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為什麼要給諸侯國那麼大領土?自己管理不好嗎?

2025年03月19日06:22:02 歷史 1661

信息來源

1:古代西周分封制度究竟是什麼?為何對中國歷史影響如此深遠?人民資訊

2021-05-23

2:周朝為什麼在東方分封了齊、魯兩國?兩國的第一代國君有多牛?人民資訊

2021-05-25

公元前一千多年,周武王姬發伐紂成功後,擺在眼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商朝留下的江山實在是太大了,放眼望去,原商朝的地盤,加上新征服的部落方國,那真是遼闊無垠。

武王雖說實力強勁,可要一口吞下這麼大一塊蛋糕,直接管起來心裡真沒底,此外當時的情況確實複雜。商朝雖然滅了,但餘威尚在,各地人心不穩。

周人原本只是西方一個小邦,根基淺薄,武王手底下能直接調動的軍隊也就五萬人左右,而新征服的區域,叛亂的火星子到處都是。

要是學商紂王那樣搞高壓統治,怕是今天剛坐穩龍椅,明天就得被各路諸侯給推翻了,那就是江山還沒捂熱乎,就要拱手讓人?

武王姬發那是何等聰明的人物,他心裡清楚得很,硬來肯定是不行的,得另闢蹊徑,思來想去,武王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分封制”。

分封制說起來也不是周朝原創,早在商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分封諸侯的雛形。

周人居住地就是被商朝的封地,這說明分封制在當時已經是一種被認可的統治手段了。

武王算是依照前朝的範例,把這套制度拿過來加以改造,為自己所用,至於分封制具體怎麼操作,簡單來說就是周天子把天下的土地,分給自己的親戚、功臣。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歸順的前代身份較高的貴族們,把他們分封到各地去,這些諸侯,就像是周天子派出去的“地方代理商”,幫周天子管理地方,拱衛王室。

分封的對象主要是姬姓王族,畢竟血濃於水,自己家人總是更可靠一些。當然也有一些異姓功臣,比如姜子牙,被封在齊地,那是為了鎮守東方的重要門戶。

武王這一招可謂是一舉多得,分封諸侯讓他們擁有自己的領地和軍隊,這等於把周王室的統治力量分散到了各地,形成了一個以鎬京為中心的統治網絡。

其次這些諸侯國,就像是周王室的藩籬,起到了拱衛王室,抵禦外敵的作用,再次分封諸侯,也是對功臣的一種獎賞,籠絡人心,讓他們死心塌地為周王室賣命。

武王伐紂各路諸侯也出了不少力,論功行賞也是理所應當的,還有一點很關鍵,那就是周王室當時的實力,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大。

雖然滅了商朝,但那是聯合了八百諸侯的力量,才能以少勝多,周人自己的底子,還是比較薄弱。

如果要直接統治那麼廣闊的土地,不說管不過來,光是維持這從上到下的僚體系和軍隊開支,就能把周王室給拖垮。

分封制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無奈之舉,是周王室實力不足以直接控制天下的體現,周初的分封制,確實在穩定政權,擴大統治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周天子成了名副其實的“天下共主”,號令諸侯,莫敢不從,周王朝也迎來了它最輝煌的時期,可惜分封制這套制度,在運行了幾百年後,逐漸開始走樣了。

隨着時間推移,諸侯國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一方面諸侯國世襲罔替,權力不斷固化。

最初周天子對諸侯還有一定的任免權,但到了後來,諸侯的爵位和領地,幾乎成了他們自己的私產,周天子想插手都難。

另一方面社會生產力發展,鐵器牛耕普及,諸侯國的經濟實力突飛猛進,經濟上強大了,政治上的野心也就跟着膨脹起來了。

周王室日子就沒那麼好過了,鎬京地處偏遠,發展潛力有限,周天子的直轄領地,也就那麼一塊,經濟實力增長緩慢。

此消彼長,周王室和諸侯國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周天子不再是那個說一不二的總老闆了,名義上是老大,實際上卻處處受制於人。

更要命的是他們的制度開始崩壞,所以他們又重新“定製”了一套維護等級秩序的規範體系,約束諸侯的行為。

但到了東周時期,周禮的約束力越來越弱,諸侯們不再把周天子當回事了,誰的拳頭硬,誰就說了算。

於是諸侯兼并戰爭愈演愈烈,“春秋五霸”“戰國七雄”輪番登場,整個天下,亂成了一鍋粥。

周天子只能眼睜睜看着諸侯們互相廝殺,自己卻無能為力,甚至還要仰仗強國鼻息。

周朝的分封制,從建立到瓦解,經歷了數百年的時間,這套制度,既有它成功的方面,也暴露出固有的缺陷。

權力分散,使得地方強,這是分封制難以避免的宿命,周天子最初為了省事,把權力下放給諸侯,卻沒想到,這權力一旦放出去了,就很難再收回來了。

秦朝建立後,發現舊的制度有太多弊端,決定推行新的政策,建立了以朝廷為主的王朝,把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開始推行郡縣制。這被視為是對分封制的一種否定和超越。

這種制度加強了地方管理,提高了行政效率,但也容易導致權力過於集中,缺乏地方活力,歷史總是辯證的,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無缺的,都有其時代局限性。

周天子為什麼要給諸侯國那麼大領土?自己管理不好嗎? - 天天要聞

周天子為什麼要給諸侯國那麼大領土?自己管理不好嗎? - 天天要聞

周天子為什麼要給諸侯國那麼大領土?自己管理不好嗎?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 天天要聞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閩南網5月9日訊(通訊員 沈思虹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在抗戰老兵許俊科家中,陳列着金光閃閃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長江支隊南下福建60周年紀念章”鐫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閩綻放的鐵血征程,一副“優秀共產黨員”牌匾輝映使命榮光。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 天天要聞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5月9日,莫斯科紅場上的勝利日大閱兵,舉世關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軍事表演。當鐵甲洪流碾過克里姆林宮牆下的方石,當軍靴鏗鏘聲,震蕩着聖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頂,這場跨越時空的軍事儀式,總在....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雙江口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大壩。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水電站已於5月1日開始蓄水,其開發商稱,這距離正式投入運行又近了一步。這座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資36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耗時近十年,主要用於發電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