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有制的集體主義,必然戰勝私有制的個人主義
1、中國前三十年的貧困,不是社會主義制度和毛澤東思想及偉人本身造成的,而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特定環境所造成的。相反,如果沒有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如何沒有用毛澤東思想武裝人的頭腦,就不可能在短期內獲得如此輝煌的成就。短短三十年,中國不僅在一窮二白基礎上,在建國初期,首次在朝鮮戰爭中,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十八國聯軍,並且成功發展了兩彈一星;短短三十年,中國基本完成了工業現代化的原始積累,並初具規模,戰勝了三年自然災害;短短三十年,中國在反蘇、反越、反印等戰役中取得了勝利,中國人民從此在世界面前真正站了起來。在農業方面,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人工修建大小水庫數千個,為中國今後農業豐收打下了基礎。可以毫不含糊地說,如果沒有前三十年的艱苦創業和基奠,就不會有後四十年們蓬勃發展。
2、人的精神力量,永遠大於物質力量
社會主義公有制,以及在這個制度下所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符合人類社會“理想信念”思維模式。因為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就是解放全人類,實現全人類的共同富裕。這種觀念一旦武裝了人的頭腦,就會產生巨大的個體能量和大無畏的獻身精神,而這種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相反,用資本主義“私有制觀念”培養的人,個個都是利己主義者,人人都為自身利益服務。而這種人完全失去了獻身精神。其結果就是墮落腐化,和人類共同目標背道而馳!
3、中國革命勝利,其實就是“理想信念”思維戰勝“個人主義”思維的勝利。因為人的精神力量,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對於這一點,那些具有資產階級世界觀的人,永遠也無法理解。
毋庸置疑,“私有制”必然倒置個人主義泛濫。個人主義泛濫的結果,必然導致社會“公德”的不斷喪失,導致人與之間的冷漠、敵對和相互算計。
4、“團隊精神”和“集體主義思想”,來自共有制的社會主義世界觀,而這種精神和思想,又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和困難的偉大力量。這也正是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對中國快速崛起的不理解。用毛澤東思想武裝的人民和軍隊,而由此產生的“團隊精神”和集體主義思想,正是西方世界所欠缺的,而又無法彌補的。
這就是中國的“制度優勢”,以及在這種制度下所產生的時代精神!
中國的“鄉村振興”,同樣離不開這種精神!
“公有制”可以讓人產生凝聚力;而“私有制”卻會讓人不斷敗懷和離心離德。人的真正價值在於奉獻而不是索取。這就是在不同制度環境下,所產生的兩種
精神產物。
5、“鄉村振興”需要先進人物的思想引領和身體力行,這就是共產黨人的先鋒隊作用。
在“鄉村振興”全過程中,思想引領和精神啟發是重中之重。在中國正在進行的反官僚腐敗行動中,培養共產黨人的奉獻和犧牲精神尤為重要。看來,一個沒有“理想信念”的人,一旦成為“鄉村振興”的帶頭人,是多麼可怕!所以,建立必要的監察監督制度就十分必要,決不能掉意輕心。制度監督不是對幹部不放心,而是對幹部保護!
6、“鄉村振興”是中華復興路上的重要戰略工程,需要全社會關心、關注、關愛。不能操之過急,不能敷衍了事,不能搞一陣風,不能搞一刀切。只有結合實際,紮實推進,才能有所成效。相信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只要放手發動群眾,群策群力,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就一定會取得令人民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