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囚犯斬首前為何要脫光衣服,羞辱只是其一,還有一點很重要

2023年11月09日16:08:05 歷史 1988

前言

當今社會,性別平等已經是基本共識,男女都應平等對待、一視同仁。然而,在古代社會,女性的地位卑微,往往只能依附男性生存。這導致女性犯罪較少,一旦觸犯法律,所受刑罰也遠輕於男性。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貞潔”這一古代女性的“核心價值”。那麼,女人真的比男人更懂得守身如玉嗎?習俗背後的深意又是什麼?

古代女囚犯斬首前為何要脫光衣服,羞辱只是其一,還有一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寬容處理小罪,只重刑大罪

在古代,只要女性犯下輕微罪行,官府多由其夫士承擔刑責,屬於“李代桃僵”的處理方式。這種做法固然體現父權制度的不平等,但也反映當時對女性的寬容態度。畢竟,古人認為女子地位低微,許多錯處應由男性包容。

唯有觸犯法律大忌,才會嚴懲不貸。這一方面是重男輕女思想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理解為對女性的一種優待。古人認為女子身體柔弱,不宜遭受重刑。故此,普通女性只要不犯大罪,官府可網開一面。這種特殊待遇,在漢朝時尤為明顯,當時對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更是倍加照拂,可以暫時免除一切刑罰。

古代女囚犯斬首前為何要脫光衣服,羞辱只是其一,還有一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這種處理方式也顯示出古代對女性犯罪行為的寬容和同情。因為在當時的封建倫理觀念下,女性往往沒有太多獨立自主的機會,她們的行為多由丈夫或男性長輩決定。如果女性真的犯了錯,也多是受到環境或身邊人的誤導影響。

所以古人認為,對這些失足女子還需保留悲憫之心,給她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而不應一棍子打死。這種體恤之舉,也蘊含著儒家仁政思想的影響。當然,如果女性犯下無法容忍的大罪,依然難逃嚴厲的懲處。

但對於普通女子的小過失,古人普遍持開導教育的態度,希望她們能懸崖勒馬,重新歸於正道。這種寬容,從另一方面證明古人也不是完全歧視女性,而是基於那個時代的倫理觀念採取不同待遇。

古代女囚犯斬首前為何要脫光衣服,羞辱只是其一,還有一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輕判死刑,從輕發落

即便真的犯下了大罪,在處決方式上,古人也多有照顧女性的考量。譬如減輕鞭刑,採取白凌代替絞刑等,可見一斑。這畢竟出於仁慈之心,不忍女子受苦。

但也有例外情況。在春秋時期,吳國軍神孫武曾訓練宮女充當軍隊,其中兩名公主違抗命令,最終還是被孫武處斬。此事可見,國家大事面前,無分男女貴賤。但孫武畢竟身居高位,一般情況下,古人對女囚的刑罰還是從輕發落。

古代女囚犯斬首前為何要脫光衣服,羞辱只是其一,還有一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古人重視女性的貞操觀念。他們認為女子代表着家族的榮辱和延續血脈,所以為維護女性的貞潔,會在刑罰上有所照拂。比如重罪通常判處絞刑,但對女犯則改為白凌,因為白凌只是將人吊起,不像絞刑那樣殘忍。

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古人的仁義之舉。何況,古代刑罰本來就殘酷,如果沒有區別對待,飽受歧視的女性將更難承受。所以古人也出於現實的考量,對女犯從輕發落,以示關懷。當然,這種關懷是建立在女性低人一等的基礎之上,與今人的平權價值觀還有一定差距。但對當時環境也可理解。

古代女囚犯斬首前為何要脫光衣服,羞辱只是其一,還有一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脫衣驗明正身,羞辱之餘意在震懾

即便如此,若女子罪責極大,仍難逃一死。在行刑前,除了脫衣驗明正身外,女囚犯基本遭遇與男性相同的待遇。脫衣驗明是所有死囚共同要面對的一道程序,用意在防止冒名頂替,但對女性尤其殘忍。

在封建禮教森嚴的社會,女性赤身露體於眾,無異於強取豪奪她們的貞潔。這既是對女性最深的侮辱,也是對其家族的污點。然而,這一步驟卻是行刑前必不可少的一環。歷史證明,就算君主求情,也難以輕易繞過。

