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2025年03月02日17:33:11 歷史 1484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前言

1949年,毛主席的安危是重中之重,被毛主席接見,自然任何危險的物品不得攜帶。但南京軍事學院衛生部部長李治被接見時,卻帶了槍。

毛主席不僅答應了他的撥款請求,還直接批了更多。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作為我軍一位醫者,李治是獨一份的。革命時期,他救治了我軍無數傷員,甚至賀子珍不幸負傷,也是他搶救回來的。

毛主席曾給他寫過一句話,直到三十年後,這段話還能繼續派上用場,如此李治是怎樣的一生?毛主席寫了什麼?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救賀子珍

李治家中是做生意的,從小讀書的他,到中學階段遇到災亂,看着生命遭受危害的百姓,李治小小年紀就有了大大的志向。

他想從醫治病救人,想着讓百姓們的生命安全有保障。李治心中為的是百姓,更有着遠大的志向。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此後他在學習上,更加的刻苦努力,畢業後,他如願考上了上海南洋醫科大學。當時年代,有時間和能力讀書的人本就少,而這所大學在當時已經非常不錯,如此李治得到良好的教育,在繁重的學業中,逐漸學得治病救人的本事。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李治學有所成,畢業後,就去到南昌開了一家私人診所,此時他可能完全沒想過自己能與軍隊掛鈎,但身處動蕩的戰爭年代,哪裡戰火紛飛,哪裡必然出現傷亡。

因此,李治的診所中,不僅有尋常的老百姓,還有很多當兵的人,而他們的傷肯定要更觸目驚心一些。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當然無論他們的身份是什麼,在李治的眼中,他們之間只有醫生和患者的關係,但對於戰爭,他自然不喜歡的。

而當時,能像李治一般的醫者少之又少,卻都是部隊所緊缺的。如此李治被盯上,就這麼被帶到了國民黨的隊伍中,當起了軍醫。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這樣的妥協,李治不喜,但軍隊的硬實力不容他拒絕,他也不得不聽話照做。作為一名醫者,他日常需要做的就是治病救人,所以他會儘可能的做好一切,救治更多的人。

1930年,國民黨多次與紅軍交手,一些情況下,他們並不佔上風,甚至面臨被俘的局面,而李治也是因為這一契機被我軍俘獲,但我軍本着仁心,尊重他們的選擇,可以回家,當然也可以留在紅軍部隊。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李治想過回家,但他又被抓起來的可能不是沒有,而且戰爭需要,他也需要貢獻一份力量,最後李治選擇留在紅軍部隊,繼續救治更多的紅軍戰士,乃至是其他的病人。

不得不說,李治確實是紅軍所非常需要,通過他精湛的醫術,終是拯救我軍不少戰士於危難中。而在長征時期更甚。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當毛主席知道我軍有這樣一號人物後,自然要見一見。得知李治是江西永新縣人,他們之間的熟悉更拉近了幾分。

畢竟賀子珍也是那裡的,他們是老鄉,那麼更準確了說毛主席也是江西永新的女婿。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長征時,我軍死傷無數,大家無不是憑着堅定的意志力堅持着,而賀子珍在長征途中,為了救一名傷員,自己卻不幸受傷,因為傷勢嚴重,其他人不由得捏把汗。

這時李治及時趕到,終於是把她搶救了回來。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而李治治病救人的同時,自己的身體何嘗不是超負荷。到達延安後,他的工作依舊接連不斷,後來還是病倒了。

這一次,身份似乎轉變過來。此前李治擔憂着戰士們的身體健康,這次毛主席惦念着他的身體情況,為此毛主席給他送來不少補身體的好東西。除了這些東西,毛主席還專門給了他一個小紙條。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上面寫着:“李治同志不能死。”

革命時期,李治是我軍特殊的一員,他所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他能救治更多紅軍戰士乃至老百姓。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加入紅軍後

進入紅軍部隊前,李治經歷種種,開始在紅軍部隊中展開醫療工作,對他來說可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在紅軍部隊,他能體會到的氛圍卻是大不相同的。

在我軍陣地,他積極展開相關救治工作。紅軍條件有限,他所使用的不過是簡單的器械和藥品,但他儘可能的將作用最大化,為傷員們治病的同時,能更最大程度上,為他們緩解了治療時的疼痛。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對於賀子珍和我軍很多戰士、將領來說,李治應該是他們的救命恩人。

除此之外,紅軍戰士多農民,沒有讀過多少書,更不知道多少衛生常識。

而李治將這一點重視了起來,會利用合適的時間向他們普及,並讓戰士們學習一些預防疾病的方法,這樣一來,大大提高了他們對自己的保護。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因此,李治自然和紅軍戰士們走的很近,他關心着戰士們,那麼戰士們也就知曉了他的好,久而久之,李治這位軍醫,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愛戴。

隨之,他在我黨的地位和影響力提高,逐漸成為了關鍵且重要的一員。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可能在很多人的認識中,李治作為軍醫,更多的時候應該在我軍後方,相對衝鋒陷陣的戰士們要安全一些。實則不然,他身處戰火紛飛的環境中,危難關頭他還需要迅速做出判斷,並對重傷的戰士進行救治。

他需要在緊張的關頭,沉着冷靜應對,而李治的勇氣和信心,遠比我們知道的要強大很多。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總之,無論何時,李治突出表現,不久就成為了紅軍第一醫院的院長,擔負重任。

