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陽市(古稱巴陵)歷史名人前五位

2023年12月02日18:29:11 歷史 1806

不含近現代歷史名人

左宗棠

湖南省岳陽市(古稱巴陵)歷史名人前五位 - 天天要聞

左宗棠(公元1812年—公元1885年),字季高,一字朴存,號湘上農人(今湖南湘陰)。是清末湘軍首領之一,與曾國藩張之洞、李鴻章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左宗棠作為湘軍首領,在洋務運動期間主導了一系列重大的軍事活動,如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和收復新疆等,對於維護中國的統一和主權完整發揮了重要作用。左宗棠被譽為中國近代化的先驅者之一。他推動了中國的工業技術發展,並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工業技術人才和海軍將士。他還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發展者和踐行者。他著有《楚軍營制》《朴存閣農書》等作品,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學術遺產。對於維護中國的統一和主權完整他在處理棘手的民族矛盾時,曾寫下“陝茴之禍由於漢茴構怨已久,起釁之故實由漢民”的話,這使得對他的評價頗有爭議。

劉大夏

湖南省岳陽市(古稱巴陵)歷史名人前五位 - 天天要聞

劉大夏(1437年-1516年),字時雍,號東山居士,湖廣華容(今湖南華容縣)人。明朝中期大臣、文學家。劉大夏於天順八年(1464年),中進士,歷兵部職方司主事、郎中、廣東右布政使、戶部左侍郎、右都御史等職,累官至兵部尚書。劉大夏是明朝中期的一位重臣,先後輔佐英、憲、孝、武4位皇帝,成為明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水利專家和文學家,也是德高望重的四朝元老。《明史》《中國通史》等稱劉大夏是明朝九大名臣之一、“弘治三君子”之一。劉大夏的文學成就也很高,他的詩歌作品流傳至今。例如《往香山海上》和《游閩中玄妙寺晚歸偶成奉同行徐沈二公》等詩篇,展現了他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正德十一年(1516年),劉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贈太保,謚號“忠宣”。

黎淳

湖南省岳陽市(古稱巴陵)歷史名人前五位 - 天天要聞

黎淳(公元1423年-公元1492年),字太朴,號朴庵,湖南華容縣人,明朝天順元年(1457)狀元,官至南京工部尚書、南京禮部尚書。他是明代唯一的湘籍狀元,也是岳陽市歷史上唯一的狀元。黎淳一生清廉如水,正如其門生李東陽這樣評價他的恩師:“先生清德重望,誠可謂一代偉人矣!”他做官30餘年,且是太子之師,皇帝之側,卻從不自誇自傲。他以博學多才而聞名,尤其在經史方面有很高造詣。黎淳參與修撰了《大明一統志》,並著有《龍峰集》《明實錄》《黎文僖集》等傳世之作。他於弘治壬子年四月十八日去世,享年70歲。黎淳被謚號為文僖,並葬於華容縣黃湖山之原。他的生平事迹被倪岳撰寫成《黎文僖公傳》,徐溥撰寫了《黎文僖公神道碑》,李東陽撰寫了《黎文僖公行狀》。黎淳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事迹至今仍被人們傳頌不衰。

郭嵩燾

湖南省岳陽市(古稱巴陵)歷史名人前五位 - 天天要聞

郭嵩燾(公元1818年—公元1891年),乳名齡兒,學名先杞,後改名嵩燾。字筠仙,號雲仙筠軒,別號玉池山農、玉池老人,今湖南湘陰人。他是晚清的官員,湘軍創建者之一,也是中國首位駐外使節。郭嵩燾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進士,從此開始了宦海浮沉。此時,太平天國興起,郭嵩燾四處動員,勸曾國藩、左宗棠等人出山,創辦湘軍。在當時,郭嵩燾成為具有高度“爭議”的人物,他被視為一個“砍樹者”。儘管郭嵩燾有着深遠的政治眼光和獨特的外交策略,但他的人生也充滿了挫折和困難。他曾因反對慈禧太后而被貶謫到廣東,並在那裡度過了餘生。郭嵩燾一生著述頗多,主要有《養知書屋遺集》《史記札記》《禮記質疑》《中庸質疑》《使西紀程》《郭侍郎奏疏》《養知書屋文集》《郭嵩燾日記》等,對後世影響極大。

