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功臣萬松犧牲,年僅50歲,四位戰友發文悼念

2025年05月31日16:40:24 歷史 8948

協破全市重特大案件160餘起,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武漢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隊警務技術四級主任、年僅50歲的萬松因公犧牲。

一等功臣萬松犧牲,年僅50歲,四位戰友發文悼念 - 天天要聞5月29日7時30分,武昌殯儀館告別大廳內莊嚴肅穆,花圈繞護,哀樂低回,萬松的遺體告別儀式在這裡舉行,百餘人含淚為他送別。

一等功臣萬松犧牲,年僅50歲,四位戰友發文悼念 - 天天要聞

送別現場。

5月26日,在完成了一上午緊張有序工作後,13點58分,萬松被同事發現斜靠在沙發上,臉色煞白,怎麼叫都不醒。5月27日凌晨0點33分,醫院傳來消息,經全力搶救無效,萬松不幸離世。

一等功臣萬松犧牲,年僅50歲,四位戰友發文悼念 - 天天要聞5月31日,四位曾與他並肩的戰友用最樸實的語言追憶那些共事的點滴,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深埋心底的敬仰與不舍。

“萬松同志,我們敬愛的萬大,走得太突然,生命最後一刻仍在堅守崗位,他認真負責的態度,早已刻進了每一項工作中。作為武漢公安數據應用的奠基者,萬大傾注全部心血打造大數據應用支隊的系統建設。全警使用、日活3000人的大數據實戰應用平台,被譽為公安“百度搜索”,連同另外25項系統,從規划到落地,他都嚴格把關,確保每個項目經得起檢驗。他是當之無愧的信息化專家。1997年從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後,就紮根公安科技信息化領域。多年來,他帶隊征戰部、省、市各級大數據建模賽場,帶領武漢公安在市數據局建模大賽實現三連冠,全省比賽多次摘得桂冠。由他主導建設的市局與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創新實驗室,不斷推進課題研究,他本人作為全國第一批高級數據分析師,更是用專業能力為公安事業保駕護航。工作中的萬大,始終默默奉獻。歸元寺的深夜、跨年夜的街頭、漢馬的賽道旁、長江文化藝術季的現場,重大活動安保總少不了他研判指揮的身影;重大節點時,他組織撰寫的分析研判報告,多次獲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高度肯定。可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在工作。萬大,您放心,我們會沿着您開闢的道路堅定前行,繼續推動武漢公安數據應用事業發展。萬大走好!我們永遠懷念您!”

科信支隊三大隊民警 胡欣

“萬大,您悄無聲息地走了,沒留下隻言片語。可我總覺得您還在身邊,眼前儘是您步履匆匆的身影。

每次經過您的辦公室,目光總會落在那張沙發上。曾經,您累了就在上面小憩,平躺着,眼鏡微斜,打着鼾,右腳隨意歪在地上。如今想來,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是坐在這張沙發上,昂着頭,當時該多難受啊,每念及此,心裡就像被揪住般疼痛。

翻看您工作時的照片,往事如潮水般湧來。照片里,您坐在辦公桌前,身姿挺拔,臉上帶着溫和的笑。當我們抱着文件請教,您總會放下手頭事務,認真傾聽、耐心解答,眼神里滿是信任與鼓勵。九年來,您從未發過一次火,也從未為難任何人,面對工作,永遠是無怨無悔、勤勤懇懇。

“青山巍巍埋忠骨,松濤陣陣寄哀思”。萬大,請您放心,您未竟的事業,我們定會全力以赴。您挑選的兵,都是好樣的,絕不會給您丟臉!萬大,願您一路走好。”

科信支隊三大隊民警 王國棟

初聞萬大名號時,他是傳說中的“老學長”“行走的一等功”。作為去年參警的後輩,我未曾想能與這位初代技術偵查員並肩。

得知他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系,我倍感親切。“學在華工”的風骨,穿越二十年仍激勵着我。能與戰功赫赫的老華工學長共事,宛如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他常眉頭緊鎖——滿桌技戰法成果、左胸的立功獎章、額間皺紋,皆是見證。可聊起校園樓宇操場時,他眼中閃動的笑意,恍然還是當年意氣風發的少年。

若早知人生艱辛,是否仍有勇氣前行?萬松同志以畢生作答:生具卓絕,死築不朽。他將智慧熔進信息化項目、研判報告、應用系統,愛其所愛,行其所行。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您的功勛永照科技信息化前路,紅藍星光不滅。遺憾未及多請教,但您的智慧早已融入偵查研判的字裡行間。平安代碼探索途中,我們終將重逢——您未盡的算法,由我們接續運行。

