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人民軍第43步兵師團在沙里院與英軍混戰,近兩千人被俘

2024年06月23日22:00:12 歷史 2257

話說筆者之前介紹了1950年10月上旬漢城失守後,在開城以北、禮成江東岸被美韓軍擊潰的人民軍第19步兵師團及第27步兵旅團,那麼同一時間內呢,在禮成江西岸地區,人民軍第43步兵師團也正在為保衛黃海南道地區而頑強抵抗着美軍第24步兵師,筆者現在就來簡單介紹這支部隊的情況。

1950年10月人民軍第43步兵師團在沙里院與英軍混戰,近兩千人被俘 - 天天要聞

據1950年在白川被捕獲的該師團66聯隊1大隊迫擊炮中隊戰士禹奎命(우규명,21歲,黃海道人)招供,人民軍第43步兵師團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7月初組建於海州市的第77獨立步兵聯隊,該聯隊原有官兵3000餘人。由於前線兵力不足,7月20日,該聯隊指揮官即帶領剛訓練完的1000餘名官兵開赴前線作戰,結果最終在9月下旬美韓軍的反攻中全軍覆滅。

第77獨立步兵聯隊留下的2000餘名官兵被重組為第74獨立步兵聯隊,又稱海州警備聯隊,代號第566部隊,繼續在海州市執行訓練任務。此時被調來擔任聯隊長的是原朝鮮義勇軍戰士李圖益(리두익)上校,他剛結束了在蘇聯的為期六個月的軍事指揮培訓並匆忙回國,一同被分配到該聯隊的還有100餘名原人民軍第1師團的傷愈官兵。

據1950年10月17日在沙里院被捕獲的第74聯隊部電影放映員朴逢春(박봉춘,24歲,黃海道長湖郡人)少尉招供,到9月下旬,該聯隊共有官兵2400餘人,其年齡分部從18歲到40歲不等。據1950年10月9日在白川被捕獲的第74聯隊1大隊文化副長李吉順上尉招供,在編製上,第74獨立步兵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與一個重機槍中隊,每個步兵大隊下轄三個步兵中隊及其他裝備有5挺重機槍、2門迫擊炮、1門45毫米口徑反坦克炮、4架反坦克槍及1輛卡車的零散單位。

據1950年10月17日在沙里院被捕獲的第43步兵師團政治部幹事朴昌一(박창일,24歲,咸鏡北道慶興郡人)少校招供,9月20日美韓軍在仁川站穩腳跟後,人民軍統帥部即決定在黃海道地區組建第43步兵師團,用於該地區的防務。該師團代號第695部隊,最初設計下轄第67、68、97步兵聯隊及第55炮兵聯隊,但考慮到若無有戰鬥力的部隊作為核心,將很難形成戰鬥力,故將第67步兵聯隊調往平壤,另將第74聯隊番號改稱第66聯隊後調入該師團。

1950年10月人民軍第43步兵師團在沙里院與英軍混戰,近兩千人被俘 - 天天要聞

調任第43步兵師團長的是剛從前線返回的原人民軍第766游擊聯隊指揮官吳振宇大校(不久晉陞為少將)。吳振宇(오진우),1917年3月9日出生於咸鏡南道北清郡一戶貧農家庭,後追隨金委員長參加東北抗聯的抗日游擊活動,後退入蘇聯,任蘇軍遠東第88獨立旅偵察中士。半島光復後,吳振宇返回朝鮮,作為金委員長最為信任的幹部之一,他被任命為中央警備軍官學校副校長,參與了人民軍早期的創建工作。

朝鮮戰爭爆發後,吳振宇奉命指揮由特工組成的人民軍第766游擊部隊,從東線深入敵後,配合人民軍第12步兵師團攻佔了重要的工業城市浦項。但由於在作戰中捲入與韓軍正規軍的交戰,而導致第766部隊損失慘重,並最終補入第12師團,吳振宇之後被召回後方,並受到了金委員長的一頓批評。而這次被提拔為師團長,則是給吳振宇一次將功補過的機會,畢竟誰讓他是金委員長最親密的戰友之一呢?

