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子彈將特朗普送進白宮?美國沒有歷史悲情也拒絕造神運動

2024年07月29日03:50:27 歷史 7260

一顆子彈將特朗普送進白宮?美國沒有歷史悲情也拒絕造神運動 - 天天要聞

7月13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的競選集會上被槍傷 | getty images

美國媒體7月14日早間評論稱,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周六在競選集會上遭遇槍擊事件增加了他贏回白宮的可能性,對他勝選的押注將會在下周的美國共和黨代表大會上空前增加。

特朗普13日在賓夕法尼亞州舉行的集會上被擊中耳朵,這一事件被當局視為暗殺企圖。特朗普在襲擊發生後臉上濺滿了鮮血、揮舞着拳頭的形象迅速傳遍美國內外。

在槍擊事件發生之前,美國市場似乎對特朗普新的總統任期的前景做出了反應,推高了美元。

這是自1981年共和黨人、時任總統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遇刺未遂以來,美國總統或主要黨派候選人首次遭遇槍擊事件,這可能會顛覆共和黨人、前總統特朗普與民主黨人、現任總統拜登將於今年11月5日進行的二番戰。該二番戰在最近幾個月的民意調查中一直很緊張,兩人的支持率相差無幾。

“根據記錄,里根在暗殺未遂後的民意調查支持率上升了22個百分點。因此,這次選舉很可能也將是一場壓倒性的勝利。這可能會減少不確定性,“投資機構vantage point asset management和首席投資官nick ferres表示。

世界各國領導人和美國政界人士紛紛譴責了這起槍擊事件,而包括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億萬富翁對沖基金經理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在內的一些行業高管則公開宣布支持特朗普。

而自從兩周前在首次總統辯論中對陣特朗普的不佳表現以來,尋求連任的拜登總統,面臨著捐助者、支持者和民主黨同僚對他擊敗特朗普並完成高強度總統工作能力的越來越多的懷疑。

一顆子彈將特朗普送進白宮?美國沒有歷史悲情也拒絕造神運動 - 天天要聞

現在,選情對特朗普極其有利,如果下周就進行投票,特朗普可能會以較大優勢戰勝拜登。

借遭遇槍擊事件及其在槍擊事件中的神勇表現,特朗普將以超高的人氣和威望將共和黨團結到自己的選舉戰車上。

可以預見,下周召開的美國共和黨代表大會上,特朗普將如英雄般地降臨現場,成為共和黨人毫無爭議的共主。

搞定共和黨、獲得共和黨2024年總統候選人提名,這對特朗普來說已經不是問題,因為槍擊案掃清了黨內的所有質疑。問題是槍擊案能不能幫助特朗普贏得中間選民或黨外支持者、能不能幫助特朗普在美國兩黨與兩黨總統候選人爭奪激烈的選情搖擺州獲得優勢?

實際上,在美國,從來就沒有一顆子彈改變總統候選人命運的事件發生

1981年3月發生的共和黨人、時任總統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遇刺未遂事件,里根當時已經勝選、已經上任兩個多月。槍擊案與里根當選總統沒有關係。至於是不是對他3年後連任總統有幫助,就很難說了。

更早前,1912年,也是共和黨人、已經當過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再次競選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參加競選活動時遭到槍擊但幸免於難,與此次特朗普遇刺相同。但是,遭到槍擊的西奧多·羅斯福當年並未勝選,而是輸給了民主黨人伍德羅·威爾遜,後者以42%的得票率當選。

究其原因,美國社會沒有受害者情結,沒有某島上那樣的悲情,阿扁因為中槍被送進總統府的戲碼,不會在美國發生

一顆子彈將特朗普送進白宮?美國沒有歷史悲情也拒絕造神運動 - 天天要聞

更重要地是,美國人對所謂的造神運動並不感冒,對極端民粹主義泛濫有着本能的警惕。美國人可能喜歡在好萊塢電影上觀看“美國隊長”拯救世界的大戲,但他們並不願意生活在“美國隊長”的現實統治之下。與其把總統當英雄膜拜和歡呼,美國人更願意把總統當傻瓜來嬉笑怒罵。

在這起槍擊案中,特朗普無疑是極端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得到了國內外領導人的廣泛慰問,並一時封神;但是在更長的競選周期里,特朗普又是極端暴力事件的煽動者、製造者和受益者。特朗普的競選戰略“美國優先”(簡稱maga)宣揚的就是極右民粹主義立場

正是由於特朗普在2020年11月選舉失敗後,拒絕承認失敗、拒絕接受敗選的結果,並煽動狂熱支持者以極端方式表達訴求,才最終造成了2021年1月6日發生的美國國會大廈騷亂事件。這是對美國民主政治體系的嚴重衝擊。

至今,特朗普自己毫髮不損的繼續參選總統,但是參與國會大廈騷亂事件的至少數百人受到刑事處罰,至少數十人仍然在監獄中服刑。

一顆子彈將特朗普送進白宮?美國沒有歷史悲情也拒絕造神運動 - 天天要聞

2021年1月6日,特朗普的狂熱支持者佔領美國國會大廈

在今年初進行的美國共和黨初選中,之所以特朗普的候選人提名遭到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黑利(女)的挑戰,就是因為共和黨內存在着反特朗普的傳統勢力,這些共和黨的政治精英其實是拒絕特朗普用極端民粹主義綁架整個共和黨的。

綜上所述,特朗普遭遇美國政治史上最近幾十年來罕見的一起惡性槍擊事件,固然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在共和黨支持者中獲得迅速拉高的支持率,但是現在距離11月的全美投票還有差不多四個月時間,究竟槍擊事件的轟動效應能夠如何影響2024年的選情,還有待觀察。

一顆子彈將特朗普送進白宮?美國沒有歷史悲情也拒絕造神運動 - 天天要聞

槍擊事件後,特朗普所屬的特朗普大廈安保升級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