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2023年廣州考古有啥新發現

2024年05月18日03:50:35 歷史 8413

5月17日,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文物局)指導,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研究中心主辦的“尋跡羊城——2023年廣州考古新發現”展覽在南漢二陵博物館正式開展。

“尋跡羊城”系列原創性考古新發現展,是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加強考古出土文物展示利用的重要舉措,本展覽是該系列展之四,旨在及時分享廣州考古新發現,將考古成果轉化為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公眾服務產品,讓其更廣泛更公平地惠及公眾。

看看2023年廣州考古有啥新發現 - 天天要聞

展覽以2023年廣州20宗考古發掘項目的新發現、新成果為核心內容,精選191件/套石器、陶器、青銅器、瓷器、玻璃、水晶以及動植物遺存進行集中展示。展覽通過“兩個流域的聚落”與“兩個世界的徘徊”兩部分,呈現追溯廣州歷史脈絡的兩個視角,一是沿着增江、流溪河兩條河流追尋先秦時期南越先民的足跡,揭示他們如何生活、如何與周邊的人們交流;二是透過墓葬,觀察歷史時期廣州先民的活動空間、族屬身份、世俗生活與觀念信仰。

“兩個流域的聚落”依託從化獅象遺址、增城老虎嶺遺址和黃埔竹園嶺遺址的收穫,從食譜廣化、石器加工與文化互動三個方面,局部重構了嶺南北部山區和三角洲平原之間小流域聚落的歷史圖景,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到商時期生活在增江、流溪河流域的先民們可能吃些什麼、以什麼為生計、怎樣參與區域內的互動與交流。

看看2023年廣州考古有啥新發現 - 天天要聞

“兩個世界的徘徊”則聚焦2023年廣州墓葬考古成果,講述墓葬作為生與死的有機結合體,如何串聯塵世與彼岸兩個世界,不同時期集體對待死亡的態度。這一板塊分“墓葬與居址”“族群與身份”“物質風尚”“升仙還是成佛”四個單元,首先以越秀區機山巷、天河區廣州市一一三中學(五山校區)、海珠區石溪水廠、白雲區謝家村的漢墓為出發點,梳理廣州先秦-兩漢時期墓葬的分布,把墓群放在當時的大空間里來看,關注墓葬與居址的密切關係和動態發展;其次以“透墓見人”為重點,分析喪葬空間、禮儀與觀念,挖掘墓葬“記錄”的個體與族群,如越人貴族、工匠、將士、女性等,呈現經由歷史碎片拼湊出來的鮮活人物與多元融合的大時代;再者,以隨葬品的時代風格與流行程度,反映所屬時代的物質風尚;最後,在濃縮日常生活與社會意識的喪葬表達上,探究不同時期交織在墓葬之中的生死觀念與宗教信仰。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以互動和科普展示形式,展現動物考古、植物考古、陶瓷考古、生物考古等多學科聯合攻關的研究方法與初步收穫,強化研究之於教育、展示的關鍵意義,引導公眾領略更豐富立體的考古魅力。

本展覽持續至10月20日。

采寫:南都記者許曉蕾 實習生羅彥清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覆無常的劉牢之,卻漏掉了影帝劉裕 - 天天要聞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覆無常的劉牢之,卻漏掉了影帝劉裕

公元402年,桓玄率軍逼近建康,成功清除司馬元顯、司馬尚之及其一眾黨羽後,自任都督中外軍事、丞相、錄尚書事、領揚、荊、江、徐四州刺史,掌控了東晉的最高權力。為了掃清隱患,他決定過河拆橋,除掉反覆無常的北府軍統帥劉牢之。於是任命劉牢之為會稽內
泰山和崔康熙矛盾激化,拉拉扯扯各有算計,天價違約金成最大障礙 - 天天要聞

泰山和崔康熙矛盾激化,拉拉扯扯各有算計,天價違約金成最大障礙

近日,山東泰山俱樂部韓國籍主帥崔康熙“失聯”一事被外界鬧得沸沸揚揚,成為這個中超間歇期最熱門的一個話題。這一事件初看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背後實則是山東泰山俱樂部與主教練崔康熙之間複雜矛盾的一個集中總爆發。從表面上看,“失聯” 事件源於泰山俱樂部欲與崔康熙溝通夏窗調整事宜,卻無法聯繫到他。但事情遠非這...
歷史迴響中的民族覺醒 - 天天要聞

歷史迴響中的民族覺醒

盧溝橋畔的鐘聲穿透八十八載光陰,驚醒了沉睡在歷史褶皺里的血色記憶。當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首次公開展示胡桃澤正邦 83 分鐘口述影像,這位 731 部隊原解剖技師的自述,讓那段湮滅於檔案深處的暗夜重新浮現於陽光之下。
奧里吉悼念若塔:言語無法表達,你將永遠被銘記,兄弟 - 天天要聞

奧里吉悼念若塔:言語無法表達,你將永遠被銘記,兄弟

前利物浦球員奧里吉更新社媒悼念因車禍去世的若塔,距離他上一次更新社媒已時隔一年。前利物浦球員奧里吉在社交媒體上打破了一年的沉默,向若塔致以自己的哀思。他曬出了一張若塔在一場歐冠比賽中替換自己出場的照片,並表示:“言語無法表達,將愛與祈禱送給迪奧戈和安德烈的家人、妻子和孩子們。我們會想念你。你將永遠被...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 天天要聞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皇太極駕崩後的1644年,大清帝國迎來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皇位爭奪。肅親王豪格與睿親王多爾袞各擁重兵,八旗中半數的支持使得二人勢均力敵。然而歷史的天平最終卻傾向了年僅六歲的福臨。其生母博爾濟吉特氏(即後來的孝庄文皇后)展現出非凡的政治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