾結。

恩赫巴亞爾跑路雖然是個插曲,但也讓中蒙關係有了新機會。

2014年,親美的蒙古國總統恩赫巴亞爾,為啥突然跑路韓國?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太平天國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太平天國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作為中國歷史上規模空前的農民戰爭,其破壞性與複雜性毋庸置疑。然而,在沉重的代價背後,它對中國近代社會轉型產生了不可忽視的深遠影響。
地震不斷 日本吐噶喇列島部分島民離島避難 - 天天要聞

地震不斷 日本吐噶喇列島部分島民離島避難

自6月21日以來,位於日本西南部的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及其附近海域地震活動頻繁,截至7月3日已累計監測到上千次有感地震。吐噶喇列島惡石島的部分島民4日上午乘船前往島外避難。 據日本廣播協會4....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 天天要聞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我對小鵬的智駕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國一,行業最強!”7月3日,何小鵬在G7發布會上語驚四座,直接攤牌了。但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何小鵬又定了一個“規矩”——2000TOPS算力,以後就是20萬車的標配。通俗一點說,就是以後友商如果沒有2000TOPS,就別再腆着臉吹智駕了。所以G7發布會主題被命名為“跨時代”,而且幾乎全程對標...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近日一段貴州榕江搶險一線的視頻讓無數網友淚目這個背影被稱為巷道里的“中國脊樑”這名只留下背影的戰士被找到了!他叫馬東昇是武警貴州總隊的一名戰士7月1日武警貴州總隊官兵深入貴州榕江縣城的小區、巷道清淤排障馬東昇所在的任務地點在一處巷道內那裡地勢低洼、空間狹小還有一段長約25米、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憶當時巷...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