據1950年11月被捕獲的第43師團67聯隊2大隊5中隊1小隊戰士崔東營(최동영,18歲,漢城市人)招供,由於兵員缺乏,第43步兵師團組建之初補入了剛從前線撤回的第102治安聯隊余部,該聯隊的官兵大多為在漢城入伍的青年義勇軍成員。而由於軍官數量的嚴重不足,加上部隊組建才一周後即發生戰鬥,該師團其他聯隊實際能投入作戰的只有原為獨立聯隊的第97步兵聯隊及第55炮兵聯隊。

據1950年10月12日在白川被捕獲的第97步兵聯隊1大隊2中隊戰士朴永勛(黃海道人)招供,該聯隊代號第587部隊,聯隊長為韓忠浩少校,參謀長申永民上尉,文化副長雲基民上尉,第74步兵聯隊的19名軍官和2名蘇軍顧問參與了該聯隊的組建工作。據1950年10月12日在白川被捕獲的第97步兵聯隊1大隊1中隊戰士李善奎(24歲,이선규,京畿道揚州郡人)招供,該聯隊在組建之初,補入了包括他在內的1500餘名在漢城徵召的南韓預備役人員。

1950年10月人民軍第43步兵師團在沙里院與英軍混戰,近兩千人被俘 - 天天要聞

編製上,第97步兵聯隊下轄九個步兵大隊,每個步兵大隊有官兵670人,分為三個步兵中隊。據李善奎招供,該聯隊每個步兵中隊擁有1門迫擊炮,每個步兵小隊裝備15支步槍和5支自動步槍,每個中隊只有手榴彈30枚,預定編製上的重機槍則始終沒有到位。據1950年10月20日被捕獲的第97聯隊部文員朴元植(24歲,京畿道仁川市人)上士招供,在被編入第43步兵師團後,該聯隊下屬的九個步兵大隊中的六個後備大隊被調往順天。

在1950年10月20日被捕獲的第97聯隊4大隊2中隊隊長林泰俊(임태준,22歲,平安北道定州郡人)少尉還提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他的領導、第4大隊長申賢鍾少校是一名足球明星,1948年他曾隨朝鮮國家足球隊前往東歐地區參加友誼賽,並戰勝了波蘭國家足球隊,為此回國後他被朝鮮足球協會特別授予榮譽少校軍銜。

而據1950年10月18日在沙里院被捕獲的第55炮兵聯隊1大隊1中隊隊長金明善(김명선,23歲,咸鏡北道吉州郡人)中尉招供,第43步兵師團雖然在編製計划上除轄炮兵聯隊外,還有坦克坦克、防空大隊等編製,但由於美韓軍在該師團組建才一周後就發起進攻,所以實際上只有該聯隊的第1大隊完成了組建工作。此時全聯隊共有官兵600餘人,分為三個炮兵中隊,每個中隊裝備有76毫米口徑野戰炮二門、步槍130支及衝鋒槍10支。

下面來說下人民軍第43步兵師團在戰爭中的行動,1950年9月下旬,該師團第66步兵聯隊(原第74獨立步兵聯隊)離開駐地海州,被分別部署在從海州到禮成江西岸的黃海南道沿海地區。10月9日,美騎1師7團乘坐三艘坦克登陸艇分批強渡禮成江,企圖奪取禮成江西岸的鐵路橋遺址,第66步兵聯隊1大隊隊長崔鉉少校指揮部隊進行了頑強抵抗,雖然殺傷美軍78人,但還是丟失了這一西岸沿江重要工事。

