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石破茂踩中國紅線後,急求王毅,爭取中日間的外交破冰

2024年11月02日12:50:20 歷史 3132

幾天前,日本首相石破茂的一記“供奉靖國神社”的操作,激起了中國與日本之間本就緊張的關係。這一舉動觸碰到了中國的紅線,引發了中國外交部的強烈反對。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不到幾天的時間,日本高官便迅速找來了中國外長王毅,重申了對中日關係的重視,着急想要修復因供奉靖國神社所帶來的裂痕。

在王毅外長和日本國家安保局長秋葉剛男的通話中,中方闡明了三個關鍵要求。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即台灣問題。王毅毫不客氣地指出,希望日本能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日本首相石破茂踩中國紅線後,急求王毅,爭取中日間的外交破冰 - 天天要聞

近年來,日本在台海問題上的小動作不斷,與美國一同出動軍艦穿越台海,又頻頻與台灣進行軍事互動,而石破茂本人更是在當上首相之前,就曾竄訪台灣,討論過敏感的軍事問題。因此,王毅的警告可以說是敲山震虎,表明了中國在這個問題上寸步不讓的態度。

接下來,王毅指出了日本應該與中國相向而行,強調雙方應是合作夥伴,而非潛在威脅。這明顯是在敦促日本新一屆政府擺脫對美國言聽計從的狀態,有所作為。而在這通電話之前,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剛剛與美國防長奧斯汀進行了會談,雙方再次提及圍繞台海的軍事部署。這種接口上的“友好”,到底是策略上的平衡還是另有所圖?

從本質上看,日本在對華外交政策上的立場是否會改變,恐怕並不樂觀。石破茂雖然表示希望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但他的歷史記錄顯示,他對美國及其盟友的依賴根深蒂固。在石破茂政府上台之前,他就力圖推動建立“亞洲版北約”,儘管遭遇美國的冷遇,這個計劃不了了之,但石破茂似乎並未放棄,他轉而尋求與中國改善關係,以此向美國施壓,希望博得更多的戰略自主權。

日本首相石破茂踩中國紅線後,急求王毅,爭取中日間的外交破冰 - 天天要聞

一方面,石破茂想在中美之間玩平衡,實際卻在走鋼絲;另一方面,他對內務問題的忽視可能成為致命傷。據最新民調顯示,石破茂內閣支持率僅為28%,創下了21世紀以來日本內閣就職時的最低紀錄。這不僅反映了國內民眾對他外交手腕的不滿,更是對其內政表現的失望。如果他的政府無力在經濟、社會問題上拿出實際成效,恐怕即將到來的眾議院選舉將成為他的滑鐵盧。

中國也在努力通過實際行動向日本示好,最近有消息稱,中國將重新開放進口日本錦鯉,這對於陷入困境的日本漁業來說是一針強心劑。日本錦鯉在中國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僅2022年,日本對華錦鯉出口就達到12億日元。這項經濟上的合作,也許是中方在一系列外交磋商中的善意表達。

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中國方面需要看到日本在實質性問題上的改變,而不僅僅是外交辭令上的花架子。無論是台灣問題還是東海爭端,日本的實質動作始終沒有停止。在釣魚島海域的頻繁巡邏與在台灣問題上的越界行為,都讓中國對這些“友好姿態”的真實性持保留態度。

日本首相石破茂踩中國紅線後,急求王毅,爭取中日間的外交破冰 - 天天要聞

外交不再僅僅是簡單的國家間溝通,更多的是戰略博弈與權力的平衡。對於石破茂而言,他必須認識到,單靠模糊立場與兩頭討好的策略,可能最終只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日本在亞洲乃至全球格局中的位置,註定了它不能一味依賴美國,更不能輕視與中國的關係。

從長遠來看,石破茂如果真的想在這樣一個錯綜複雜的環境中取得一席之地,需要的不僅僅是對內問題的有效解決,更需要在國際關係上展現真正的獨立性與戰略眼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