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2024年04月01日15:55:37 歷史 1390

清朝晚期的時候,中國的國力衰微,底層的老百姓更是生活艱難,於是很多的人就想要去到美國碰碰運氣……

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 天天要聞

照片之中地上坐着的全部都是中國人,他們覺得自己去到國外,是會為自己的家庭帶來一些改變的。

然而身無長技的他們去到美國,也只能夠做一些重體力勞動,關鍵是,雖然他們做着重體力勞動,但是他們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 天天要聞

當時的清政府也認識到了自己和西方世界的差距,於是清政府就推行起了“洋務運動”,而楊武運動的口號,就是“師夷長技以制夷”。

為了學習西方的技術,清政府派遣了120名左右的兒童去到美國,學習西方世界的技術。

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 天天要聞

這些兒童也知道自己身負重任,在見識到美國的繁華之後,他們就更想要學習先進的技術來改變國家。

中國人在逆境之中,是有一股拼勁的,但是他們的長辮子,以及褂子,在美國的社會之中卻顯得格格不入。

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 天天要聞

因為在去美國之前,這些幼童沒有接受過英文的培訓,所以他們在到達美國之後,首先面臨的就是語言的問題。

還有就是生活習慣問題,儘管他們身處國外,但是他們在每次學習的時候,都要向清朝的方向行禮,還有就是朝孔夫子行禮,並且朝廷還要求他們,不能信仰基督教

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 天天要聞

原本這些兒童和美國的家庭相處的也比較和睦,可是因為他們的語言和美國那邊不通,每次美國的家庭帶着他們去到教堂的時候,他們總是悄悄溜出去。

時間久了之後,這些兒童和美國家庭之間也有了嫌隙,每當他們上街的時候,美國的孩子總是會對他們感到強烈的好奇,因為他們留着長長的鞭子,穿着長袍馬褂。

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 天天要聞

為了融入美國的生活環境,有一些留美兒童就選擇剪掉自己的長辮子,再穿上合體的西裝,煥然一新的他們也算是融入到了西方的世界之中。

不過為了應對清政府相關人員的檢查,他們就在頭上安上了假辮子,等到人來了,就安上假辮子糊弄過去,人走了的話,就將假辮子取下來。

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 天天要聞

因為這些留美的兒童所學習的知識,和中國傳統的知識有着很大的不同,而在這樣的環境下,這些人對傳統的四書五經也就不熱衷了。

終於,他們剪辮子,穿西服,不熱衷於傳統書籍的消息傳到了清政府的耳朵里,於是清政府就強制將這些留美兒童撤了回來。

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 天天要聞

清政府原本是讓這些兒童在美國學習十五年之後,回到自己的祖國在各個行業發揮自己的作用的,不過這些兒童的做法卻觸及到了清廷的逆鱗。

因為在清政府的眼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他們將鞭子剪掉,不穿清朝的服飾,就相當於背棄自己的祖國。

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 天天要聞

於是在這些留美兒童在美國生活了五六年之後,清政府就直接下令,終止了他們的留學生涯。

對於那些留美人來說,這無疑是痛苦的,他們不得不終止自己的學業,有一些人甚至已經升進了大學,就連耶魯大學的校長都極其不贊成清政府的這種做法。

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 天天要聞

不過清政府那邊固執己見,最終有94名曾經留學的兒童最終回到上海,他們本以為自己是要報效祖國的,然而迎接他們的,是一段被關閉的旅程。

在清政府訓誡完成之後,他們才被放出去,但是給他們分配的工作,卻和他們的專業嚴重地不對口,不過他們終究是見識過外邊的世界,所以他們之中的很多人,也做出了不少的貢獻。

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 天天要聞

這批留美的兒童之中,就有我們中國的鐵路之父——詹天佑一開始他被清政府安排的工作,是教英語的。

後來歷經種種,他終於回到工程師的工作之中,我們中國自己設計,自己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也在他的帶領下誕生,這條鐵路就是“京張鐵路”。