1950年10月人民軍第43步兵師團在沙里院與英軍混戰,近兩千人被俘 - 天天要聞

為了將美軍趕下登陸場,崔鉉少校於10月10日凌晨兩點又對鐵路橋陣地發起反撲,但還是被美軍擊退,美軍趁機發起反突擊,將人民軍在鐵路橋附近的高地陣地攻下,有效掩護了工兵部隊的作業和後續部隊的抵達。隨後美軍上岸部隊迅速躍進,奪取了在禮成江上的渡口汗浦里,封閉了人民軍第19步兵師團的退路。為了掩護美騎7團的躍進行動,美第24步兵師下屬的第19、21步兵團也開始在禮成江西岸登陸。

10月12日,就在人民軍第19步兵師團為打通汗浦里而戰時,第43師團66聯隊卻在禮成江西岸地區全線崩潰,丟失了白川。吳振宇少將知道第19步兵師團的覆滅也只是時間問題,便下令所屬各部隊放棄大片土地迅速向北收縮至交通樞紐載寧。美第24步兵師則相應的一面派出第21步兵團向海州方向掃蕩殘兵游勇,一面派出第19步兵團向人民軍三個師團預定的後方集結地南川店挺進。

10月15日,南川店失守後,美第19步兵團繼續向北挺進,打算配合由金川-平壤國道北上的美騎1師一部及英第27旅奪取平壤門戶沙里院,最終美國人把這一榮譽留給了英國盟友,而命騎7團轉向攻佔沙里院以北的黃州。佔領沙里院後,英27旅下轄的澳大利亞營繼續向北挺進,遭遇了在沙里院以北、黃州以南高地布防的人民軍第239海軍步兵旅團3大隊,並靠着假裝成蘇聯人的機智戰術,將這一大群(1700餘人)人民軍官兵全部俘虜。

沙里院,是人民軍第43步兵師團撤往平壤的必經之路,到10月17日沙里院失守時,師團長吳振宇少將由於未能獲得這一情報,仍命令第43師團各部以行軍縱隊方式源源不斷地開入該城。英軍營長沙吉爾中校乘坐吉普車由沙里院南下時,就與一列長達4公里的人民軍行軍縱隊遭遇,並奇蹟般地在穿越整個縱隊後順利逃脫。

1950年10月人民軍第43步兵師團在沙里院與英軍混戰,近兩千人被俘 - 天天要聞

到10月17日夜,第43師團主力陸續進入沙里院,與在城裡駐紮的英軍混在一起,由於語言不通,加上黑燈瞎火,人民軍官兵以為英軍是前來支援的蘇聯紅軍,英軍也以為人民軍是韓軍官兵,雙方紛紛混在一起,相互握手,交換徽章和香煙等紀念品。然而這一誤會最終被打破,雙方官兵們很快扭打在一起,最終英國人依靠從城外返回的澳大利亞營的幫助,將進入沙里院的人民軍官兵大部分繳械,其中就包括第43師團政治部的朴善一少校。

據統計,在10月17日沙里院的混亂之夜,人民軍第43步兵師團共被打死150餘人,被俘1982人,而英軍僅陣亡1人,如此嚴重的損失,使得作為第43步兵師團主力的第66、97步兵聯隊及第55炮兵聯隊基本全軍覆滅,沒撤過沙里院的該師團官兵紛紛退入黃海道的山中開展游擊戰爭。而第68聯隊的官兵們因為提前撤退,所以得以撤回平壤並繼續向新義州方向撤退。

據1951年1月10日被捕獲的第43步兵師團67聯隊1大隊2中隊1小隊戰士李在久(리재구,21歲,忠清南道報恩郡人)招供,第43師團殘部在新義州進行了整補,並補入了從前線撤回的人民軍第109治安聯隊,再加上新入伍的新兵及回歸建制的第67步兵聯隊,全師團恢復到6000餘人的規模,並被重新整編為第66、67、68三個步兵聯隊。在接受了為期15天的整訓後,該師團即跟隨志願軍某師向前挺進,並於12月30日抵達鐵原,加入人民軍第二軍團序列。

