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米柳京是俄羅斯的一個知名政治家和建築家,於1889年12月8日出生在聖彼得堡。
他的父親亞歷山大·彼得羅維奇是一位漁商,在阿斯特拉罕擁有一支捕魚船隊,並在聖彼得堡涅瓦大街擁有一家魚店。而他的母親則來自舊教派富農家庭。
米柳京自小學畢業後,一邊在巴塔舍維奇的主日學校學習,一邊在一家魚店工作。
1907年至1909年,米柳京就讀於聖彼得堡自由理工學院建築學院。同時,開始加入了革命運動。
1908年米柳京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成為布爾什維克。
1909年起,米柳京在施蒂格利茨男爵學校繪畫系繼續深造。一年後在俄羅斯運輸和保險公司工作,負責工人的醫院保險業務。
1916年,米柳京應徵入伍,並被派往第308步兵班擔任軍官,在那裡繼續從事革命工作。
在1917年二月革命期間,米柳京積极參与,並成為了彼得格勒蘇維埃成員。
到了1917年7月,米柳京因為參加武裝起義而被法院判處死刑,但不久後便被釋放。
之後在鎮壓“科爾尼洛夫叛亂”期間,米柳京負責指揮了莫斯科-納爾瓦地區的赤衛隊。
1917年十月革命期間,米柳京率領紅衛兵支隊參加了攻佔冬宮的活動。
1920年至1921年,米柳京擔任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特派委員、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糧食人民委員部副委員長,同時還參加了反對安東諾夫和馬赫諾農民起義的軍事行動。
1921年3月,米柳京擔任俄羅斯聯邦社會保障部副人民委員。
1924年12月,米柳京擔任俄羅斯聯邦財政人民委員。
1930年起,米柳京擔任俄羅斯聯邦教育副人民委員。
自1929年底以來,蘇聯內部許多所謂的“社會主義城市”的激烈競爭和定製設計不斷展開,在斯大林格勒等諸多大城市裡,到處都是工人住房以社會化住房綜合體的形式設計。
在這樣的一種社會背景下,米柳京於1930年代初期,出版了《索茨哥羅德》一書和多篇專門討論建築和城市規劃理論問題的文章。
1934年,米柳京被任命為俄羅斯聯邦電影製作部部長。
1935年1月至2月,米柳京為列寧格勒藝術學院的學生講授藝術史。
1937年,米柳京被解除職務,只保留“教育人民委員副委員”職務。當時,米柳京自己覺得會被逮捕,他很害怕,在睡覺的時候,枕頭下常常放着一把手槍,準備在被逮捕的時候飲彈自盡。
但斯大林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最終沒有下達逮捕他的命令。
1938年,米柳京被任命為經濟研究所所長但他幾乎沒有去上班。
1939年,米柳亭被任命為蘇維埃宮殿建設的藝術總監。
1940 年,米柳京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莫斯科建築學院。獲得畢業文憑後,米柳京加入建築師聯盟,成為蘇維埃宮總建築師鮑里斯·伊奧凡的副手,並擔任蘇維埃宮建築設計工作室的負責人。
1941年,衛國戰爭爆發後,米柳京作為建設部的一部分,被疏散到斯維爾德洛夫斯克。
1942年5月,米柳京返回莫斯科後,於1942年10月4日因胃癌在克里姆林宮醫院去世。
米柳京作為一個建築家,是建構主義建築的追隨者和柯布西耶(瑞士裔法國建築師、建築現代主義和功能主義的先驅)的支持者。他認為,每個家庭獨立管理自己生活的舊公寓制度並不能有效滿足蘇聯國家快速工業化的需要。
所以,米柳京提出了一個建築項目是公共住房,為一個人提供最小但舒適的居住單元,以及全套的社會服務。
按照米柳京的設想,這些公共住房的規格是可容納400-800人居住的三層住宅樓,裡面配備公共食堂、圖書館以及服務設施。
米柳京是日常生活社會化的支持者和家庭公寓的反對者。米柳京最終被蘇聯建築界除名了,因為其他的建築學家認為,米柳京所提出來的所謂公共住房,或者叫做公社住宅是於深受官方意識形態影響的,並不符合真正的建築學理念。
米柳京本人也因此受到了高昂的代價,但其所提出來的“日常生活社會化”的理念並沒有被禁止;相反,在 20 年代末到 50 年代中期一直得到實施。只不過,由當時蘇聯政府所建造的公共住房,並不是米柳京所設想的那般舒適的石制房屋,而只是一些簡陋的公共木製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