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狀元,慈禧嫌棄他的姓名將其劃掉,不曾想最後卻推翻了清朝

2025年05月27日00:02:13 歷史 1123

這是一個清朝年輕人反抗不公的故事,故事的發展如同翻版基督山伯爵,相信看完這個故事,你一定會對社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他叫譚延闓,生於光緒五年湖南一名門望族。他的父親,乃是兩廣總督,聲名赫赫。

他本是狀元,慈禧嫌棄他的姓名將其劃掉,不曾想最後卻推翻了清朝 - 天天要聞

譚延闓雖家世不俗,但他並非譚家正室所生,而是由一丫鬟所生。清朝時期民風保守,什麼事都喜歡講究身份等級,譚家自然也不例外。特別地,在譚延闓之前,譚家早已有兩個兒子,所以一開始,沒人看好譚延闓。

然而,偏偏是不被看好的譚延闓,在12歲時一舉中了秀才。古往今來,十來歲就中秀才,可謂鳳毛麟角。這樣的人,不僅天賦驚人,仕途潛力更是不一般。

也就是從這時起,譚家開始着力培養他。譚延闓也不負所望,在讀書上極其用功,不僅寫得了一手好字,還能寫出好文采來。

他本是狀元,慈禧嫌棄他的姓名將其劃掉,不曾想最後卻推翻了清朝 - 天天要聞

年紀輕輕的譚延闓,曾下定決心,將來他一定要考中狀元,像父親一樣在朝廷里做官,為民請命。

1904年,已是進士的譚延闓赴京會試,正一步步奔赴他的狀元之路。主考官們審閱無數文章,卻見他文采突出,無可挑剔,紛紛傳閱開來,最終一致同意進士第一名,也就是當年的“會元”為譚延闓。

能中會元,意味着學識和才氣在萬人之上,若是不出意外,譚延闓很可能在經過殿試之後,奪得狀元。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他的名字,竟成了他狀元路上的最大障礙。

他本是狀元,慈禧嫌棄他的姓名將其劃掉,不曾想最後卻推翻了清朝 - 天天要聞

在決定狀元時,慈禧太后看到“譚延闓”,便將他從候選名單上划去。譚延闓,光是這一姓氏便叫她觸目驚心,不禁想到當年那位叛賊“譚嗣同”,更關鍵的是,他們都是出自維新派最為活躍的湖南。這些信息,無疑不像一根刺一般扎進慈禧太后的心裡。

彼時,各地暴動餘波未平,反清情緒不斷高漲,作為滿清掌舵人的慈禧太后,內心始終不能平靜,她擔心譚延闓,也會像之前的那位一樣,想要動搖滿清的根基,便立即選了另一人——劉春霖,春霖春霖,名字很好,有恩澤之意,又包含着新希望。

這一切沒來由的猜想,不過是慈禧太后一廂情願。那時的她不清楚,她所做的荒唐決定,不僅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也徹底影響了她的一生。

他本是狀元,慈禧嫌棄他的姓名將其劃掉,不曾想最後卻推翻了清朝 - 天天要聞

另一邊,滿懷期待的譚延闓,在家人的陪同下焦急地等待放榜的消息。

儘管所有人都告訴他,以他的能力絕對可以高中,但不知為何,譚延闓總覺得不夠心安。幾日之後終於迎來放榜,當看到前列的“劉春霖”,以及列入二甲第三十五名的“譚延闓”之後,他頓時有些心灰意冷。

儘管譚延闓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但他覺得,此前奪得會元的自己不該是如此結果。有沒有一種可能是他們弄錯了?可是,老佛爺欽定,又能有錯嗎?因此,就算他再有不滿,再覺得不公,也只能選擇接受。

他本是狀元,慈禧嫌棄他的姓名將其劃掉,不曾想最後卻推翻了清朝 - 天天要聞

又過了一年,清政府向全國各地推行新政,深知體制僵化和不公的譚延闓,重新燃起希望,他想出一份力,為更多人創造出一片清明的天地。

於是,他開始四處奔走,廣結賢士,最終還組織了湖南諮議局,也就是傾聽和收集百姓意見的機構,當時他出任諮議局的議長。

期間,譚延闓見到湖南總督是非不分,徇私枉法,一怒之下就將這一事上告朝廷。可誰知,遭到了慈禧太后的無視,他本人也因此受到排擠。

他本是狀元,慈禧嫌棄他的姓名將其劃掉,不曾想最後卻推翻了清朝 - 天天要聞

經歷了此事後,若是一般人,往往都會收斂,可譚延闓不一樣,他不僅沒有收斂,甚至三番四次向慈禧太后請願。他想通過改革體制來阻止不公,但毫不意外的是,等來的是一次次無視和打壓。

此時,譚延闓終於意識到,整個清廷,已經爛透了。

他甚至有些悔恨,明明自己早就該看清整個大清朝廷,早就該意識到,這個風雨飄搖的晚清,徹底沒救了。

他本是狀元,慈禧嫌棄他的姓名將其劃掉,不曾想最後卻推翻了清朝 - 天天要聞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了,已不再對清廷抱有任何幻想的譚延闓,開始積極響應,加入了轟轟烈烈的起義之中。

作為曾經的清廷官員,譚延闓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他開始在湖南組織起參議院,推動湖南新軍起義。在那年,湖南宣布從晚清手中獨立,譚延闓也成功地被推舉為湖南都督

從一開始,譚延闓並沒有想過,自己會走上這一條路,他也不清楚,慈禧太后在權衡利弊之下,把他的名字從候選名單上划去。他只清楚,曾經他是真心希望能為朝廷效力,卻一次次被排擠、輕視,最終被逼為大清的反叛者。