此時正值中朝聯軍發起第三次戰役,人民軍集中第二、五兩個軍團從東線進攻韓第二軍團所在的原州,其中第43步兵師團負責攻打原州機場。據1951年1月13日在原州被捕獲的第43師團67聯隊1大隊2中隊1小隊戰士崔福童(최복동,38歲,全羅南道務安郡人)招供,由於中朝聯軍剛取得兩次反攻戰役的勝利,第43步兵師團官兵們的士氣相當高昂,儘管他們平均每人只攜帶了100發子彈和4天的口糧。

1950年10月人民軍第43步兵師團在沙里院與英軍混戰,近兩千人被俘 - 天天要聞

然而,由於嚴重缺乏重武器,在美韓軍優勢火力的猛烈打擊下,第43步兵師團在攻打原州機場的幾天作戰中傷亡較大,據崔福童招供,該師團每個步兵中隊的官兵從100餘人銳減到60餘人,傷亡率高達40%,並在發起攻擊5天後被迫撤離原州。原州戰役後,為充實部隊建制,準備第四次防禦戰役,在志願軍的建議下,人民軍統帥部將第43步兵師團撤編,其官兵全部補入第五軍團。

最後要提的是,曾任人民軍第43步兵師團長的吳振宇少將,之後歷任人民軍第3師團長、空軍和防空軍參謀長、第一軍團司令、民族保衛第一副相兼人民軍總參謀長、軍事委員會委員、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並於1992年晉陞元帥軍銜,最終於1995年去世,終年78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蔣潔敏、白恩培、傅政華、黃興國、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內鬼”出鏡懺悔 - 天天要聞

蔣潔敏、白恩培、傅政華、黃興國、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內鬼”出鏡懺悔

6月27日晚,央視新聞頻道播出政論專題片《第二個答案》。專題片介紹,黨的二十大以來,截至2023年11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立案67萬件,其中立案中管幹部86人、廳局級幹部3533人、縣處級幹部2.8萬人。“這是一場壓倒性的勝利,黨、國家、軍隊內部的嚴重隱患正在消除,人民賦予的權力,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幸福。”專題片說。政知...
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 - 天天要聞

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

關於變法,這是一種較為古老的說法,其實我們離最近的一次變法也就一百多年。 到了近現代,變法一詞逐漸被“改革”二字所代替。那麼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我們現在正逐漸擺脫房地產經濟,而所謂的“舊法”已經不適用於當下的新環境
【檢察護企】瑞麗檢察:以“檢”之力 護“企”前行 - 天天要聞

【檢察護企】瑞麗檢察:以“檢”之力 護“企”前行

檢察護企      為有效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健康發展”常態化長效機制,深入推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走深走實。6月26日上午,瑞麗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邵曰生到雅戈爾(瑞麗)服裝有限公司、瑞麗市音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走訪調研,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狀況和法治需求。      走訪...
一袋饅頭換狀元,貧寒學子的逆襲人生 - 天天要聞

一袋饅頭換狀元,貧寒學子的逆襲人生

前言在清朝,有一位出身貧寒的學子,他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傳奇。徐州小子,志存高遠清朝年間,江蘇徐州的一戶貧寒農家裡,誕生了一個名叫李蟠的男孩。他的家族曾有過書香門第的輝煌,但到了他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生活拮据。然而,貧寒並未磨滅李
1855年,黃河決堤改道,百萬人喪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 天天要聞

1855年,黃河決堤改道,百萬人喪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袁公博編輯|t引言黃河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稱,自孟津以西的流域,由於多流經山谷,自古以來改變不大,而孟津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營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營的故事

史料記載:文登營“在文登縣東十里。明宣德二年建。初在縣西門內,十年遷此。有土城周三里,東、西、南三里。營當東面之險。今移縣城中”。據老人們傳說,文登營以前廟宇眾多,像毗盧庵、三元殿、旗纛廟、老爺廟等。經世事變遷,如今已經蕩然無存,只存於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