古代女囚犯斬首前為何要脫光衣服,羞辱只是其一,還有一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對任何人而言,刑前脫衣露體都是巨大羞辱。但這對女性的傷害尤其嚴重。在重視貞操的古代,女性的身體被視為族群榮辱的載體,脫光衣服等於喪失最後一層保護。這不僅讓女性感到屈辱,也被視為玷污家族血脈的行為,給子孫後代帶來污名。

所以古人視死如歸,也極力抵抗這最後一次赤身展示。這一步驟是對女性尊嚴的踐踏,也讓她們在肉體被毀滅前,精神上經歷了巨大折磨。然而,這似乎也是古人無奈之舉。在盛行冒名頂替的背景下,唯有脫去上衣驗明,才能確保行刑的公正合法。可以看出,這也反映了古人在傳統與現實之間尋求平衡的艱難處境。

古代女囚犯斬首前為何要脫光衣服,羞辱只是其一,還有一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不可否認,這對當時的女性來說是巨大的精神折磨。但驗明正身也有其正當性,必須防止冤假錯案。它對女犯具有強大的震懾作用,讓人不敢輕易犯罪,從而維護法紀。可以說,這一儀式反映了古人矛盾的心態:既照顧女性,也不能放縱違法。

對任何歷史要用發生時的背景來理解和判斷。我們今天有條件關注人權,但古人面臨的困境遠比我們複雜。所以他們在懲惡揚善與現實需要之間,也作出了當時最佳的抉擇。

古代女囚犯斬首前為何要脫光衣服,羞辱只是其一,還有一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平反春秋名妓,歌頌生而自由

春秋時期,吳國名妓西施就是受害者代表。她本是越國人,後被吳王夫差納為愛妃。夫差因痴迷西施,大肆揮霍國庫,導致吳國衰敗。

最後西施成為替罪羊,以通姦罪名被殺。如今人們多持懷疑態度,認為這是夫差栽贓,西施實為無辜。從古至今,名妓成為權貴爭奪對象,往往淪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西施之死,同樣不應歸咎於她個人。反而應欣賞她傲骨和對自由的追求,勇敢面對命運的安排。

古代女囚犯斬首前為何要脫光衣服,羞辱只是其一,還有一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西施作為一名才色兼備的女子,原本可以過上優渥的生活。但她追求自由敢愛敢恨的精神,成為權貴們爭奪的目標,最終令她付出慘痛代價。西施的悲劇代表了許多願望被扼殺的女性命運。今天,人們不再將西施視為妖女,而是勇敢追求自我的女性先鋒。

西施敢於挑戰權力和倫理,勇於追求人生的真諦,這種精神值得現代女性學習。她的遭遇也警示人們,不要讓愛情成為權力和陰謀的犧牲品。愛是一個神聖的權利,不應被玷污。西施用生命踐行了這一信念,她的自由靈魂將永遠立於歷史之林,激勵更多女性活出自我。

古代女囚犯斬首前為何要脫光衣服,羞辱只是其一,還有一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各取所需,難分對錯

當代女權主義者支持對西施的平反。西施作為女性,本不該為君主們的紛爭埋單。她不過每個女人一樣,渴望掌控自己的人生。西施的遭遇讓人反思,一個女人的價值不該由貞潔定義,而應該由其個性與能力決定。

西施代表古代數以萬計追求自我價值的女性,她們與男性權貴互相利用,各取所需。我們不應用道德標准審視歷史,因為那個時代的規則與今非同。重要的是,西施的故事啟發現代女性,不必被舊有觀念桎梏,可以為所欲為。

古代女囚犯斬首前為何要脫光衣服,羞辱只是其一,還有一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西施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女子,也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當時環境下,依附權貴是改變命運的捷徑之一。所以從這個角度,西施不過是與權貴互利互惠,各取所需而已。她遠非是完美女權先鋒,但在那個年代,她的選擇也是理性的。

今天以“貞潔”等道德要求苛責她,其實是不公平的。每個時代都有其生存規則,我們不應用現代價值觀要求古人。西施之所以成為女性解放的象徵,是因為她勇敢追求屬於自己的生活,這一精神值得肯定。她的遭遇更讓人明白,不要讓女性成為爭權奪利的犧牲品。

