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中國。”
死前留給同胞的這三個字,讓大反派費洋古這個人物形象立馬升華了。
費洋古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壞人。
他是腐朽王朝的產物,對於他而言,一生的使命就是守護這個岌岌可危的落寞王朝,他效忠的就是老佛爺和聖上。
因此所有動搖清王朝根基的人,都是費洋古的敵人。
榮善和老佛爺都是一樣的人。
他們妄想在自己的世界裡,依舊被捧得高高在上。
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保衛戰,並沒有成為國家的功臣,而是被老佛爺這些捍衛清朝的人視為叛賊。
因為義和團,八國聯軍要求清朝廷給個說法。
老佛爺便認為八國聯軍對中國的侵略,都是因為義和團保衛戰引來的報復。
於是為平息戰爭,保護所謂的權力城堡,榮善出面,供奉了八國聯軍大量的金銀財寶。
八國聯軍如同強盜般掠走大量物資,同時也嘗到了甜頭。
強盜的慾望是滿足不了的。
清朝廷的忍讓讓八國聯軍得寸進尺 。
費洋古是清朝廷那些老臣的縮影,也是時代的悲劇,他最後死在美利堅,死在洋人手裡,是他最後的覺醒,也是最後的絕地反擊。
八國聯軍搶走中國的金銀之後,消停了一段時間,義和團一事告終。
老佛爺以為此事算是徹底翻篇了。
接下來要對付的就是興中會。
為了救國,興中會的孫文和鄭仕良策划了廣州起事。
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但是也動搖了清朝廷。
鄭仕良和孫文失敗後,準備再次起事,可是缺少槍械。
於是他們跑去了美利堅,準備從那裡獲得槍械,來運回國內,以備起事。
費洋古為了獲盛寵,便主動請纓,要去美利堅擒拿鄭仕良,破解他們下次的起事。
“都尚虞備用處頭等侍衛費洋古。”
“文韜武略,身手不凡,氣宇軒昂,儀錶堂堂,善使飛刀,精通英文,正在門外候見。”
這是榮善舉薦費洋古時的對他的背書。
可見費洋古確實是當時出使美利堅最好的人選。
所謂的精通英文,不會是他的自我吹噓。
但他的出發點是好的。
他不知道清朝,也不知道中國將要面對怎樣的豺狼虎豹。
初到美利堅時候,唐人街因為白人姑娘和印第安人的慘死,華人受到了洋人的驅趕。
唐人街對華人滿是惡意。
費洋古聽不懂英文,把洋人的辱罵當作歡迎。
進入美利堅,需要經過安檢。洋人警察看到華人,逼着費洋古等人脫下衣服搜身。
他讓他們跪下接受檢查。
這時候的費洋古還是一身傲氣。
他聲稱只跪聖上和老佛爺。
直到洋人拿着槍對準他,費洋古撲通一聲跪下了。
很諷刺的一幕是費洋古三人被扒光上衣,逼着給洋人下跪,是赤裸裸的羞辱。
這是費洋古第一次覺醒。
在槍下,皇權不過是一個空殼。
無論費洋古的姓氏多麼尊貴,官職的前綴有多長,在美利堅,都得跪着。
強大才是最硬的道理。
在美利堅,沒有人會因為他的官職而對他畢恭畢敬。
他出了站,等秦福接站,結果擦肩而過。
最後找到了最大的華人組織,協盛堂。
而鄭仕良正好出現在協盛堂。
費洋古以為抓回鄭仕良,中國就還是那個太平盛世。
於是便不遺餘力地圍追鄭仕良。
鄭仕良與白振邦偷運槍械的時候,被費洋古和洋人一起追擊。
這個時候費洋古和洋人第一次合作。
但是他沒有致同胞於死地的境界。
雖然一直在追,但始終不過是裝樣子。
他的飛刀很准,但是沒有傷到同胞絲毫。
他只想要抓回鄭仕良,完成聖上和老佛爺的任務,守護大清。
費洋古抓了鄭仕良,阿鬼和秦福,準備活埋他們三個人,並沒有真的想要他們死,真正目的就是想要逼着鄭仕良交代義和團的全部信息。
他只想知道下一次起義的地點和叛黨的花名冊。
可是鄭仕良抵死不開口。
費洋古就一撮沙一撮殺的往下埋,直到聽到八國聯軍侵華的消息。
“英美為首的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搶佔了紫禁城。珍妃殉難,老佛爺和皇上生死不明。”
這一刻費洋古的世界崩塌了,四分五裂,他的精神支撐徹底被擊潰了。
秦福翻譯道:
“他們說要搶光紫禁城裡的寶貝。他們說還要睡皇帝的老婆。”
這些洋人的羞辱與嘲笑都是刺向費洋古的尖刀。
費洋古沉默許久,有憤怒,有無力感,最後是視死如歸,這是他的第二次覺醒。
這一刻他終於懂得洋人才是最大的敵人。
他們不會因為自己的忍讓而有所收斂。
費洋古知道三個人對付洋人就是找死,但是看見洋人們如此羞辱請朝廷,他還是一個飛刀刺向了傳播新聞的洋人。
那個洋人舉着八國聯軍攻佔北京的報紙倒下了,一刀斃命。
費洋古開始對周圍的洋人進攻。
他連中數槍,依然奮力沖向開槍的洋人,連刺數刀。
“刀快,還是槍快?”
這是費洋古對自己尊嚴最後的捍衛。
費洋古和身邊兩位侍從全部與洋人搏鬥而死,直到等到阿鬼的援軍到來。
他們準備離開之前,費洋古用最後一口氣抓住了鄭仕良的褲子,只說了三個字“救中國”。
這三個字是費洋古最後的覺醒。
他終於醒悟中國真的需要變革了,鄭仕良這些革命者才是最先覺醒的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