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劉少奇在大會上提起被抨擊的彭老總,台下觀眾有何反應?

2024年03月13日23:25:27 歷史 1243

在革命時期,廬山會議是我黨歷史上十分重要的會議。

當時在會議上,彭德懷的意見成為這場會議的焦點之一。

同時劉少奇同志在會議上的發言,給予彭德懷的發言積極的評價,並且還對彭德懷同志在1959年提出的意見表示十分的贊同。

這場會議的焦點,就是同志和同志之間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是很難見到的。

更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在1959年彭德懷同志發表的言論,直到1962年才被劉少奇同志正名。

01

1959年彭德懷同志曾經提出來有關於工農業建設的提議,他結合自己去農村調研的結果,並且還對大躍進運動的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當時在會議上引發很多人的討論。

對於這件事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不僅如此還被認為是犯下了“右傾”錯誤,遭到會議的不斷批判。

1962年,劉少奇在大會上提起被抨擊的彭老總,台下觀眾有何反應? - 天天要聞

不過在幾年之後,大躍進的弊端開始被曝光出來,全國的問題與日俱增。

經過黨中央一系列的調整之後,國民經濟才開始有了好轉。

在大躍進初期,劉少奇同志始終都堅決支持“三面紅旗”,可是因為劉少奇同志之前一直主抓城市的工作比較多,對於農村的實際情況並不是特別了解。

直到1961年,劉少奇回到湖南農村進行調研,他這才對農村現狀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1962年七千人大會上,他提出:“三年之前彭德懷同志提出過的意見,現在來看的話有一些是十分正確的。”

這個時候,彭德懷還沒有被平反,很多人並不敢提起來他的名字和有關於他的事情。

劉少奇同志在這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並沒有準備發言稿,他所說的每一句話全部都是用豐富的舉例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1962年,劉少奇在大會上提起被抨擊的彭老總,台下觀眾有何反應? - 天天要聞

他的發言不單單是對彭德懷同志建議的肯定,同時也是對於會上所產下的定調產生了懷疑。

他希望大家對於彭德懷的觀點重新思考,他現在認為當時彭德懷的觀點並不超綱,大家應該好好的去思考下彭德懷之前的想法,是否是誤會他了。

在這一次的會議上,劉少奇同志主動為他說上幾句公道話,確實是難得可貴。

他說完這幾句話之後,大多數很多代表們都對他表示佩服。在如此關鍵的時刻,劉少奇同志還能夠提起彭德懷,他真的是一個不怕擔事的人。

02

同時在會議上,還有一些和彭德懷有着特殊情感的人,他們聽到劉少奇同志如此為彭德懷說話,他們真的為此感到由衷的贊同。

劉少奇做了他們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情,這一點就值得大家敬佩。

這一次他的發言讓會議上的氣氛開始了變化,讓會議變得特別豐富,人們對於歷史的看法也在潛移默化的發生改變。

總之,劉少奇同志在會議上的講話,對於彭德懷同志的建議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62年,劉少奇在大會上提起被抨擊的彭老總,台下觀眾有何反應? - 天天要聞

同時也或多或少的改變了彭德懷的處境,他的發言不單單是對歷史的回顧,也是對當時時局的質疑。劉少奇同志的這個舉動,讓大家都對時局感到無比的質疑。

劉少奇同志的發言,給予我們一些啟示,無論任何時刻面對歷史的時候,我們都需要有思考的能力,千萬不要草率的就下定結論。

就算是在當代社會上,我們在面對任何的事情,都需要有深刻的思考。

這樣才可以理解過去的一切,指導未來的發展,讓我們的國家變得越來越美好,人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繁榮。

其實劉少奇和彭德懷之間的情分並不局限於此,他們兩個人是同鄉。

全部都是1898年出生在湖南,因為都是老革命先輩,他們兩個人私下的關係特別好。

雖說他們經常在工作上有口角,但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親近。而且劉少奇同志對於彭德懷同志十分敬重,這樣讓他們能夠在工作過程中,克服很多的磨難,共同為我們的黨和國家努力奮鬥,努力做出貢獻。

