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母問勇
一、 “陳母問勇”:家國情懷感動天下
2020年6月15日,解放軍和印軍在加勒萬河谷發生激烈肢體衝突,戰士陳祥榕和營長陳紅軍、肖思遠、王焯冉壯烈犧牲。
部隊問陳母:“有什麼困難?”
英雄陳母只說了一句話:“吾兒勇否?”三軍齊答:“勇冠三軍!”。
陳祥榕用自己的英雄行動,完美地踐行和詮釋了“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壯言,展現了偉大的家國情懷!
“陳母問勇”雖然只有簡單的四個字,但卻體現了陳母的深明大義和一位母親偉大的愛國深情。
三軍回答“勇冠三軍!”,則體現了廣大官兵對陳祥榕英雄行為壯舉的廣泛認同,並化為激勵前線將士保家衛國的熱情。
同樣,“陳母問勇”也在網絡和社會上引發廣泛關注,“陳母問用”的英雄故事和烈士陳祥榕那句“清澈的愛只為中國!”一起成為2024年度廣為流傳的熱詞,也是極大地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
孟母三遷
二、孟母三遷:培育一代大儒
戰國時期,孟子的母親為了把孟子培養成為一個賢良賢能的人,曾經三次搬家,最後選擇居住在學校附近。孟子在學風熾熱的環境里,整日耳濡目染,最終成為一個知禮節、懂禮貌、守秩序、愛讀書、有思想的偉大儒者,被人稱為“亞聖”,成為繼孔子之後的第二位“大聖人”。
三國演義:徐母大義
三、徐母大義:母親以死明志,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三國時期,曹操聽聞徐庶足智多謀,很想讓徐庶幫助自己出謀劃策、輔佐自己,可是徐庶屢屢不去。為了要挾徐庶,曹操就派人把徐庶的母親擄到許昌。徐母深知知劉備乃漢室宗親,為人仁德,曹操不過漢室奸賊。她深明大義,毅然自殺,以死明志,堅定徐庶信念,激勵兒子堅守正義,不被曹操利用。
徐母罵曹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後來徐庶雖被強制留在曹營,但徐庶終其一生,也沒為曹操出過一個主意。這也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來歷。
岳母刺字
四、岳母刺字:培養宋朝一代抗金名將
宋朝時期,岳飛的母親姚夫人也是一位深明大義、具有深厚家國情懷的人。面對金國的入侵給人民帶來的無窮災難,他教育岳飛大丈夫當“精忠報國”,用繡花針在岳飛的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激勵兒子上陣殺敵,保家衛國。岳飛謹記母訓,親書“還我河山”,勇敢奔赴抗金前線,屢建奇功,最終成為宋朝一代抗金名將。
五、葛母送子:兒子效死疆場,母親一慟而亡
清朝鴉片戰爭時期,英軍侵犯定海,當時定海總兵葛雲飛正在家中服喪,接到清廷起複任命葛雲飛抗擊英軍時,葛雲飛的母親教育葛雲飛:“好男兒志在疆場,國家有難,自當以死相報!”葛雲飛急赴前線,與英軍殊死搏戰,最終身中40餘彈,壯烈犧牲。葛母聞訊,稱讚兒子好樣的,自己也一慟而亡。
家國情懷
在我國歷史上,孟母、徐母、岳母、葛母、陳母,雖然生活在不同的歷史時代,她們雖然都是女性,但是她們卻同樣都是深明大義、富有家國情懷的偉大母親,同門用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為我們這個民族、為我們國家培養出了一代代賢良賢能、正直正義、敢於擔當、勇於作為的賢明和英雄人物。
“母親明大義,兒子勇擔當”,從歷史上看,這絕對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一種家國情懷的偉大精神傳承!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優良精神的傳承,我們的國家才屢經磨難而不斷崛起複興,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