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監伺候後宮嬪妃的3個“潛規則”

2023年11月07日13:31:11 歷史 1623

眾所周知,在後宮中只有皇帝一個男人,至於太監,雖然長得是一副男人模樣,但並不具有性能力,這是封建王朝為了保證血統的純正性而發明出來的殘忍手段。按理說,太監和宮女嬪妃是根本發生不了什麼的,但其實這當中有很多“潛規則”。

01私相授受

在古代,會被送去做太監的人,大多家庭條件都非常不好,但凡吃的飽飯都不會這樣做。當然,進宮做太監,並不是一件純粹的壞事,一旦跟了好主子,便有可能一朝升天。對於皇帝來說,表面上來看他和後宮的寵妃們相依相伴,但其實整日里陪伴他的還是身邊的大太監。

太監的權利其實非常大,小到後宮各處的膳食分配,大到雨露恩澤,他們都能從中插一腳。我們都知道清朝皇帝在臨幸后妃時是需要翻“綠頭牌”的。這其中有很大的可操作性,擺放的位置如何,是否擺上去,都由太監說了算。

在這種情況下,便會有后妃主動去找這些負責翻牌子的太監,賄賂他們,讓他們把自己的“綠頭牌”放到容易被皇帝翻到的位置。

古代太監伺候後宮嬪妃的3個“潛規則” - 天天要聞

但凡是有些心思的后妃,進宮之後都會好好賞賜各宮太監,而那些對太監不好的后妃,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人使絆子。

很多太監甚至掌握了國家政務大權,比如說最著名的太監魏忠賢,到了這個地步,就不僅是在后妃中收受賄賂了,外朝官員也會主動上門拜訪,送上金銀珠寶。

02暗生情愫

太監雖然身體殘疾,但並不影響心理上對女人的喜歡,清朝末年的著名太監小德張,先後娶過4個老婆。當然,太監娶老婆,要麼是宮女,要麼是宮外的女人,皇帝的女人是萬萬不可能的,可實際上太監與后妃之間很容易暗生情愫。

在很多朝代,宮裡妃嬪眾多,很多后妃一年到頭都見不了皇帝一面,在偌大的深宮中,不免有時覺得孤獨寂寞。這時太監就成了皇帝最好的“平替”。很多長相清秀的小太監,一進宮就會被挑走。表面上說是貼身伺候主子,但其實他們就是俗稱的“上床太監”。

古代太監伺候後宮嬪妃的3個“潛規則” - 天天要聞


剛進宮的小太監大多年紀很小,還不知道感情是什麼,而後宮的妃子們,歷經風月,對於男女感情要懂得多了。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中,是很容易產生感情的。

對於這種事情,後宮裡早就已經見怪不怪了,畢竟在眾人看來,這些太監又沒有生育能力,根本就不會污染皇家血脈。對於太監們來說,能夠貼身伺候后妃,更是他們幾世修來的福氣,何樂而不為呢?

03以假亂真

雖說能夠進宮的太監都是經過凈身的,但這不排除後天發育的可能,再加上封建社會,醫療水平有限,很有可能出現凈身不徹底的情況。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有三年一看,五年一查的宮廷定製,查看太監下身是否有凸肉長出。

但是,政策是政策,在實際執行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的不確定。 只要主子說一聲“免了吧”,就能躲避檢查,負責檢驗的太監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的,即使有所懷疑,也不敢惹怒主子,

古代太監伺候後宮嬪妃的3個“潛規則”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還會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家,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請專門人士對孩子的下身進行扭捏,慢慢的男童的生殖器便會萎縮。這種自小就凈身的孩子,進宮後有很大可能被送到王子公主身邊,他們一同長大,關係自然不一般,長大後很有可能混出名頭。

這種閹割方式,成功率並不高,極有可能在青春期重新發育恢復性能力,而這些太監和小主子們從小一起長大,檢驗的太監根本就不敢仔細檢查他們。

還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進行閹割手術時,賄賂工作人員,使得不完全凈身,保留了部分根莖,這樣也是有極大可能重新發育的。這樣的太監一旦被后妃看上,便很有可能一直隱藏下去,甚至還有污染皇室血脈的可能。

太監是封建社會的產物,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他們的遭遇值得同情,對於太監和后妃間誕生的畸形關係,讓人唏噓的同時也是可以理解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河泊所遺址考古的三個價值 - 天天要聞

河泊所遺址考古的三個價值

金質“滇王之印”。 漢代木構遺迹。 本組圖片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雲南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古滇國是從戰國延續至漢代的地方政權,屬西南夷的一部分。公元前109年,漢朝在此設置益州郡,又“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史記·西南夷列傳》)。 從設置益州郡開始,雲南開啟了融入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新篇章。 日前獲評...
劉振起:河北游擊軍的戰略意義 - 天天要聞

劉振起:河北游擊軍的戰略意義

1938年5月,毛主席在《抗日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指出:“河北平原、山東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經發展了廣大的游擊戰爭,是平地能夠發展游擊戰爭的證據。”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紹興十一年,岳飛在一天之內被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至臨安。隨即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但這只是一個幌子,是個緩兵之計,不久就被誣陷謀反,下了大獄。一時間朝野大駭!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 :“你們誣告岳鵬舉謀反,究竟有何真憑實據?”秦檜奸笑一聲:“其事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