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上海衡山飯店發生了一起國寶九龍杯失竊案,周總理僅用幾招妙計,便使九龍杯在24小時之內完璧歸趙。
3月25日下午,一行27人的羅馬尼亞使節團,從北京飛到上海,為即將訪華的羅馬尼亞首腦齊奧塞斯庫打前站,提前對訪問上海做全方位的了解和安排。
晚七點,使節團在上海衡山飯店嘗到了前所未有的美味佳肴,按上級指示,衡山飯店也拿出了國寶飲皿九龍杯進行招待,以示熱情。
九龍杯曾是康熙最愛,隨康熙帝葬於陵園,後有盜墓失落民間。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一位景德窯名匠因目睹過九龍杯後喜愛不已,便十幾年如一日地做試驗,一心要雕刻仿製,最終在1958年將九龍杯仿製成功。
圖|九龍杯
當時上海交際處聞聽,立刻派專員訂購一套。工匠卻在燒制出36隻九龍杯後,因意外去世,他的精湛技術也沒有得到相傳,36隻九龍杯也就成了絕世孤品,無價之寶。
九龍杯晶瑩剔透,杯體會隨着不同的光線變得絢麗多彩。龍老大立身杯中,嘴含寶珠,頭過杯口,尾巴由里伸出彎曲成杯把。其餘8條龍也在杯壁的向下形成四個柱子,將杯子穩穩地載托。
九龍杯不但外形華貴耀眼,杯內還精心設計了一個倒U形管,如果酒水倒滿杯子,液體就會順着倒U形管,從頭朝下的四條龍口中噴出,很是神奇有趣。
外國使節看了都瞠目結舌讚不絕口。然而此次宴會結束,飯店工作人員清點器皿時卻發現,一隻九龍杯突然不見了。
聞聽趕來的賓館主任黃業光和保衛科長劉金成嚇得直冒冷汗。他們首先對飯店所有工作人員進行了嚴格盤查,然後又對飯店各個角落進行地毯式搜索,結果還是找不到丟失的九龍杯。
飯店一夜燈火通明,直到26日清晨,焦頭爛額的黃業光和劉金成又接到通知,周總理下午要在飯店接待越南勞動黨時任第一書記黎筍。他倆面面相覷,看來大師瞞不住了。
當周總理中午提前來到飯店時,已經覺察到飯店工作人員的神色異常,聽到事件的彙報後問,你們只在宴會以後做了尋找,宴會前和舉行宴會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你們知道嗎?有沒有這段時間的錄像?
劉金成拍腿大叫,是啊,上海電視台對此次宴會全程錄了像。
當他急匆匆地去上海電視台要回了錄像,卻又傻眼了。錄像的確把九龍杯失竊的全過程錄了下來,但是有證據,小偷卻不能抓。
錄像顯示,27名羅馬尼亞使節團里,有一名年輕人在對飯店美食讚不絕口的同時,對華貴的九龍杯愛不釋手,他手捧九龍杯反反覆復地擺弄欣賞,最後竟趁人不備把九龍杯放進了自己的公文包,並把九龍杯帶離了飯店。
後來查明,這個小夥子34歲,是羅馬尼亞外交部的一名文化秘書。對方是外交官,處理不好會影響到兩國的友好關係。
周總理聽了彙報也神色凝重,他知道國際法有規定,任何國家都不能判他國使節有罪。還有,新中國剛站上國際舞台,對羅馬尼亞首腦的訪華特別重視,所以對使節小偷不能沒禮貌,更不能讓他下不來台,而國寶九龍杯,堅決不能落入外國人之手。這不是單純的偷盜事件,處理不好,會影響外交關係。
周總理想了片刻,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他說他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1971年3月26日晚,所有的外國來賓應邀觀看早已安排好的文藝節目,27名羅馬尼亞使節團成員也全部到場,並安排他們坐到了離舞台不遠的地方。
高超的中國雜技引來賓客的陣陣掌聲,當掌聲熱浪起伏,表演被推上高潮的時候,只見魔術師顏金鳳戴着一頂小圓紅帽上了台。
他站在舞台中間,拿下帽子禮貌地彎腰鞠躬,然後向左右觀眾展示他的小紅帽里沒有任何的東西。突然他用手轉了一圈小紅帽,竟然從帽子里鑽出一隻和平鴿。
台下一片掌聲,賓客們都為他的精彩表演驚嘆不已,隨後連續的幾個小魔術,更是把現場的氣氛調動起來。
顏金鳳在越來越熱烈的掌聲中推過一個道具桌,桌上有一個四方框,框上面蓋着一塊紅布。當他揭開紅布的瞬間,台下一片嘩然,原來框裡面有三隻華貴的九龍杯。
沒等賓客們反應過來,就聽一聲槍響,其中一隻杯子應聲破碎,然後幾秒鐘消失不見,賓客們一陣騷動。
其實他們不知道,這隻破碎的杯子是冰做的仿製品,是周總理安排工匠用冰塊仿製九龍杯一模一樣打造的,道具槍里的彈頭也被特殊化學劑改造,所以冰塊九龍杯打碎後可以迅速地融化、消失。
在賓客的唏噓中,只聽顏金鳳說,先生們請不要擔心,這隻九龍杯並沒有被打碎,我只是把它轉移到了別的地方。
說罷,他慢條斯理地走下了舞台,徑直來到那位盧馬尼亞文秘身邊,彎腰禮貌地說,先生,現在需要您的配合,我把九龍杯轉移到您的包里去了。
在眾目睽睽下,文化秘書尷尬又故作驚訝地打開公文包,果然,公文包里有被偷的九龍杯。隨即,傳來了經久不息的掌聲,所有賓客都紛紛站了起來,為這一神奇的“魔術表演”驚訝和讚不絕口。
就這樣,周總理一招妙計,不到24小時就追回了被偷的國寶,也化解了一起棘手的外交事件,不但給羅馬尼亞留足了臉面,還為增進中羅兩國的友誼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周總理足智多謀、才思敏捷、顧全大局的外交智慧非常人可比,無論發生怎樣的危機,他都能用最穩妥的方法一一化解,令人深深折服和敬仰。
作者:石子
編輯:黎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