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礁非法坐灘的那艘破船,距離大結局可能不遠了,菲律賓不惜製造摩擦也要向其輸送建材,證實了它距離解體已經不遠。在中國海警的強勢反擊下,菲律賓也不敢太過分,只能另尋出路。
近日據菲武裝部隊發言人透露,小馬科斯政府正在考慮,在仁愛礁建立一個永久性的民用建築,由民間船隻向其輸送補給,而非軍用補給。這樣既能保住在仁愛礁的一席之地,也不至於和中國撕破臉。
不得不說,小馬科斯這一手很高明
這艘破船坐灘已經三十多年了,一直沒有進行過維修,專家在幾年前就警告稱最多能維持到2020年,能維持到現在已經遠遠超出預期了。
破船解體在即,小馬科斯的最新計劃便是想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通過民用設施的搭建,鞏固在仁愛礁的存在,以保持當前局面。
這個策略其實就是“拖”字訣, 企圖利用時間與國際局勢的變化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
不過,就算菲律賓不再依靠“馬德雷山”號,其意圖在中國海警的堅定立場和行動面前也難以成功。近期,當菲律賓試圖向仁愛礁輸送建材時,中國海警船隻已經展示了明確的反制行為,表明中方對此類行徑的堅決阻止。中國在南海區域內的長遠戰略深思熟慮,放眼未來,菲律賓偏離法理與國際共識的單邊行動註定徒勞。
小馬科斯的另一心思,就是在不再抵觸中國軍事反應的前提下,保持其在爭議水域的活動。但無論怎樣打算,在沒有國際法律支撐和地區共識的情況下,其單邊行動很可能會增加地區緊張,且最終難以達成其所期望的目標。
而且,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策略非常清晰,就是通過《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約束各方行為,維持現狀不變,擱置爭議,韜光養晦,然後在某個時機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
菲律賓也明白這一點,所以才會極力維持在仁愛礁的存在,只要能等到那一天,局勢就有轉機的可能。
但是,菲律賓同時也在賭,為了仁愛礁,菲律賓已經下了很大的籌碼,一旦失敗將是它無法承受的代價。
至於小馬科斯的計劃,中國也早就想到了
小馬科斯擬建的這個民用設施,可能是燈塔、科研中心或其他名義,但其背後的實質意圖是顯而易見,就是先佔住地方,然後徐圖良策。
對這種情況,中國也早就有準備了,外交部發言人表明,仁愛礁是一個無人島礁,根據2002年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各方應承諾維持該礁的無人及無設施狀態。此宣言是由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所共同簽署,旨在保持區域和平與穩定,防止緊張局勢升級。
所以,在簽訂《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時,就考慮到了緩和聲索國之間的緊張關係,給各方留出了協商與對話的空間。但是,自那時起,南海周邊國家的一系列行動不斷考驗着該宣言的效力。如今,仁愛礁上這艘破船成了菲律賓一再挑釁宣言權威性的鐵證。
中國一向堅持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南海爭端,並多次呼籲各方遵守《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精神和條款。在這個前提下,中國外交部的聲明代表了對國際法和區域合作精神的長期承諾。
此外,中國也已經向國際社會清晰表達了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決心,亦展示了解決爭議的耐心與持續的外交努力。
當前情況是,任何行動都有可能改變地區的平衡。在這樣的背景下,菲律賓計劃在仁愛礁上實施的建設活動,不僅違背了旨在緩和緊張局勢的多邊協議,而且可能會成為引發局勢緊張的導火索。
隨着周邊國家對南海的利益日益並重,菲律賓的這一行動可能推動其他聲索國採取類似措施,進一步複雜化已經錯綜複雜的局面。這一局面非常考驗中國的戰略定力,面對菲律賓等國的不斷挑釁,中國要做的就是維持局面,據理力爭,按着自己的節奏一步步來,它們的陰謀自然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