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元老級人物打破沉默,特朗普遲早斷送美國百年基業?

2025年02月19日17:50:17 歷史 6312

美國的內政外交,已被特朗普攪得“雞犬不寧”了,美國媒體更是用誇張的語氣表示,特朗普和他的內閣“動搖了世界秩序”。

以至於一些元老級人物都看不下去了,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名譽主席,曾為兩任共和黨總統羅納德·里根,以及小布什效力過的資深外交官理查德·哈斯無可奈何地告訴美媒,特朗普採取的行動,將導致美國的影響力不復當年的盛況。

美國元老級人物打破沉默,特朗普遲早斷送美國百年基業? - 天天要聞【特朗普上台將滿1個月,美國內政外交都是“雞犬不寧”】

他還主動給出了4點反思,首先,哈斯認為,特朗普在外交上的做法,好像美國有什麼“特權”一樣。

我們也能看到,特朗普上台以後,先是自作主張地推動俄烏停火,又在巴以問題上語出驚人,揚言要把巴勒斯坦人遷出加沙,甚至冒歐洲之大不韙,讓馬斯克、萬斯等人與極右翼政黨接觸,並借整頓之機,讓美國對外輸出影響力的政治機構完全停擺。

在哈斯看來,這些都或多或少地衝擊到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這恰恰是美國全球影響力的地基。

然而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哈斯的漂亮話顯得有些虛偽。他理解中的“國際秩序”,是各國相互尊重主權,不以武力奪取領土,遵守基本的貿易規則。

但美國這幾十年來所作所為,跟“尊重主權”沒有任何聯繫,欺壓小國,拿貿易問題做文章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美國元老級人物打破沉默,特朗普遲早斷送美國百年基業? - 天天要聞【理查德·哈斯對特朗普的政策給出了4點思考】

美國一直以來的行事風格,一直都是圍繞着“美國特權”展開,只是在特朗普之前的美國總統,多少還知道用意識形態做掩護,哈斯就是幫忙打掩護的一員,但特朗普是直接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說白了,哈斯作為美國老派外交官,自然要維護之前美國政策的“正確性”。他隨後提醒說,特朗普不能低估舊世界秩序的好處,二戰後的國際秩序相對穩定,避免了大國之間的直接衝突,而且這是符合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的。

這話說得也不完全對,以美國現在政治撕裂的程度,哈斯口中的“符合美國利益與價值觀”,恐怕也只能代表一部分的美國,至少以特朗普為中心的maga派,肯定持有不同的看法。

他之所以拋出這番說辭,主要是認為,不去動搖現在的秩序,美國即便不會過得更好,但也不會更糟糕,但放任特朗普這麼折騰下去,可就很難說了。

美國元老級人物打破沉默,特朗普遲早斷送美國百年基業? - 天天要聞【哈斯為共和黨效力了40年,是老牌外交官】

再然後,特朗普對歐洲盟友不假辭色,是一個很大的錯誤。經歷過冷戰的哈斯,依然認為,美國對比中國和俄羅斯的戰略優勢,就是龐大的盟友關係網絡。

然而特朗普對此棄若敝屣,不給盟友特殊待遇,還對他們坐地起價,利用後者對美國的政策依賴,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在哈斯眼中,這種狹隘的外交戰略,遲早會給美國挖坑。

應該說,在這個問題上,哈斯雖然為共和黨效力多年,但更傾向於拜登時的“全球同盟”戰略。

畢竟他當年為里根、小布什這兩個共和黨總統出謀劃策時,也會充分發揮美國盟友體系的戰略優勢。至於特朗普推行的“美國優先”,哈斯就有些敬謝不敏了。

美國元老級人物打破沉默,特朗普遲早斷送美國百年基業? - 天天要聞【特朗普對俄烏、巴以的外交政策,在盟友內部引發了極大爭議】

哈斯最後認為,由於美國正在疏遠盟友,其影響力最終可能會減弱,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也會四分五裂,一些盟友會尋求外交上的多重保險,比如說大力發展與中國的戰略合作,而不是繼續依賴美國。

最後哈斯得出結論,在特朗普的領導下,美國的外交政策呈現“不可預測”和“自私自利”兩大特點,最後反而是加速世界多極化,讓國際秩序“不那麼以美國為中心”,也就是美國影響力的斷崖式下降。

順便補充一句,哈斯不滿特朗普,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跟黨派意識形態無關,單純是建制派與非建制派的矛盾而已。哈斯在2021年與共和黨割席,就是因為察覺到,特朗普在共和黨的影響力早就是一家獨大。

美國元老級人物打破沉默,特朗普遲早斷送美國百年基業? - 天天要聞【美國副總統萬斯與德國極右翼政黨積極互動,震動歐洲政壇】

換句話說,在maga浪潮的衝擊下,共和黨已經不是當年哈斯所在的那個共和黨了。國會山暴亂震驚世界之後,哈斯第一時間宣布,他為共和黨服務了40年,如今是時候分道揚鑣。

即便如此哈斯也不忘強調,不是他離開了共和黨,而是“共和黨離開了他”。因為內部出現了“特朗普主義”這樣的異常現象。

可問題在於,4年之後特朗普捲土重來,以極大優勢重返白宮,“特朗普主義”成為美國政治的主流。

像哈斯這種老牌外交家,雖然對特朗普的所作所為感到“痛心疾首”,覺得他們這些人打拚多年,幫美國攢下來的百年基業,都要斷送在新總統手上,但除了發發牢騷以外,他似乎也沒別的事情可做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着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裡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裡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