在這其中,李治要肩負起很重的責任,他投入了全部精力,做出重要貢獻。同時也能看到組織上對他十足的信任,李治將軍終將不負眾望。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革命年代,我軍每一階段都是艱難的,李治經歷過數次戰鬥,也經歷了生離死別。他始終堅定信念,保持高超的水平,在紅軍部隊救死扶傷。

無論他的身份是什麼,他的精神都值得人們永遠牢記。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保持初心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知道解放軍軍事學院籌建,其中重要的衛生工作交給李治,毛主席可以說給予其極大的支持。

從革命走來,李治的為人,毛主席非常清楚,對這樣一位“救人”的人怎會不放心。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將百姓的苦難牢記於心,李治是節儉的一生。直到晚年,百姓們的生活好起來了,作為我國開國少將,李治依舊十分簡樸。

他床上的褥子儘管已經破舊不堪,但他還是不捨得扔。在李治看來,這也是過去的一份念想和見證。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可是1968年那個特殊年代,李治的生活一度也有遭到威脅,當看到毛主席給他寫的“小紙條”,他們自然不敢怎麼樣,甚至說更救了他們一家的命。

1989年,九十歲的李治將軍,生命來到了結尾。他的一生經歷坎坷,可以說是陰差陽錯進入了紅軍部隊,但他的一生都在儘可能的為人民服務。

他救了賀子珍一命,毛主席給他寫7個字,30年後這7字救了他全家 - 天天要聞

他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做到了治病救人,更保持了自己的初心。

結語

李治將軍一生經歷種種,與毛主席建立了不錯的聯繫,更在我黨有着極高的地位和影響力,他的精神將永遠讓人銘記於心!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一張老照片:93年的MR收費,抵兩月工資 - 天天要聞

一張老照片:93年的MR收費,抵兩月工資

器械之家醫療器械媒體報道先鋒分享專業醫療器械知識關注 來源: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後方可轉載近日,網絡上流傳着一張90年代的醫院公告照片,列出了當年的MRI收費標準。上面寫道,自九三年二月十日起,MR收費調整如下:每掃描一部位收費800元,每增加一部位加收500元。公告落款似乎是鐵醫附院,也就是東南...
隋唐第一戰神的血色傳奇:四平山之戰背後的鮮血與宿命 - 天天要聞

隋唐第一戰神的血色傳奇:四平山之戰背後的鮮血與宿命

——當我們談論英雄時,究竟在談論什麼?一、金翅大鵬振翅時:被虛構的戰爭如何成為歷史記憶公元616年的那個盛夏,隋煬帝的龍舟正沿着運河駛向揚州。這個曾經締造"萬國來朝"輝煌的帝王不會想到,在四平山的蔥鬱密林間,一場被後世反覆書寫的神話級戰役正
賴清德又一“台獨”動作,數典忘祖! - 天天要聞

賴清德又一“台獨”動作,數典忘祖!

台行政機構宣稱,這是為促進所謂“族群平權”。對此,國民黨民代賴士葆痛批,這是賴清德當局進一步“去中化”、“去祖先化”的做法,也是地道的“仇中”“反中”的具體表現。國民黨民代林沛祥直言,乾脆改成“火星....
抗日英雄耿晚子的傳奇一生(三) - 天天要聞

抗日英雄耿晚子的傳奇一生(三)

斃惡警為民除害,為抗日大義滅親 1943年春,晉察冀邊區四分區又一次對耿晚子下達了除奸任務, 這次要除掉的這個漢奸,就是井陘礦區鳳山礦警備隊隊長高義庭。 他幫着日本人經常欺壓煤礦礦工,不給工人吃飯。
桂定壽:抗戰時期軍醫生涯 - 天天要聞

桂定壽:抗戰時期軍醫生涯

#本文摘自《貴池文史資料》第一輯,作者桂定壽,原標題《抗日戰爭親歷記》“七。七”事變後,抗日聖戰全面展開,淞滬戰場負傷的大批傷員,運來安慶,在集賢關練兵場,一次就收容了二千多個。
崔康熙:在球隊氛圍不好的時候,想贏球很困難,結果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崔康熙:在球隊氛圍不好的時候,想贏球很困難,結果很重要

北京時間5月11日,4-2戰勝浙江隊賽後,山東泰山隊主帥崔康熙出席了賽後發布會。談比賽崔康熙:在球隊氛圍不好的時候,想贏球很困難,球員們也感受到了,隊員們在先丟球的情況下,凝聚在一起,拿下了勝利,相比比賽過程,結果更加重要,感謝隊員們。
澤卡:對崔康熙帶隊取得更高名次有信心;瓦科的表現太神奇了 - 天天要聞

澤卡:對崔康熙帶隊取得更高名次有信心;瓦科的表現太神奇了

北京時間5月11日,4-2戰勝浙江隊賽後,山東泰山隊外援澤卡接受了《體壇周報》記者王曉瑞的採訪。談扳平球澤卡:“真的很棒,非常精彩。我的直覺是,我們向大家展現出真正的足球。謝文能把球搶下來,然後傳給了我,我再傳至瓦科,我們踢得並不自私。不管誰能進球,我們都想取得進球。我也可以完成射門,我也具備射門條件,甚...
清朝禮親王昭鏈因加田賦被革王爵 - 天天要聞

清朝禮親王昭鏈因加田賦被革王爵

嘉慶十年(1805),29歲的昭鏈襲封成為第八代禮親王。禮親王府失火,珍寶及印縵全部被焚。嘉慶帝賜銀一萬兩,同時賜給許多衣帛助他重建府。嘉慶帝昭鏈是努爾哈赤次子禮親王代善的第六世孫,父名永思,原封康親王。他與魏源、龔自珍、紀昀、袁枚等名士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