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印度的國民生產總值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印度更加堅定地認為自己應當成為安理會新的常任理事國。前不久,大量的印度人士在各媒體平台上呼籲,印度已經6次要求取得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但均以失敗告終。
印度將會第7次向聯合國提交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申請書。如果印度這一次還不能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印度就應當“另起爐灶”,從現有的聯合國退出,建立一個以印度為中心的“新聯合國”。

從印度方面的表態中我們可以看到,印度非常希望能夠成為新的“政治大國”。不少印度民眾認為,印度距離拿到“入常”門票往往“只缺臨門一腳”。以本次申請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為例,印度已經成功取得了多個關鍵大國的“支持”。
早在今年年中的時候,美國總統拜登就開始討論安理會擴員方案。在美國政府看來,安理會擴充成員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情”。美國希望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能增加五到六席,但新的常任理事國不應當獲得“一票否決權”。

原有的安理會“五常”也應當儘力保持克制,減少對“一票否決權”的使用。美國願意支持德國、日本、印度等國家成為安理會新的常任理事國,來讓安理會可以“反映更多國家和地區民眾的訴求”。
看到美國表態之後,英法兩國迅速跟進,稱英法同意對安理會進行改革,支持印度、德國、日本等國家“入常”。美英法三國的表態讓印度感到振奮,因為在印度看來,俄羅斯理所當然的會在“入常”一事上支持印度,印度距離拿到“入常”門票只有“一步之遙”。

和印度所想的一樣,俄羅斯滿足了印度政府的要求。據參考消息報道,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訪問了莫斯科,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舉行了會晤。在會晤後的記者會上,拉夫羅夫明確指出,俄羅斯支持將印度增補進聯合國安理會,支持印度成為新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在與拉夫羅夫會晤之後,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又前往克里姆林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展開交談,遞上了印度總理莫迪寫下的親筆信。普京當面對蘇傑生這位老朋友表示了歡迎,並邀請印度總理莫迪訪問俄羅斯。

蘇傑生收下了普京的邀請,並表示印度總理莫迪非常希望能在2024年訪問俄羅斯。蘇傑生指出,今年年內,印度與俄羅斯的貿易額將突破500億美元,兩國之間的貿易也會變得更加平衡且具有可持續性。
需要指出的是,支持印度成為新的常任理事國很可能又是俄羅斯給印度開出的一張“空頭支票”。從印度前6次申請“入常”的失敗中我們可以看到,五個常任理事國從未一致支持印度“入常”。
並且,按照聯合國憲章的規定,印度還需要得到193個聯合國成員國中三分之二以上國家的同意,也就是至少129個國家,才有機會實現“入常”的心愿。對於印度而言,這又會是一道考驗。

俄羅斯之所以多次表態支持印度在聯合國安理會中取得更高的地位,主要目的是送印度一個“順水人情”,來促進俄羅斯與印度之間的貿易往來。在西方國家聯手打壓、制裁俄羅斯的當下,發展與印度之間的貿易對俄羅斯有着重要意義。
主管能源部門的俄羅斯副總理亞亞歷山大·諾瓦克於近日指出,俄羅斯今年9成的石油以及石油產品都出口給了中國和印度,成功規避了西方國家的制裁。按照預計,俄羅斯今年的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收入將達到9萬億盧布,與俄烏衝突爆發之前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外長蘇傑生所說的“俄印兩國之間的貿易正變得更加平衡”是一個偽命題。印度海關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23年前10個月,印度從俄羅斯進口了514億美元的產品,卻只向俄羅斯出口了33億美元的產品。
也就是說,在2023年結束之時,印度很可能會對俄羅斯保持500億美元以上的貿易逆差,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由此我們不難想到,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俄羅斯將會非常重視印度這個貿易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