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衛隊高層集體參拜“神社”,中國表示反對,東京並不愚蠢

2024年01月14日22:40:37 歷史 2339

日本明知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甚至可以認為就算將日本戰犯“千刀萬剮”都不過分,為何拒絕效仿德國認錯?

而且面對中國多次表示抗議的行為,日本人似乎壓根就不會放在心上,依舊是我行我素。

同時千萬不要以為日本高層頻繁參拜“神社”的行為很愚蠢,此舉早已暴露出日本的野心。

日本自衛隊高層集體參拜“神社”,中國表示反對,東京並不愚蠢 - 天天要聞

根據中國駐日大使館1月13日透露的消息,針對日本自衛隊高層集體參拜“靖國神社”表示堅決反對,同時聲稱“日本自衛隊高層此舉屬於公然褻瀆歷史正義,嚴重傷害受害國民眾感情”。

要知道,“靖國神社”中供奉着大多是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戰死的軍人和軍屬。

大部分都是日本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中陣亡的日本官兵,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靖國神社”一度是“神風特攻隊”出發儀式的舉辦地點。

同時在“靖國神社”的大門旁邊有一塊描述甲午中日海戰的紀念碑,可見日本人從未將自己對中國的惡行視為錯誤。

據悉,日本“靖國神社”中供奉着14位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為甲級戰犯的存在,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等人。

然而從1985年時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率領內閣參拜“靖國神社”之後,幾乎每年都會出現日本政要和軍方高層參拜的情況。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就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日本人明知自己在二戰中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為何拒絕認錯?

要解釋這一點還得從日本二戰結束後的發展史入手,當時日本投降之後堪稱是“元氣大傷”。

尤其是廣島和長崎遭到美軍原子彈襲擊之後,基本上和人間煉獄沒有任何區別。

原本日本人以為自己將會過一段苦日子,伴隨着朝鮮戰爭爆發之後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日本自衛隊高層集體參拜“神社”,中國表示反對,東京並不愚蠢 - 天天要聞

美國人選擇將後勤補給任務交給日本人,在1950年下半年日本出口貿易額比上半年暴漲55%,同時還解決了20萬日本人就業問題。

此舉導致日本迅速“恢復元氣”並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局勢,這樣一來,日本人心目中自然會埋下一顆種子,那就是不認錯也能過上好日子。

甚至會讓日本高層認為,自己不認錯才能在國際社會中擁有一席之地。

否則一個國土面積只有37.8萬平方公里的島國,還是二戰時期的法西斯,如何能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

也就是說,日本高層頻繁參拜“靖國神社”表面上看似愚蠢,甚至可以認為是屢教不改,實則暴露出日本人的野心。

證明日本人從未拋棄自己的“軍國主義”野心,這是日本的立國之本。

在日本高層看來,只有保持這樣的野心,不斷恢復日本的“軍事實力”才能讓其站穩腳跟。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日本會大肆進口美製f-35戰機?又為何會選擇建造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

日本自衛隊高層集體參拜“神社”,中國表示反對,東京並不愚蠢 - 天天要聞

就是因為日本人沒有放棄“復蘇野心”的計劃,而且必須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沒有忘記“初衷”,還能時刻“提醒”日本後人。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說日本高層並不愚蠢,他們很清楚自己如何才能得到美國的扶持,如何才能恢復實力。

可是中國多次表示反對,日本人不以為然,是不是可以認為毫無效果,甚至可以認為後代已經忘記先輩們所付出的努力?

當然不是,近年來我國經常舉行紀念先輩的愛國教育活動,以及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就是為了讓後人永遠銘記中國的歷史,永遠不要忘記當初是誰在我國的土地上作惡。

所以,中國反對日本高層參拜“靖國神社”並不是毫無效果,而是通過我們的反對不斷提醒後人,“我們要牢記日本人帶來的恥辱,這是每一名中國人的出廠設置”。

(文/諸葛先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上海,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小樓靜靜矗立,烏漆木門、雕花門楣、朱紅窗欞,芳華依舊。回望一百多年前,舊中國風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殫精竭慮,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拼版圖片:左圖為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右圖為中共一大會址原址房間內部(中共一大紀念...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 天天要聞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慶市開州區人,享年71歲。幼時讀私塾,13歲時父親因瑣事糾紛被當地惡霸打死後家道中落。為了生計,他開始給人家放牛。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 天天要聞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在某乎上看到一個答案,說的是為什麼多爾袞被後人捧得那麼高?這答案給我看樂了!說多爾袞有一項功勞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做了一個偉大的實驗。他以開國皇帝之實力,挫骨揚灰的悲慘結果,告訴了後世:帶着孩子的盤不能接,別人的兒子養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聞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軍老戰士、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歲。施平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舊文《施平:一隻理想主義的“土撥鼠”》(原載於2015年4月11日《文匯報》),以饗讀者。百歲施平,攝於2010年9月。“我是一隻土撥鼠。”施平在自傳里這樣寫...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 天天要聞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一張老照片,珍貴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拍攝於1947年,拍攝地點在陝北小河村,這是毛主席與機要科人員留下的彌足珍貴的合影和罕見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此時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樣蹲在地上,也沒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並不影響他的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 天天要聞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哥走的是懷念,還有傷感兵駐慶遠期間爆發的“萬里回朝”事件,對石達開的打擊是致命的,除了太平軍精銳損失慘重,更嚴重的是此事帶來的感情傷害。石達開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那些曾經無限擁戴自己的兄弟們,為什麼都會選擇離我而去,難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