吳敏樹

湖南省岳陽市(古稱巴陵)歷史名人前五位 - 天天要聞

吳敏樹(公元1805年—公元1873年),字本深,號南屏,因他在故里南屏山有書齋,學者稱他為南屏先生,巴陵銅柈湖(今岳陽縣友愛鄉)人。他自幼才智超群,見者驚嘆以為非常人。8歲入塾,拜鄉儒秦石畲為師,受讀《五經》、《四書》、《左傳》、《國語》、《戰國策》及《史記》、《漢書》等傳記史書。郭嵩燾稱讚“湖南兩百年文章之盛,首推曾吳”中的“吳”,即吳敏樹。他是中國柈湖文派的創始人,詩文經史造詣日益深厚,著述豐碩,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史文學財富。在吳敏樹的一生中,他始終“有志於古文”。然而,他的才華並未得到廣泛的認可。儘管曾國藩對桐城派文統傳人傳緒的描述及對姚鼐的讚譽評價引發了吳敏樹與曾國藩的爭論,但吳敏樹仍然堅持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吳敏樹是一位堅持自我、熱愛古文的學者,為中國文學歷史做出了重要貢獻。

另記:周式

周式,湖南湘陰人,生活在宋代,是千年學府嶽麓書院的首任山長。他以品學兼優、誨人不倦而著名。在宋開寶五年(972年),潭州太守朱洞籌資建造了嶽麓書院,特聘周式為嶽麓書院首任山長。周式不僅作為教育家享有盛譽,他還是湖湘學派的奠基人、湖湘文化的傳承人,為培育湖湘傑出人才建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一生身歷五朝,大半時間扈從隨侍,為近臣之屬,其所職掌不過詔令章奏、經史文章之事,故無顯赫政績可言。唯有咸豐間疏劾賽尚阿逗遛不戰及襄贊曾國藩治師湖北二事,諸史傳稱譽倍至。他的主要作品有《毛詩箋傳辨誤》、《論語集解辨惑》等。這些作品體現了他深厚的學識和獨到的見解,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岳陽歷史悠久,距今9000年前,先民們就在此繁衍生息,用石制器具,開拓遠古文明。夏、商時為“三苗”之地。春秋戰國時期屬楚,秦代長沙郡漢高祖五年(前202),東屬長沙國下雋縣、羅縣,西屬南郡華容縣、武陵郡孱陵縣。建安十五年(210),孫權分長沙郡北的下雋、羅縣建漢昌郡,郡治設今平江縣金鋪觀。建安十九年(214),孫權遣魯肅率萬人屯巴丘邸閣,築巴丘城(今岳陽樓區)。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分下雋縣西部建巴陵縣。元康元年(291),分長沙郡北部四縣建立建昌郡,郡治設在巴陵縣城。在唐朝時期,岳陽是巴陵郡的所在地,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宋朝時期,岳陽成為岳州的州治,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元朝時期,岳陽為岳州路的治所,雖然經歷了一些戰亂,但依然保持一定的繁榮。明朝時期,岳陽為岳州府的所在地,城市規模擴大,經濟發展迅速。清朝時期,岳陽為岳州直隸州的所在地,城市進一步發展壯大。

岳陽樓,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洞庭北路,始建於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歷代屢加重修,現存建築沿襲清光緒六年(1880年)重建時的形制與格局。因北宋滕宗諒重修岳陽樓,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陽樓記》使得岳陽樓著稱於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美譽,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古代四大名樓之一,世稱“天下第一樓”。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 天天要聞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中新網新疆哈密6月15日電 (陶拴科)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歷史學者、文化專家50餘人齊聚一堂,圍繞左宗棠的精神價值、歷史貢獻展開深入探討。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韓國:朝鮮“修牆”! - 天天要聞

韓國:朝鮮“修牆”!

點擊上方“CCTV4” 關注我們!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上修建隔離牆。韓國政府認為,上周朝鮮軍人越界事件可能與此有關。韓媒:朝方正在軍事分界線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據KBS電視台15日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的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建造隔離牆。韓方此前曾通...
我國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為何新中國成立後也沒改呢? - 天天要聞

我國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為何新中國成立後也沒改呢?

在東北城市裡,大連無疑是一個別樣的存在。這裡位於東北的最南邊,是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國內地唯一一個有軌電車未曾中斷過的城市,有數不清的廣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連是著名的浪漫海濱之城、無擁堵城市、時尚之都、足球之城,以及海鮮之城。其實,大連的歷史並不長,確切地說,大連實際上是被近代史上那...
南都現場直擊:大鵬所城城牆坍塌部分為1984年重建 - 天天要聞

南都現場直擊:大鵬所城城牆坍塌部分為1984年重建

南都訊 記者曾海城 謝宇野6月15日下午,深圳大鵬新區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受連續強降雨影響,深圳知名古城——大鵬所城南門東側城牆發生小範圍坍塌,目前景區已臨時關閉,文物專家正評估坍塌情況,南都記者從大鵬新區古城博物館了解到,坍塌部分為城牆
邵雍晚來得子,寫詩寄予厚望,語重心長,感人至深 - 天天要聞

邵雍晚來得子,寫詩寄予厚望,語重心長,感人至深

品經典詩詞,講歷史故事,玲子歡迎您的光臨。前言:“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仕途坎坷,所以他希望兒子大智若愚,人生順遂。“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父愛如山,陸遊勉勵兒子刻苦攻讀,將來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