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 天天要聞

而提出這一項主張的,是容閎他是我們中國首個在美國著名大學畢業的學生,正是因為他的建議,才有之後留美兒童事件。

那些從美國歸來的兒童也確實大有作為,其中就有鐵路局長,鐵路官員,海軍元帥等等……

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 天天要聞

其實當初察覺到中國和外國之間的差距,不止一人,李鴻章在訪問美國的時候,穿的是清政府所賜的黃馬褂

他認為他穿的已經是最好的了,可是在到達美國之後,他還是被眼前的一幕所震驚到了,美國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是中國所不曾擁有的。

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 天天要聞

可能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李鴻章才清晰地認識到,中國究竟落後了世界多少年,李鴻章是一個很愛面子的人。

然而在見識到美國的繁華之後,李鴻章再回到祖國的時候,變得沉默了不少。

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 天天要聞

國家不發達所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當時我們的國人去到發達國家時,受到的歧視。

而美國更是在1882年,頒布了《排華法案》,美國人對華人的歧視,在那個時候是非常嚴重的。

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 天天要聞

甚至還有一些人開始對華人發動攻擊,在華人抱團取暖的唐人街上,他們肆意打砸,暴動能一連持續好幾天。

關鍵是那些犯下罪過的白人,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法庭那邊認為華僑不能上法庭,就將那些人給釋放了。

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 天天要聞

這副漫畫是美國那個時候的漫畫,其中所講述的,是美國就算是關閉了自己的大門,華人也從不同的地方去到美國。

當時還有一個非常可笑的謬論,這個謬論就是“黃禍論”,這個理論說黃種人對白人的各個方面都造成了威脅,這個理論甚至建議白種人將矛頭指向黃種人。

上世紀清朝人在美國:華人生活艱難,勞工勞累坐在地上 - 天天要聞

在當時的那個時代,中國人備受歧視,不少的男人在美國都過得很是艱難,要是女性去到那裡的話,則是更加地艱難。

因為這些女性群體沒有男性那樣有力氣,受限於當時封建社會,底層有很多的女性都接受不了正統的知識教育,所以不管在哪裡,這些女性的生活都十分凄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愛迪生曾揚言無法發明的珍珠,竟然被中國諸暨給養出來了?! - 天天要聞

愛迪生曾揚言無法發明的珍珠,竟然被中國諸暨給養出來了?!

在珠寶的世界裡,有一種珠寶被譽為”寶石皇后”。它色澤溫潤,看似無寶石的華麗閃透,卻有着低調潔瑩的尊貴,是優雅與高位的象徵,它就是——珍珠。珍珠自古就深受世界各地的寵愛,戴安娜王妃曾經說:如果一生只能擁有一件珠寶,那一定是珍珠。每一個人,首飾盒裡都應該有一串珍珠,細數知名的品種:大溪地、真多麻、澳白、...
“雙休日”的提案人逝世,歷史會記住他的貢獻 - 天天要聞

“雙休日”的提案人逝世,歷史會記住他的貢獻

極目新聞評論員 徐漢雄九三學社優秀社員,我國著名醫學翻譯家、教授、主任醫師王賢才先生,於2025年5月1日晚8時在南昌逝世,享年91歲。(據5月2日大江新聞客戶端報道)王賢才,1934年11月出生於上海,原籍為九江縣永安鄉,他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獨立完成《希氏內科學》的譯者,獲衛生部“醫學翻譯特別獎”,曾被評為首批國...
全國勞動模範周彥:飛機安全降落的“守護人” - 天天要聞

全國勞動模範周彥:飛機安全降落的“守護人”

日前,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公布並表彰了2025年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信導部通信導航中心副經理周彥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周彥自2011年大學畢業後就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工作,主要負責導航、地空通信等航空運行關鍵設備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