03

在歷史長河裡面,像他們兩個人的情誼在困難時期顯得十分的可貴,並且這也展現出來一種敢賭成熟和理性的領導關係。

他們在平時是好友關係,在工作過程中是上下級別的關係,如此優秀的關係,使得他們可以在政治舞台上一直都保持團結,為大家的共同理想去奮鬥着、努力着。

回首看這一切,劉少奇同志是在彭德懷同志沒有平反的時期發表這一切,他敢於在敏感問題上發言,完全就彰顯了他為國家事業付出的公正和無私。

在當時有多少的人,能夠做到劉少奇同志這一點。

1962年,劉少奇在大會上提起被抨擊的彭老總,台下觀眾有何反應? - 天天要聞

甚至還有一些人,恨不得在這個時候距離彭德懷同志遠遠的,怎麼可能會主動提出來這樣的觀點。

如此的勇氣和胸襟,足以表現出來劉少奇同志和彭德懷同志都是為國家和人民利益着想的革命家。

他們在乎的真相和正確的事情,並不在乎這個人到底是誰,或者是說他做了什麼樣的事情。換句話來說,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正確的就必須提出了,不能由於時局的情況被掩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2025年緬甸內戰局勢5個月來的簡評 - 天天要聞

2025年緬甸內戰局勢5個月來的簡評

轉眼2025年已經過了5個月,緬甸的激烈內戰打了兩年半,目前又陷入新的僵局,也就是幾十年來那種不死不活的狀態。所謂“激烈內戰”是指2023年1027行動,這一仗確實差點徹底改變了緬甸局勢,也就是變天,最後因為多種因素,緬政府的基本盤又穩住了
紅軍第5軍團改稱第5軍的時間考略 - 天天要聞

紅軍第5軍團改稱第5軍的時間考略

文/宋增貴 紅軍第5軍團何時改稱第5軍,對此,多年來眾說紛紜,直至今日在報刊網絡中仍然說法不一,有1935年7月、11月和1936年1月之說。 經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史》....
美債收益率再漲多少可能衝垮美股?歷史答案是:不到20基點 - 天天要聞

美債收益率再漲多少可能衝垮美股?歷史答案是:不到20基點

財聯社5月23日訊(編輯 瀟湘)本周,美債收益率的飆升顯然已開始對美股形成了初步的衝擊:周三美國三大股指遭遇了四月以來最為嚴重拋售,而儘管周四長債拋售有所緩和,但美股整體依然漲跌不一,其中道指與標普500指數錄得了連續第三日的下挫。這顯然已給不少華爾街交易員拋出了一個問題:美債收益率再漲多少可能徹底威脅到...
清末帶娃有多野?後爸讓孩子摸炸彈的生死考量 - 天天要聞

清末帶娃有多野?後爸讓孩子摸炸彈的生死考量

在動蕩不安的歷史長河裡,總有些瞬間讓人過目難忘。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中,朱亞文扮演的吳天白,就上演了一幕令人心驚的場景——他竟然讓年幼的繼子吳不顧觸摸炸彈。這看似荒唐的舉動,背後卻是清末革命者在生死邊緣的艱難抉擇。吳天白的革命生涯,從一開
重溫“人民軍隊進城第一課” - 天天要聞

重溫“人民軍隊進城第一課”

來源:解放軍報·中國軍號記者踏訪我軍解放上海前夕“丹陽整訓”故地——重溫“人民軍隊進城第一課”■本報記者 費士廷 賴瑜鴻江蘇省鎮江軍分區組織民兵在上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活動。楊建軍攝初夏時節,江南古城丹陽,草長鶯飛,魚翔淺底。人民廣場正北,林立高樓間,一座德式建築頗引人注目。這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