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琦初到濟南時,並不窮困潦倒

2023年10月18日15:16:06 歷史 1520

樂鏡宇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到達濟南做道台候補。這是樂家掌門人花錢捐的官。樂家怎肯為一個不受待見侄子花大錢買官呢?

樂家掌門人其實是做個順水人情。太后西狩到班師回朝這幾年,人困馬乏,全靠同仁堂一直供葯。這樣朝廷就欠了一大筆藥費,小站練兵還有一筆陳年藥費沒結算呢。反正也不容易要回來,得,拿欠款給侄子捐個官吧。侄子還曾在袁大頭的新軍中做過編外郎中。樂家能靠上這個朝廷重臣,也是划算的買賣。

其實這也是樂家一廂情願,袁大頭忙着辦洋務、建軍校、入朝堂,沒空理會樂鏡宇這個道台候補。在樂鏡宇到達濟南不久,袁大頭就調到直隸當巡撫了,他的心腹周馥接替山東巡撫的職位。周大人繼續了袁大頭的“新政”,力主除舊布新 , 扶持農桑和手工業。他在濟南設立了工藝局、繅絲廠、染織廠、鐵工廠、機器公司以及銀行等等。這些工作的開展都是有計劃、有步驟、有文書的。

道台候補就相當於師爺,只不過一個是體制內,一個是外聘。樂鏡宇來濟南的頭兩年,主要工作就是整理省府“新政”的文書。這兩年文書工作,讓樂鏡宇認知又提高了一個檔次。對於開辦實業的規劃、招商、貸款、建設等等,都統統內化於心。

樂鏡宇次要工作就是給袁大頭新軍的採買藥品。與小站練兵時期不同,這時新軍物資大部分已採用了外包形式。樂家藥鋪嘗試賣西藥這幾年,也積攢了一些經驗。樂鏡宇接負責訂單,北京樂家藥鋪採買、送貨,賬期結款,款項付給樂鏡宇。樂鏡宇的精明在於,葯款到手後,拖上一段時間再付給北京樂家藥鋪。他經常用這筆錢放貸,小賺一筆。當時濟南近代化進程如火如荼,閉着眼投資都掙錢。更何況樂鏡宇這種在省衙內,能提前知道消息的人。《大宅門》里說白景琦剛來濟南窮困潦倒,典當為生,這都是戲文。實際上人家手頭寬裕,生活滋潤着呢。

工作是清閑,不過樂鏡宇的家庭背景,卻讓他平白無故多了些活。樂鏡宇出身京城的太醫世家,同仁堂老藥鋪的少東家。在濟南的官紳及其家眷們看來:太醫主要給皇上、娘娘看病的。若能讓太醫診斷一回,至少是享受了類似賈母林黛玉的待遇。濟南府雖然有位丁憂的太醫,但收費極為昂貴。樂鏡宇身為朝廷官員候補,業餘給人看看病,不好意思多要診金。於是乎,找樂鏡宇看病的人趨之若鶩。這個道台的夫人,那個知府的母親,有病沒病的都請樂鏡宇給號號脈,開開方子。這些事對樂鏡宇來說都是輕車熟路的。讓他頭疼的是濟南官員中有那麼兩三個中醫愛好者。這幾位老學究都是科舉出身,博覽群書,酷愛研究古籍文獻。他們知道樂鏡宇是醫藥世家,常常與其討論古醫書里的方子。樂靖宇大部分話題都能接上來,偶爾也遇到知識的盲區。這讓樂鏡宇感到自己的中醫知識儲備不足。私下裡,他開始閱讀大量古代醫書,結合樂家祖傳的醫術,來思考總結。加之常有望聞問切的實踐機會,兩年下來,樂鏡宇的醫術大增。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樂鏡宇馬上要迎來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貴人~新巡撫楊士驤

白景琦初到濟南時,並不窮困潦倒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