科信支隊政工大隊民警 向一丞

萬大就像辦公室里的一道光。我剛入警時什麼都不懂,是他帶着溫和的笑意對我說:"有啥不懂的儘管問我。"簡單一句話,讓陌生的環境有了溫度。

他總以身作則,默默承擔最苦最累的活。跨年夜、櫻花節、漢馬安保,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做分析報告時,他為一個數字反覆核對,常工作到深夜;我們遇到難題,他總耐心解答,毫無保留地傳授經驗。

命運總是猝不及防。萬大,您離去的那一刻,彷彿辦公室里那盞最明亮的燈驟然熄滅,只余滿室空蕩。但您生前傳遞的溫暖與展現的敬業精神,將化作永恆的光,永遠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

科信支隊三大隊民警 周芹

一等功臣萬松犧牲,年僅50歲,四位戰友發文悼念 - 天天要聞

據萬松的同事們介紹,萬松是市局專門從重點院校引進的計算機專業人才,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系高材生、全國公安第一批高級數據分析師,負責技術保障工作。

2016年,萬松作為優秀技術人才被市局選調參與組建大數據實戰應用中心,成為初創團隊6名核心成員之一。萬松是少有的同時具備偵查經驗與計算機專業背景的“雙料”人才。他參與制定大數據應用的規劃和方案,搭建數據平台架構,繪製並推動實現武漢公安大數據建設的藍圖。

萬松是緝兇懲惡的幕後英雄,長期奮戰在打擊重大刑事犯罪和毒品犯罪一線。

1999年12月,洪山區一木器店老闆遇害,萬松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萬餘條信息的分析研判,明確了兇手行蹤。專案組據此在武漢、懷化兩地排查布控,抓獲兩名流竄作案的犯罪嫌疑人。

2007年盛夏,面對一條複雜毒品線索,萬鬆通過錯綜複雜的信息,分析出結構嚴密的販毒團伙關係圖。臨近收網,毒販突然消失,眼看要功虧一簣,他迅速調整思路,僅用3個小時就從海量數據中排查出反常情況,終於再次鎖定毒販蹤跡,為一線緝毒民警徹底摧毀團伙提供了重要支撐。

參警以來,他在技術崗位支撐協破全市重特大案件多達160餘起。因為工作業績突出,他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5次。

“作為武漢公安首批大數據偵查員,他為武漢公安大數據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武漢市公安局科信支隊負責人張奎講起這位朝夕相處的得力幹將,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

一等功臣萬松犧牲,年僅50歲,四位戰友發文悼念 - 天天要聞今年以來,武漢再度躋身全國十大熱門旅遊目的地之列,為支撐一線安保工作,萬松帶隊開展全量警情研判,通過多維數據建模,為精準用警提供科學依據,並在“跨年夜”“櫻花季”“漢馬”“五一”以及各項重大活動安保中廣為應用。

9年來,萬松積極探索大數據支撐公安實戰新模式,帶領團隊深入開展碰瓷騙保、非法集資、掃黑除惡等110餘項專項研判工作,撰寫高質量研判報告80餘份,牽頭研發各類實戰預警平台,為武漢智慧警務體系建設作出突出貢獻。

來源:九派新聞綜合長江日報、平安武漢

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料”一鍵直達;或微信添加報料客服:cspxxcb;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湖北三地取消市級防汛四級響應,咸豐全力迎戰特大暴雨 - 天天要聞

湖北三地取消市級防汛四級響應,咸豐全力迎戰特大暴雨

極目新聞記者 龐正 通訊員 李穎 劉浩6月30日,湖北省黃岡市、仙桃市、天門市取消市級防汛四級響應,京山市取消縣級防汛四級響應。當日,咸豐縣2個鄉鎮遭遇特大暴雨,各部門積極做好預警和救援工作。據了解,6月30日8時至7月1日8時,宜昌、恩施、十堰、神農架4個市州61個站點發生暴雨。全省面平均雨量7.9毫米,最大降雨量36...
硝煙玫瑰:女少校單槍匹馬逆轉戰局的生死72小時 - 天天要聞

硝煙玫瑰:女少校單槍匹馬逆轉戰局的生死72小時

1944年湘西的雨像裹着鐵鏽,李潔攥着望遠鏡的手沁滿冷汗。望遠鏡里,潰逃的士兵正像沒頭蒼蠅般撞碎營區鐵絲網,三八大蓋的寒光已經刺破晨霧——日軍追兵比預計的早到了整整兩小時! "副營長!三連連長帶着人要往南跑!"通信兵小順子跌跌撞撞滾進戰壕,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 天天要聞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員、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編委會主任、編審張天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6月29日21時19分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逝世,享年71周歲。張天蔚老師長期從事編輯出版工作,潛心編審、躬耕出版工作,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出版事業,為上海交通大學出...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 天天要聞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據外交部網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個別反華政客出於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係。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