他本是狀元,慈禧嫌棄他的姓名將其劃掉,不曾想最後卻推翻了清朝 - 天天要聞

而慈禧太后,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竟一語成讖,幾年前那荒唐的一筆,最終要用整個滿清的統治為代價,正所謂春蟬不解秋葉落,到死方知透骨寒。

這個世上,從來沒有後悔葯,如果有,那麼慈禧太后一定會用盡錢財去換,換回當年做決定的那些時刻。

一代才子,備受冷落和排擠,從而走上反叛之路,最終間接地復了當年的仇。類似之事,在歷史中還有很多很多。比如韓信,他用兵如神,卻在投奔項羽之後,遭受輕視和排擠,無可奈何之下,轉投劉邦

他本是狀元,慈禧嫌棄他的姓名將其劃掉,不曾想最後卻推翻了清朝 - 天天要聞

在劉邦營下,韓信終於能發揮其才能,為劉邦一統天下立下汗馬功勞,最終在垓下,一計四面楚歌,讓曾經的主公項羽徹底潰敗,落得烏江自刎的悲慘下場。

一個不懂識人,不會用人的統治者,最終都會迎來眾叛親離的慘烈下場,因為她所作之決定,而會帶來不公,讓許許多多有志之士、有能之人無法得到應有的回應,反而一步步被逼上絕路。

他本是狀元,慈禧嫌棄他的姓名將其劃掉,不曾想最後卻推翻了清朝 - 天天要聞

慈禧太后在欽點狀元時,不以才識人,而是以莫須有的想法排擠有志之士,可見她的不安已經達到了極點。既知外界不滿,卻又死守江山,不懂用人,又不願改變,自然只能帶着整個大清一同墜入黑暗的深淵。

參考資料:

2011-08-04 02:46:47 來源:新京報 譚延闓 三次督湘 始於辛亥

他本是狀元,慈禧嫌棄他的姓名將其劃掉,不曾想最後卻推翻了清朝 - 天天要聞

2018-01-25 12:39 來源:華聲在線 歷史上的今天丨1880年,“文甘草”譚延闓誕生

他本是狀元,慈禧嫌棄他的姓名將其劃掉,不曾想最後卻推翻了清朝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北宋銅錢~太平通寶版別詳解 - 天天要聞

北宋銅錢~太平通寶版別詳解

太平通寶為北宋鑄幣,鑄行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至公元984年),是北宋年號錢的開端。自此以後宋朝每當更改年號時幾乎都會鑄造新的年號錢,這是當時文化風貌、經濟快速發展的綜合體現。
古錢幣里的“吉祥三寶”-北宋篇(二)——三元及第 - 天天要聞

古錢幣里的“吉祥三寶”-北宋篇(二)——三元及第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大家好,我是你們距離2025年高考只有45天了高三的學子們,現在處在水深火熱、晝夜不分、懸樑刺股、手不釋卷、程門立雪、囊螢夜讀的努力中。
特大暴雨!或破歷史極值!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特大暴雨!或破歷史極值!緊急提醒

南方人做好準備!今年以來強度最強暴雨、大暴雨範圍最大的新一輪降水於昨日(5月27日)夜間開始登場部分地區日雨量或破5月極值!接下來兩天將橫掃南方大部地區此次降水單日降雨量大局地降雨具有極端性且強降雨落區與上一輪高度重疊致災風險高,需高度警惕!此輪強降雨究竟有何特點?強度強!暴雨或大暴雨成過程“標配”昨日...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憶“永不消逝的電波” - 天天要聞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憶“永不消逝的電波”

吳儂軟語的評彈、鏗鏘有力的解說,一同講述着革命先烈壯烈而感人的故事。今天是上海解放76周年,李白烈士故居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電波從這裡發出”專場活動,以獨特的方式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活動伊始,虹口區黃渡居民區黨總支與虹口區評彈協會黨支部簽署了共建協議,在文化傳承、紅色教育等方面的合作邁出堅實...
台媒:賴清德當局強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蔣萬安批“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 - 天天要聞

台媒:賴清德當局強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蔣萬安批“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

【環球網報道】賴清德當局在島內大搞“去蔣化”,全台的“中正路”醞釀改名。據台灣《聯合報》5月27日報道,台“內政部”負責人劉世芳稱,希望島內各縣市地方政府推動改名,被台中市長盧秀燕反嗆“吃飽太閑”。台北市長蔣萬安今日(27日)也批評稱,民進黨當局“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當地民政局長陳永德也說,...
76年彈痕依舊!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區!居民含淚撫摸:感覺特別親切 - 天天要聞

76年彈痕依舊!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區!居民含淚撫摸:感覺特別親切

就在今天,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回家”了!5月27日上午,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區舉行歷史見證物回搬暨上海解放76周年紀念活動,歡迎一座見證上海解放烽火歲月的碉堡以及彭浦新村歷史紀念浮雕,在歷經三年多的保護性遷移後正式回遷原址。“彭浦新村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傳奇經歷、光榮夢想的地方,見證了彭浦新村人民不屈...
女子遇刺身亡  兇手 “精神分裂” 一審改期 - 天天要聞

女子遇刺身亡 兇手 “精神分裂” 一審改期

2025 年 5 月 27 日,成都陰雨連綿。備受關注的成都 27 歲女子在家門口遭精神分裂者捅刺身亡案,原定於今天在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但庭前會議後,法院決定延期開庭。案件發生於2024 年 6 月 9 日下午 1 點多,在成都市某小區,35 歲的梁某某來到受害人家門口,無故敲門滋擾並對家門吐口水。受害人發現後讓母親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