古代女囚犯斬首前為何要脫光衣服,羞辱只是其一,還有一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女性地位提高,刑罰趨向平等

綜上所述,古代對女囚犯往往採取從輕發落的態度,但罪大惡極者也逃不過嚴刑。脫衣驗明正身這一步驟,儘管殘忍,卻有其現實考量,也體現出古人的進退維谷。

隨着歷史發展,女性地位提高,刑罰趨向平等。我們不能以今人眼光苛責古人,而應審視歷史與現實的差異。最後,歷史雖不能複製,但總有值得現代人學習的地方。

古代女囚犯斬首前為何要脫光衣服,羞辱只是其一,還有一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結語

古代重男輕女是不爭的事實,這在刑罰上也有反映。但僅從結果來看,我們不應妄下評論。因為古人的處刑方式,還是基於當時的大環境。他們在一個技術水平低下、迷信盛行的年代,已經儘力照顧女性了。

我們今天站在文明成果上,批評古人野蠻,其實也不夠公正。重要的是要理解不同時代的差異,吸取歷史智慧,而不是生搬硬套。現代法治社會確立了男女平等原則,這是進步。但在判定歷史時,還需考量當時的 ,這才是真正的寬容和理性。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繼《何以中國》後,上海再推《文運中國》 - 天天要聞

?繼《何以中國》後,上海再推《文運中國》

6月26日,第2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何以中國》鑒賞對話暨《文運中國》啟動儀式在上海廣播電視台舉行。《文運中國》是繼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之後,上海出品的又一部具有中國審美和人文特質的紀錄片。《何以中國》自2023年12月9日起在東方衛視和百視TV等網絡平台播出後,創下了億級體量的傳播,在國內大屏端累計曝...
“LOL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照片”火了,Faker鳥巢回眸,Uzi紅溫入選 - 天天要聞

“LOL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照片”火了,Faker鳥巢回眸,Uzi紅溫入選

前言:S14賽季的比賽已經正式開始了,相信絕大多數的玩家都關注了最近一段時間的對抗。Lpl賽區的比賽進行的是比較激烈的,從目前的整體形勢來看,排名靠前的幾支戰隊和春季賽差不太多,blg戰隊,tes戰隊和jd g戰隊依舊擁有統治級別的地位。就在最近,拳頭官方發起了一個投票,英雄聯盟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照片到底是哪一張?...
揭秘:潘安為何能成為第一美男? - 天天要聞

揭秘:潘安為何能成為第一美男?

在魏晉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男色盛行,英俊瀟洒的男士們成為了時代的焦點。其中,潘安以其出眾的容貌、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孝義,成為了那個時代最璀璨的明星,被譽為古今第一美男。一、潘安之貌:天生麗質,風華絕代魏晉時期,男色之美被賦予了極高的評價,而
追溯古羅斯歷史,“俄羅斯”之名從哪裡來? - 天天要聞

追溯古羅斯歷史,“俄羅斯”之名從哪裡來?

《基輔羅斯:東斯拉夫文明的起源》廣東人民出版社 肖瑜作為鄰國,俄羅斯經常被提及,國人並不陌生;若從革命史看,蘇聯與中國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然而,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去追問俄國的歷史,恐怕大多數人只能想到“沙皇”等名詞,缺乏整體性概觀。
副市長降級2年後,再被查 - 天天要聞

副市長降級2年後,再被查

四川省紀委監委6月26日消息,資陽市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許志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許志勛(資料圖)官方簡歷顯示,許志勛曾任資陽市副市長、市政府二級巡視員,2022年7月轉任資陽市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這也是官方首次披露,許志勛曾被降級處理。據介紹,許志勛,男,漢族,...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 天天要聞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陳曉玉 袁曉雪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召開。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武漢市漢陽市政參與的“隧道重大地質災害源探測評估及處置關鍵技術”科技成果獲評“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榮譽證書該項科技成果是漢陽市政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高校、科研...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聞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決定,孫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宣布了黨中央關於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職的決定:孫志禹同志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公開信息顯示,孫志禹,男,漢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樹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